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5日,湖北省江陵县召开全县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与,副县长宋斌对全县2013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减灾救灾工作作了重点强调。会议强调,一要树立防灾减灾救灾意识。要克服麻痹思想,不可大意,树立危机意识。二要制定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新时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实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并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习总书记的讲话,既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又贴近现实、内涵丰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浙江省各级民政部门将以总书记讲话为指针,全面提升全省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考核管理,有助于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质增效。河南省减灾委员会强化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把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考核作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各地各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开展考核过程中,该省聚焦工作实际,不断完善考核的细则和评分标准,确保考核工作科学全面高效。通过三年来的考核,该省在自然灾害防范、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建设和重大事故灾害应对方面均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为确保全省机构改革期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切实做好冬季应急救灾和今冬明春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保障入冬后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2018年11月30日,江西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省民政厅、省应急管理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机构改革期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按照应急管理部,江西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3,(21):24-25
2013年以来,天津市民政局救灾处按照局党组构筑民政三大板块和8个体系的总体部署以及"三创、三求"的工作要求,在提高应急水平、强化基层能力上下功夫,着力破解薄弱环节,推动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天津市救灾工作加快发展、争创全国前列奠定基础。取得的成绩一、有序推动基础性政策创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骨架和核心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均进展顺利。《天津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经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已正式出台;《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暨三年实施方案》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天津  相似文献   

7.
<正>当自然灾害不期而至,科学的预防体系、充分的准备措施、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及时的救助安置,可有效降低灾害影响。长安镇在长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度设计,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通过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救灾应急演练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省地形地貌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气候立体多变,地震、滑坡、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二五"以来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全省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南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实践(一)高度重视,成功应对多次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试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统筹协调新格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点贵州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成功应对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作实际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防灾减灾救灾在管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遂川县召开。会议传达了全省减灾救灾工作要求,回顾总结了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情况,部署了2014年减灾救灾工作任务,并就"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有关宣传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县民政局分管救灾工作副局长、救灾股长、灾害信息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防灾减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提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改革任务。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结合湖北省情灾情实际,我们对"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问题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赵婧文 《中国减灾》2022,(21):53-55
<正>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以期提供数据参考与支持,为灾害应对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路径。《“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强调,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现代化,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这对我国现阶段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总要求与新方向。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13.
<正>五月的风,越过高山,穿过大海,将绿色覆盖荒凉,让大地换上新装。在五月温柔的和风中,我们迎来了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201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主题的拟定,吸收借鉴了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最新绘就的全球减灾蓝图精神和内涵,也体现了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具体要求。科学和法治是主题中的关键词,其中,科学是思维,是方法,是第一生产力;法治是理念,是规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这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主题,告诉人们科学和法治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灾害应对中的科学和法治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既要讲科学,还要讲法治?把这个问题谈清楚,对于我们把握防灾减灾工作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更好地构建我们的灾害防治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正潍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近三年成功应对了各类自然灾害23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市政府制定《潍坊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县两级均  相似文献   

16.
近日,安徽省民政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知要求,各级民政和气象部门要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定期联系制度。要及时通报各自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气象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供气象监测、预报信息和气象灾害信息;民政部门要及时将灾害信息通报气象部门,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19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积累了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但也应看到,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当前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灾害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统筹不足,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5—17日,江西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省民政厅救灾处有关负责同志赴景德镇市、九江市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省减灾办主任、民政厅副巡视员李小荣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突出"整合",强化并提升各级减灾委综合协调作用,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协调,同时将部门职责具体化;要坚持"综合",牢固树立综合减灾理念,总体思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立足于我国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立法现状,通过分析现阶段立法的不足,总结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一点对策和建议。一、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立法现状(一)相对综合性立法——《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生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都做了规定。虽然,该法并非专门针对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制定的综合性法律,其制度安排也仅仅是框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