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读了有关介绍晚清商贾奇才胡雪岩的书籍,在欣赏和佩服其智慧和才干的同时,对他的大起大落也有许多感慨。胡雪岩以贫贱的出身完成从一个市井布衣到布政使衔的旋升,从一个钱庄学徒成为晚清穿黄马褂、可在紫禁城骑马的唯一戴红顶子的商人,事业可谓发展到了顶峰,但最终从亦官亦商的高位上跌落了下来,扮演了一个悲剧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清朝晚期阜康钱庄的创始人——“红顶商人”胡雪岩、日本明治维新时崛起的三菱创始人——岩崎弥太郎,生活在相近的时代,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于同一年撒手人寰。可是,如今阜康已经烟消云散一百多年,而三菱依然举世闻名。两人都出身低微卑贱,白手起家。岩崎弥太郎出生于1834年,是  相似文献   

3.
日前,我在整理祖父许德珩的文稿时,又看到了关于“聚义钱庄”的案卷,这令我回想起祖父给我讲述的周恩来总理帮助他妥善处理这桩私营钱庄违法案件的往事。  相似文献   

4.
湘南 《世纪风采》2013,(1):47-47
胡雪岩,清朝著名的“红顶商人”。他事业鼎盛时期资金达2000万两白银,田地上万亩。因协助左宗棠开办洋务、兴办工业。受到慈禧老太后亲自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穿黄马褂,骑马畅游紫禁城,好不风光。  相似文献   

5.
语丝     
做人的学问:1.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2.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不比他高尚:3.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那和你无关。4.不要评价别人的学问,因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学问:总之,不要评价任何人,哪怕是你的家人。  相似文献   

6.
“红色理财专家”郑义斋的财经思想王平元1930年春,党在上海开办“义斋钱庄”,它既是党的秘密交通站,又是党筹集经费的公开机构,邓少文作钱庄经理,改名为郑义斋。1931年,负责党中央保卫工作的顾顺章叛变,党中央被迫撤往中央苏区。郑义斋冒着危险处理完钱庄...  相似文献   

7.
正民国金融家胡笔江的人生跨越了清朝、北洋和民国等多个时代,从一个钱庄学徒攀升至现代中国金融上层,生前风光,死时也备极哀荣。但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似乎又忘记了他,今天重温他的人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说的"中间链条"或历史的"传承"现象。胡笔江出身于江苏扬州一个钱庄庄员家庭,受过几年的私塾教育,写得一手漂亮的颜体字。少年胡笔江在钱庄当学徒时,一次李鸿章的子侄到江南游玩,由胡笔江陪同。胡的伶俐和书法  相似文献   

8.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4,(21):52-53
今年10月21日,是“橡胶大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140周年诞辰。与胡雪岩、盛宣怀等“红顶商人”不同,陈嘉庚从未依附过某股政治势力,也没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陈嘉庚与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一样位高名显,却始终与政治保持着距离。不过,这并非意味着他一味委曲求全。  相似文献   

9.
谗者,背后说人坏话也。可见,谗不是什么好东西,由此推及到人,那么凡“谗人”,其“骨子”里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清代名商胡雪岩对“谗人”有精辟的定论。其杭州胡庆余堂的一位采购员不慎将一批豺骨当虎骨买了回来,进货阿大平时信任这位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又值进货旺季,便未加详察便将豺骨入库备用。一位新晋升的副经理得知此事,以为天赐良机,就向胡雪岩汇报此事。但胡雪岩并没有表示什么,只是沉下脸问他:此事是否向进货阿大反映过?他说没有,并进而说:这批货是进货阿大验收的。胡雪岩带人去药库查看了这批药材,发现的确是进错了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4,(23):72-72
想到商务,在浙江有一个给我树立了榜样的人,就是近代很有名的浙商胡雪岩。我比较欣赏他的一句话:生意越来越难做,越难做越是机会,关键是你的眼光,你的眼光看到一个省,你做一个省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中国,你做的是全中国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世界。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3,(7):47-48
1958年7月1日至7日,周恩来总理冒着酷暑高温前往广东省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视察。为了能广泛地接触群众,更多了解真实情况,他对广东省委提出要求:这次活动要轻车简从,不要搞迎送,不要前呼后拥。因此,随同他到达新会的人员,只有广东省相关部门的几名工作同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纺织外贸面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棉花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幅度大于纺织品涨价幅度等方面的压力,而纺织外贸对地下钱庄的依赖日益加深,从根本上解决纺织外贸业对地下钱庄的依赖问题要从改善投资环境,加大体制性创建着手。  相似文献   

13.
从我们年轻一代来看.李叔同是凡人.用我们的眼光去欣赏他的书法,我们不要膜拜,不要敬畏,不要奇异.不要惊赞.因为李叔同也是一个普通书写者,以凡心在写字。他出家了.以和尚心在写字;再后来他成了大德法师.以佛心在写字。如何看待他的写字经历和成字过程.我认为他的成字演变过程.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的话.就象是从茶到水的演变和觉味。如果用我的眼光去比喻不同时期弘一的书法.  相似文献   

14.
姜皓 《求贤》2008,(1):26-26
他是穷山沟里的孩子,常常坐在田埂上,望着太阳的方向无限向往地憧憬着。父亲问他想些什么,他说:“我在想,等我长大了,我不要耕地,也不要上班,而是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别人为我寄钱。”  相似文献   

15.
感悟为官     
《湘潮》2011,(12):44-45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认为答记者问有14个“不要”:1、不要作报告。2、不要抖家底。3、不要居高临下。4、不要环顾左右而言他。5、不要以不变应万变。6、不要有对抗心理。7、不要念稿子。8、不要上专业课。9、不要假装幽默。10、不要借机捧上级。11、讲话的前奏不要太长。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胡雪岩是清末一代红顶商人,他创办的胡庆余堂至今还是我国中药界的一颗明珠。胡庆余堂从创建伊始就以江南药王为目标,以“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为办店宗旨,胡庆余堂的药以货真价实著称,一时“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声名鹊起。而且,熟悉胡庆余堂的人都记得它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难忘的事。胡庆余堂的阿大(药店主管)余修初是胡雪岩亲自从松江请来的药店经营人才,而阿二(药店采购与销售主管,地位仅次于阿大)邹文昌是胡庆余堂前身雪记国药行的主管,一心以为可以当上胡庆余堂的阿大。但余修初一来,他仍是阿二,心中甚是嫉恨,一心…  相似文献   

17.
邓万祥 《党课》2013,(20):99-104
常言道:“水火难以相容,官商不可兼得。”而清代“红顶巨商”胡雪岩却集官商于一身,占尽富贵与殊荣,而一朝败落,又令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18.
过去,有一位22岁的年轻人自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他有一个英国名牌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却四处碰壁。为了求职,他从英国北方,一直寻寻觅觅到首都伦敦,最后,他走进了世界著名的《泰晤士报》编辑部。 “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他十分恭敬地问。对方看了看貌不惊人的他,说:“不要”。他又问:“那需要记者吗?”“也不要”。对方回答说。“那么,排字工、校对呢?”他毫不气馁。“都不要!”对方显然已经不耐烦了。他却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良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那你肯定需要这…  相似文献   

1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彪向中央提出,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名字。后来,他在《西江月·重上井冈山》中写道:“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毛泽东说“这是历史公案,不要再翻了。”  相似文献   

20.
南方朔 《党建文汇》2011,(10):55-55
在一所大学培训的时候,最后一堂课只剩下10分钟,徐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崭新的一佰圆。他高举一佰圆问我们,你们要不要。我们高喊,要。他点点头,然后把一佰圆揉皱,问我们还要不要,我们大声喊,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