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
孙用和 《中国减灾》2000,10(4):21-22
(2 0 0 0年 1 0月 1 1日 )今天是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活动以来的第十一个“国际减灾日”。为了推进全球的减灾活动 ,每个成员国都应在这一天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众所周知 ,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社会经济越发展 ,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开展减灾活动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抗御自然灾害的共同意志 ,各国人民都应在抗御自然灾害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 :“减灾 ,青年与教育”——特别关注森林火灾。青年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根据瑞士再保险集团8月13日披露的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球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的经的经济损失高达3达370亿美元元,造成了118000人丧生生。生。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形中,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灾减减灾救灾国际合作,与世界各界各国一道,为减轻灾害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灾害呈现频次加剧、连锁反应、多灾并发、效应叠加、损失更大等特点,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逐渐被认识,社区减灾的理念得到逐步推广,各国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些不同的社区减灾模式和方法。梳理国际社区减灾理念和经验,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社区减灾工作水平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是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伴随者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定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止发展。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全面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灾害风险管理逐步走向世界各国,成为防灾减灾的主要方式和思想,也为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启迪和借鉴。全球面临的灾害风险2002-2011年这十年间共发生4130次自然灾害,造成100多万人丧生,经济损失约1.195万亿美元。这是《2012年世界风险报告》提供的灾害损失情况。2012年10月12日,德国发展援助联盟、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  相似文献   

8.
<正>联合国是各国开展国际减灾合作的平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开展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尤为必要。中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通过参与减灾国际合作既可以提升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一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0.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沿江街道龙山社区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动态、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各项活动,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开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打造五位一体的共治共建共享模式,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安全、经济财产损失,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汪洋  李群 《中国减灾》2015,(3):14-19
<正>二〇一五年一月五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公布"二〇一四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公众推选结果,此次推选活动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本文回顾整理这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期待用画面与文字唤起每一个人对防灾减灾的关注与思考。二〇月减灾公然推选结国减委部减灾提升识,提高社本文这件,用每对关注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在备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力支撑了各国各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长期以来,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亚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保障该区域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高度重视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4,(4):46-46
亚洲防灾中心专家艾勒思·李果和克里斯蒂·艾可表示,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地区,该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占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数的42.6%。专家们表示,每年自然灾害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导致社会发展过程倒退。因此,各国政府需发展“减灾文化”。1992-2001年十年间亚洲地区每年平均有4.6万人在自然灾害中丧生,1.8亿人遭灾,分别占全球受灾死亡人数的75%和受灾人口的90%。亚洲防灾中心的专家指出,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使得亚洲城市更易遭受灾害影响。由于亚洲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防御自然灾害更趋复杂。许多城市人口生活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各类自然灾害对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致灾因素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灾害社会学的视角,在全面调查近年来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5月13—17日,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作者随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届多灾种预警大会(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7场预备会议之一),会议内容丰富、理念先进,为我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135万人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在国际减灾日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过去20年中全球约135万人死于自然灾害,其中地震与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6%。报告指出,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收入和发展水平直接相关;过去20年中,中低收入国家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为122万,占全球总比例的90%。4200万人据测算,2020年,我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万。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日趋  相似文献   

18.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1,(13):25-27
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居民避险逃生技能,是世界各国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方法。在这方面,我国有"曲突徒薪"的典故,日本有"稻丛之火"的故事,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又有英国小女孩蒂莉挽救海滩上100多人生命的事例……这都说明了解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那么,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灾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风险不断增加,减灾救灾任务艰巨、工作繁重。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20.
苑迪 《中国减灾》2012,(11):37-39
山东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份之一,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多年来,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近日,记者就近年来山东省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和今后工作规划等问题采访了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杨丽丽。记者: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多发,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