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管地理上的现状如何,太平洋东西两地域在国际经济体系中采取不同的发展道路和不同的联系方式。这种情况在过去十年间开始以一种引人注目的面目起着变化。太平洋两岸出现了一些经济强国和地区,这显然为经济合作开辟了前景。这些经济强国和地区除了众所周知的美国和日本之外,还有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他东盟国家以  相似文献   

2.
越南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自 1986年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在工业部门迅猛增长的带动下 ,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外资引进逐年递增 ,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受到世人关注。本文通过对越南经济 ,特别是从 1992— 1998年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越南工业化进程当中一个有悖于一般新兴工业国家的特点 ,即 :工业化进程不仅没有大量创造工业部门的就业 ,也没有顺利实现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是因为 ,当前越南经济增长模式正处于由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模式向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转型阶段 ,工业发展以及外资引进的资本密集型的特征 ,是制约越南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一个主要问题。最后本文就越南向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的可能性以及转型的关键环节做了一定的数量估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地区的工业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型:进口替代替型和出口导向型。两种工业化类型仅意味着因产品的市场取向不同而设计的包含着不同财政、税收等政策的不同经济战略,而且反映着不同的政治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推行进口替代型工业化,而以亚...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自五十年代后期以来二十多年,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体系由单纯转口贸易经济逐渐演变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1965年同马来西亚分离后受到国内市场的限制,新加坡政府的工业政策从发展代替进口工业转向发展面向出口工业,这种工业化政策是和积极引进外资外技,加强扶植新兴工业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城市市场国家。缺乏资源,从进入七十年代后,国际市场上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本国劳动  相似文献   

5.
一、东南亚国家发展代替进口工业化的作用和必要性 近年来,亚洲国家在工业化政策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即从发展代替进口工业转向发展面向出口工业。许多亚洲国家在独立后立即采取的第一种工业化方针,就是发展代替进口工业工业化,通过发展代替进口的工业,鼓励国内生产那些过去依靠进口的工业产品来节约外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在东南亚的投资战略王勤跨国公司在东南亚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东南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跟着各国工业化进程而迅速发展的。60年代中后期,东南亚国家相继开始推进“面向出口”的工业化政策,加速了“替代进口”工业转向“面向出口”工业。同时由于东南亚政局走...  相似文献   

7.
走向贸易自由化新加坡的外贸政策与管理体制(上)曹云华新加坡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点是实行自由贸易,不征收出口税,进口税也很低,也几乎没有什么进出口限制,大部分商品均能自由进口和出口。除了实行自由通商外.新加坡的自由贸易政策还包括自由通航、自由航空、自由...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制度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政策是一个国家谋求生存发展的政治手段.目前关于语言政策的研究多为历史性的政策陈述, 而较少进行国别之间的语言政策对比分析.本文试图从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角度对比分析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政策,研究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影响,旨在揭示语言政策除语言学层面的意义之外的社会学层面的意义,以及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两个东盟国家的语言政策对于新世纪中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序言 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发政策思想的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从发展纯粹进口取代工业化的方针转向更为外向、更为面向出口的战略。这主要是对于前一种政策在实现经济开发多种目标未尽满意,于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另行选择更加依赖出口市场的变革来解除对经济增长的遏制。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东盟五个成员国中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一向是工业国家的原料供应者,新加坡则一直作为在远东地区对英国服务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对外服务的中心。过去十多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东盟五个国家的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加坡已变为一个出口现代工业制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心,但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和转口贸易对于新加坡的经济仍然不是微不足道的,其它四个国家也继续大力加强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的印尼早就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但同东盟第六个成员国文莱达鲁萨兰国的贸易关系还不够发展。 无论是从印尼向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出口商品种类以及他们向印尼出口商品种类来看,还是从所创的外汇来看,印尼同这四个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无疑是逐年增加的。鉴于目前印尼政  相似文献   

12.
韩国与巴西工业化道路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与巴西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它们的工业化进程都从进口替代模式开始,但实施这一模式的时间长短不一.韩国也对本国市场加以保护,但保护的力度和程度不及巴西.由于韩国和巴西在扩大出口方面的力度大不相同,两国的出口业绩截然相反.相比之下,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韩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比较小.此外,韩国和巴西两国都举借了大量外债,然而巴西遇到了债务危机,韩国则不然.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各界人士和预测机构的估计预测差距较大。从目前东盟各国的情况来看,1985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2.7%。最使人难以料到的是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情况。1984年预测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大约可达7.5~8%,但是从1985年整个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要出现2%的负增长。其他如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4.
战后泰国的外资投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泰国的外资投资发展汪慕恒-、发展趋势概览根据泰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经济恢复与经济过渡时期(1945-54年);第二个时期,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1954-71年),这一时期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由政府起主...  相似文献   

15.
在东盟国家的经济中,除新加坡以外,就对国民收入、就业、出口、政府岁入和国内粮食供应的直接贡献而言,农业仍是最重要的部门。一九七六年,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率,印度尼西亚为百分之三十六左右,马来西亚为百分之二十九,泰国为百分之二十七,菲律宾为百分之二十七,,新加坡为百分之二。除新加坡以外,在对  相似文献   

16.
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相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行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经济逐步腾飞。到70年代末期,它们都跨进了新兴工业化行列,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创造者,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地区)中的“优等生”、“佼佼者”,有人更把它们喻为腾飞中的四条小龙。直到如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初期的热门工业 六十年代初期,作为新加坡传统性经济命脉的转口贸易下降,人口急剧增长,各种经济活动进展缓慢,致使失业问题严重,工潮四起,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积极展开工业化的发展计划,着重发展“代替进口”的劳力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利益诉求,近年来东盟国家愈加重视太空发展.本文根据国家实力的差异,以是否具备独立研制卫星能力为参照,将东盟国家依太空实力分为四个梯队,探讨位于不同梯队的东盟国家的太空发展战略,并对其太空政策进行评估.具体而言,东盟国家不仅在全球太空格局中崭露头角,而且尝试加强太空技术研发领域的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东盟国家太空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且美国的太空霸权使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东盟国家进军太空在未来不仅会促进太空多极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太空竞赛.对中国来说,东盟国家渴望进军太空是一个重要机遇,双方在此领域可以开展必要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东盟国家与越南经贸关系的发展与现状松林东盟由于在过去几十年推选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政策,经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东盟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同时世界在经济领域里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在整个世界得以发展。东盟要保住乒...  相似文献   

20.
陈裕函  唐小松 《战略决策研究》2020,(2):65-83,103,104
美国页岩气革命、亚洲地区能源需求增长、中东局势不稳定,影响了全球能源供求关系,驱动加拿大政府寻求更加多元的能源出口地。哈珀政府和小特鲁多政府积极实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政策,加强输油管线建设,丰富能源出口产品类型,加强与他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这种能源出口多元化政策改善了加拿大能源出口环境,提升了加拿大能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加拿大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也面临系列挑战,如能源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因素的限制、出口市场面临来自其他能源出口国的强力竞争,还有加拿大与大国关系的倒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