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反倾销关键是要确认是否存在倾销。按照GATT第6条规定,倾销是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到另一国家。WTO反倾销协议第2条规定了职何确定倾销,即确定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以及两者的比较。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了55起反倾销纠纷,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如何确定倾销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关键是要确认是否存在倾销。按照GATT第6条规定,倾销是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到另一国家。WTO反倾销协议第2条规定了职何确定倾销,即确定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以及两者的比较。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了55起反倾销纠纷,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如何确定倾销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倾销一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于本世纪初,本世纪的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对倾销下过定义,即‘倾销(Dumping)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另一种比较狭义的倾销定义是:倾销是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在同一时刻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销售价格出售。倾销在法律上的概念通常以被广泛接受的《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规定为准,即当一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时,则视该产品为倾销的产品。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第三条规定:“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为倾销。”由上述概念可以看出,倾销是一种价…  相似文献   

4.
一、内外贸倾销二者含义不同外贸中所说的倾销,是根据1997年4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条规定:“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为倾销。”这个解释符合国际惯例,适用于对外经贸活动。至于国内经贸活动中经...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WTO及西方国家反倾销实体规则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 T O 的反倾销实体规则以及美欧反倾销法对倾销的成立、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出口价格的确定、损害及其因果关系的认定、价格比较的调整等均作了规定,存在一致性,也有差异。我们应取其精华,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新协定》中的两分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影响国际反倾销法正常价值认定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反倾销法是对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行为进行限制和调整,以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的一种法律规范,其反倾销措施的采取要以倾销存在的认定为依据,而倾销存在的认定要以正常价值(Normalvalue)的认定为前提。依国际反倾销法规定,正常价值认定的基本方法有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Domesticprice)、向第三国出口价格和结构价格(Constructedprice),即推定价格。在采用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或向第三国出口价格方法认定正常价值时,所使用的价格标准是“同类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贸易过程中的可比价格”或“同类产品在正常贸易过…  相似文献   

7.
一、“公共利益”条款产生的理论渊源自从1904年加拿大为保护国内产业,开始单方面实施反倾销立法以来,关于倾销行为的性质及反倾销政策与规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1994年反倾销协定第2.1条对倾销作了定义:如果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而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低于在出口国旨在用于消费的相似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低于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如果同时符合第3条,确定存在损害或重大损害之威胁,则可以依据第9.1条征收不超过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在围绕着倾销行为的性质及反倾销政策与规则的争论中,总体上存在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反倾销措施是保护国内产业所需,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第二章 倾销与损害第三条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商务部负责。第四条 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按照下列方法确定:(一)进口…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贸易市场风云变幻,反倾销逐渐发展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用以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在认定是否构成倾销时,针对出口国实行的经济制度,往往区分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对何谓“正常价值”采用不同的认定标准.对于市场经济国家,正常贸易过程、相同产品、国内销售量有代表性等因素为必要考量.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实践中存在一些法律和相关保障的缺失,认定“正常价值”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倾销与反倾销如今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人们议论的焦点。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反倾销以来,迄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案件378起,涉及到我国机电、化工、轻纺、土畜、医保等行业的4000余种商品,其中涉案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大案就有15起。近两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相似文献   

11.
服务贸易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GATs的制定与实施是服务贸易走向国际化、自由化的一个里程碑。学术界对服务贸易尤其是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反倾销制度在货物贸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令人遗憾的是,GATs并没有引入这一制度,学术界也鲜有学者对此做出解释和评价。服务贸易和反倾销制度的接合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价格垄断及立法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各国立法分类和理论研究都没有将价格垄断作为一般规制对象而单列,但并不能由此否认价格垄断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价格垄断行为的立法规制有两种立法体例:一元管制和二元管制。我国采二元管制的立法体例,即国家对价格的监管除了通过反垄断法或竞争法外,还制定专门的综合性价格法。反价格垄断法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互相关联、衔接和配合的。反价格垄断法律规制对象有:垄断价格、固定价格、价格歧视和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13.
郭双焦 《行政与法》2007,30(1):59-63
最早的倾销产生于重商时代的欧洲,20世纪随着倾销行为的加剧,西方各国相继开始用反倾销的国内立法来抵制外国的倾销,保护本国工业。为了规范各国的反倾销行为,国际社会于1947年达成GATT第6条,标志着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建立,其后为了发展与完善之,相继达成1967年《反倾销守则》、1979年《反倾销守则》和WTO《反倾销协定》。但在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其核心内容却逐渐背离了公平竞争原则,与其理论上预期的目标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法的理念及其局限论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荣  李居迁 《现代法学》2000,22(4):91-95
反倾销法由来已久 ,各国立法者指出其目的是反对不公平贸易行为。但是 ,我们经过逐步分析可看到 ,反倾销法的最初和真实目的并非如此。而且 ,从反倾销法的具体规定看 ,具有倾销认定的非客观性和忽视消费者利益等局限性。因此 ,反倾销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保护贸易的手段。反倾销法需要加以改造 ,同时 ,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的更有效的手段是经济发展而非多多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金陵法律评论》2004,(1):45-50,69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经济深受外国反倾销指控之害.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与倾销的双重考验与挑战.中国应该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建立正确的价格战略和反倾销预警机制,制定完备的反倾销应诉法规,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被动地位,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权,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6.
The anti-dumping war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lately, especially after a March WTO ruling and a November US domestic court ruling on the issue in 2011. While the former held that the current US method of applying countervailing and anti-dumping duties simultaneously on imports from China and other non-market economies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 WTO rules, the latter ruled that such action was “illegal” under the US countervailing law. China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targets by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decades. Although it currently has more than one hundred anti-dumping actions against its trading partners at the domestic level, China is a very new player of anti-dumping litigation at the WTO level. China filed its first WTO claim on anti-dumping in December 2007 against the US, since when it has made frequent appearance at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anti-dumping disputes during the first ten years of its WTO membership, five as complainant and four as respondent. The alleged undervalued Chinese currency has been claimed to provide unfair price advantages to Chinese products and consequently tops trade fri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It to some extent contributes to the rising anti-dumping disputes of China. With the continuing pressure to appreciate the Chinese currency globally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bit crisis in the EU, more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investigations against China are expected to emerge as countries are pushing more exports to assist the gloomy domestic economies. This becomes more like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ounting claims on the job lost in the US due to the flux of cheap and competitive Chinese products.  相似文献   

17.
WTO《反倾销协定》关于确定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的相关规定较为模糊,特别缺乏确定损害中经济因素的更为具体规定,从而给调查主管机关提供了恣意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可能性。应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书中有关损害确定因素的裁定,去总结出反倾销调查中确定损害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投诉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采用的抵制外来不公平竞争的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各国贸易政策和贸易救济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投诉的国家越来越多,我国目前正面临发达国家的挑战。因此,我国必须通过建立应诉机制、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  相似文献   

19.
从竞争法角度看反倾销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海霞 《河北法学》2004,22(3):61-64
反倾销法律制度是WTO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自GATT第 6条确立反倾销法律制度以来 ,许多国家都在国内制定和适用了反倾销法 ,但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反倾销法的滥用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于是就提出了是否要改革现有的反倾销法 ,以及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试图从竞争法的角度来论证反倾销的不合理性 ,并指出了我国在未来的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