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会与时俱进、与党同心,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开创了工会工作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提出并形成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下简称工会维权观)。明确工会维权观的核心是以职工为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总结中国工会成立8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工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工运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会维权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本文仅就以职工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核心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是中国工会理论的一大创新,标志着工会维权已经步入理性、规范、法制化的轨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对以往维权理论和实践系统化的凝聚与升华;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与工会宗旨的高度统一;是工会维权机制、方式、方法走向科学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落实工会维权观的关键——强化执行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工会维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工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只有强化执行力,努力践行工会维权观的具体要求,才能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从两者的产生、本质、与政党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工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协调好劳动关系,大力推动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视角下的工会维权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列的伟大事业,把中国工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是这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当前,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  相似文献   

6.
工会履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要增强维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加强工会维权的机制建设,牢固树立中国特色工会维权观,不断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工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旨是发展。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关系当事人根本利益一致,工会维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工会维权追求的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互利共赢,以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马云海 《工会论坛》2007,13(3):11-12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创造了良好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维权具体工作中,必须正确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实现企业和职工互利共赢、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工会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既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重要途径,因而是中国工会必须承担和努力完成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工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工会,要努力做好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工作,就需要找准和抓住几个工作着力点: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前提;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基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关键;素质能力提升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平台;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则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发挥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把“对抗”变为“合作共赢”,从而把工会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主动、科学、依法”落实中国特色维权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天津开发区工会实践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劳动关系大协调格局,实现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发挥工会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具有浓厚的反政党特征,它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中国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其基本框架是在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起来的;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离婚自由原则",反映了当代世界离婚立法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立法的日趋完善和人性化,但同时也带来离婚率上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目前离婚的特点,我国应健全婚姻立法和执法体系,以适当控制离婚,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变革。因此,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对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和表述。中国模式是中国近几十年成功发展、独立思考、适合自己实际的客观发展模式。世界经验会影响中国模式,同样中国模式也会影响其他模式。各种模式之间的互相学习、竞争和改进是全球化能够贡献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东南亚华文学校几经沉浮,在影响其兴衰的诸多因素中,华人华侨的作用始终不可忽视。反之,华文学校的鼎盛与没落也深刻影响了华人华侨的情感变化。东南亚华人华侨与华文学校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中华民族蒙难时,华校教育激发了侨胞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亚华校衰落,客观上讲,民族认同发生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海外侨胞的价值取向,包括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检察讯问的定位,是检察院在法律监督活动和公诉活动中从事的讯问活动,主要是侦查监督中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对我国刑事讯问中的法庭讯问、侦查讯问和检察讯问进行比较.检察讯问监督的重点是从侦查到庭审的过渡环节。我国检察讯问具有司法审查、核证补证、顺利公诉、司法救济、辩诉交易等功能。法律监督通过检察讯问可能发现问题,但单靠讯问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可以利用检察讯问之所长,在诉讼过程中发现疑点、阻断错案。  相似文献   

17.
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家园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寄托和归宿,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精神家园问题是人类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历史性课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起点上,构建好符合时代内涵要求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从各自性质出发,把握中国工会与中国共产党二者关系的实质;从执政党的功能变化出发,把握两者关系的新内容;从市场经济的特性出发,把握党的领导方式的新变化;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的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问题。教育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要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而这种改革的目的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21世纪人力资源源泉的教育与过去的教育相比,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帝王文学是一种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 ,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规律出发来进行解析。作为一种文学类群 ,它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客观存在。这种畸形的阳刚文学的产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有着突出的特征 :政治化极强的文学内容 ,唯我独尊的个体精神心理 ,主体表现的阳刚雄壮 ,符合艺术本质的自我表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