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说说创新     
对大多数人来说,创新、创造仍是陌生而神秘的.似乎它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据说熊彼得先生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曾经责怪爱因斯坦创造了天才的物理学理论,但没有给后人留下他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因而后人很难向他学习。其实,创造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创造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已经是人人都可以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人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可能进发出创造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何华 《求贤》2008,(4):24-24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此语道出了适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月十八日,是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思想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和光量子论,为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生前就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创造才智的人”。(英国《大百科全书》) 然而,爱因斯坦为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他根据“自己在做学生和当教师时所积累起来的个人经验”所阐发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见解,独  相似文献   

4.
思想的伟力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以“谁是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答案,结果马克思远超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高居榜首。对于这样一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东方还是西方、朋友还是敌人,都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论说他的理论贡献,评价他的丰功伟绩,当之无愧的权威首推恩格斯0恩格斯与马克思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是长期合作的搭档,  相似文献   

5.
思想的伟力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以“谁是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答案,结果马克思远超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高居榜首。对于这样一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东方还是西方、朋友还是敌人,都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论说他的理论贡献,评价他的丰功伟绩,当之无愧的权威首推恩格斯0恩格斯与马克思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是长期合作的搭档,  相似文献   

6.
声音     
《党课》2014,(20):49-49
58年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人不是演员、运动员或音乐家,而是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的面孔出现在杂志封面、报纸头版和电视上。但今天,科学家即便是有了攸关人类未来的发现,公众却对他们一无所知。——知识界的光彩在我们的社会被掩盖了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重大哲学问题和世界哲学史上出现过的种种现象,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对人类的哲学探索和哲学史研究,其重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爱因斯坦的思想对于中国学哲史的研究,是否也具有一定价值?这是一个未被充分注意、当然也是未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爱因斯坦的论著,初步形成这样的看法:爱因斯坦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管岭 《理论导报》2010,(11):20-22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而且他时刻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前途。他主张世界和平,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他向往民主与自由,强烈地反对专制;他敬重马克思,赞赏列宁,同情并支持革命运动;他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明确地表示信奉社会主义。研究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思想,对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专注与成功     
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赶去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下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家准备吃饭,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已吃过了。”  相似文献   

10.
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如何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兴趣和职业发生了矛盾又该如何办?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并且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对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推荐一份智者的答卷——《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爱因斯坦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热爱和闰,主持正义。他以高尚的言行对“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这一人类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4,(5):46-46
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里,树立着一座墓碑,碑文是用拉丁文写成的。碑文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一位人类之光。”这是英国政府对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赞颂。  相似文献   

12.
朱晖 《党课》2012,(2):74-74
马拉多纳率阿根廷足球队夺得1986年世界杯的第二年,他在阿根延的一个普通人家呱呱落地。 少年时期,他便展示出过人的足球天赋。因为他的踢球风格颇像球王马拉多纳,不久就被人们称为“马拉多纳转世”。阿根廷人对他寄予厚望,媒体甚至破天荒地专门辟出版面来报道他:“难得的天才,天才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杰出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在道德方面也许要比他们在科学上作用还要大。——爱因斯坦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面临着许多次的选择。绝大多数人在做这样选择的时候,都会以他自身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13,(2):63-63
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化中存在着将科学向社会、人生、价值等领域扩展的倾向。然而,从牛顿、爱因斯坦等最有威望的科学家的言行中,却可以彰显出科学精英对科学持有的“有限性意识”,其要点为:对于人来说,科学不是最高的,生活的问题不能全由科学解决;科学活动中并不存在可以总结成训练手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3,(2):63
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7.
牛顿怒斥贿赂者   1695年,牛顿由于对合金制的渊博知识而被任命为国家造币厂厂长。当时,英国货币正处在紊乱时期,私铸假币者蜂拥而起,贿赂、贪污成风。有一次,有个很有权势的人物为私铸钱币的事,派人给牛顿送去了 6000金镑。牛顿怒不可遏,对贿赂者怒斥道:“我希望你立刻滚出去。”   詹天佑自费买车   我国著名的工程师詹天佑, 1914年任粤汉铁路督办时,当时的政府给他买了一辆汽车。他为了节省工程的费用,坚决拒绝,却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马车,每天坐着它在铁路线上辛勤地工作。詹天佑死后,其家属遵照他的遗嘱,将平时省…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复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桂玲 《唯实》2001,(12):81-83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同时 ,对社会经济关系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道德在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 :“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 ,又是人类发展的目的。道德兴则国兴、家兴、业兴 ,道德不倡则天下不宁。没有道德的支持 ,人类社会就无法生存下去 ,更不能得到健康发展。但在当前 ,由于新旧体制的碰撞和市场经济的确立 ,有不少人的道德观念发生偏差甚至“错位” ,这不能…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4,(10):49-49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举成名后,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纷至沓来。爱因斯坦一度受邀去荷兰菜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学校当然全部满足爱因斯坦的“奢求”,爱因斯坦兴高采烈地喊道:“有了这些东西,我还需要什么?什么部不需要啦!”后为旺避法西斯迫害,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这么多钱?能否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脱口道:“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难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造的原动力一当时美国中产阶级都以拥有小汽车为时尚,身为诺贝尔奖得主,他居然不要汽车。从宿舍到研究所两公里路程,他坚持安步当车直到生病住院。他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于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进化的。科学进化的动因是什么?他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相信理论能够掌握实在,是科学进化的第一个动因爱因斯坦指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世界为什么是可知的,其原因在于:它是有规律的。例如,牛顿力学的成功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