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元国际化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国际化在促进欧元区内外政治及经济发展方面成就斐然.欧元的国际化成功地推动了欧元区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为欧元区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了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未来,欧元面临着欧元区成员国国情差异大、信心基础不足、缺乏明确利益代表等内部挑战,且缺乏明晰的国际化战略,国际行动能力有限,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美元仍将主导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2.
欧元的国际化与欧美地缘经济之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元启动和国际化正引起欧美地缘经济之争,这既反映出欧洲经济实力上升过程中的新要求,也说明欧美经济关系需要新的平衡。欧元的国际化进程加快过去一年,欧元的汇率波动倍受关注。欧元问世时兑美元的初始汇率为1∶1.1789,此后欧元汇率在波动中不断走低,1999年12月3日欧元兑美元首次跌到1∶0.9990,突破心理防线。今年5月中旬又在1∶0.90以上徘徊,距启动时贬值约1/5。但一年来欧元汇率的弱势并未妨碍欧元国际化的进程。欧元的内值稳定和欧元区经济规模实力增强表明欧元具有基础潜力。贸易、国际投资和企业兼并中使用欧元不断增加,推进了欧元的…  相似文献   

3.
欧洲货币联盟建立后 ,欧元区各国继续努力实现景气趋同、政策趋同 ,为欧元区实施共同的货币政策和趋同的财政政策确定了基础框架。尽管两年来欧元区碰到较大的外部冲击 ,如美元持续升值和石油价格大幅攀升等 ,但欧元的基础———货币购买力得到保障 ,为欧元中长期的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欧元已逐步成为对美国金融的对称力量。欧元区与美国货币政策的较量和利益冲突将更加凸显。未来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进入关键的调整阶段。2 0 0 0年欧元持续疲软欧元启动后兑美元汇率在波动中不断走低。 2 0 0 0年 1 0月份跌至最低点 ( 0 .82 ) ,距启动时的…  相似文献   

4.
试析欧元挑战美元及其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元启动后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对美元构成了现实的挑战。欧元与美元之争实质是欧美之间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与世界经济多极化大趋势相适应,国际货币格局演变也将走向多极化,但欧元要取得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地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的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以来,欧洲货币联盟的一体化进程取得明显进展。欧元11国将货币主权让度欧洲中央银行之后,根据《马约》趋同标准实施本国的经济、财政与就业政策。欧元区经济稳定回升,整个货币联盟运作基本顺利。尽管因欧元区与美国在景气和利率方面存在差距,欧元启动后兑美元汇率波动中趋向走软,欧洲央行还是成功地保持了欧元区的低通胀水平。欧元的基础潜力促进了欧元国际化的进程。在历经多次挫折与失败、摸索与协商之后,欧元终于作为统一货币登上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6.
刘明礼 《和平与发展》2013,(1):63-71,112-132
欧债危机本质上是欧元区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使用共同货币引发的“货币危机”,未来危机走势关键取决于欧元区的发展走势。在可预见的未来,欧元区不会解体,内部各国竞争力差距有望缩小,在财政联盟、银行联盟等机制建设方面将不断推进,但节奏将是小幅、缓慢的。在这一趋势下,债务问题可能继续发酵但不至于失控,欧元区经济可能呈现“北强南弱、总体低迷”的态势并拖累全球增长,但欧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不会动摇。  相似文献   

7.
美元霸权对于美国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使美国能够享有"嚣张的特权"。欧元诞生后成为美元"唯一的竞争者",也成为美国警惕和遏制的对象。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为继续维系货币霸权,利用国际货币体系这一机制向欧元区转嫁风险,具体做法包括金融机构在市场做空欧元、评级机构打压欧洲债务国、舆论唱衰欧元前景、政府拒绝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要求等。受此影响,欧洲金融安全受到严重冲击,银行业坏账大幅上升,欧元国际地位下滑,经济陷入"双底衰退",欧元区甚至一度面临解体风险。为保障金融安全,欧洲采取了多项措施:通过建立欧洲稳定机制、银行联盟等手段加快弥补单一货币区的机制缺陷;执行严格的紧缩政策,提升经济竞争力;欧洲央行政策弹性增加,更多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严格规范评级市场,尤其警告美国评级霸权。通过对欧洲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难以形成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意志"、整体战略资源有限、在安全问题上难以摆脱对美依赖等因素,欧元区维系金融安全的主要思路是"自我修复",针对美国的应对措施和能力有限。这意味着,美元霸权将继续是影响欧洲金融安全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由欧元启动时的224.3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810.6亿美元,随着欧元的逐步稳定,欧元也已成为我国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本文借鉴“引力模型”,以同一时期,欧元对多个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程度为研究对象,考察欧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欧元名义汇率波动总体上对我国出口并没有阻碍作用,这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留下了很大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在"CMRC中国经济观察(CEO)"第28次报告会上说:有两个办法能够彻底解决欧元缺乏权威性的问题,第一,就是出现强权者将欧洲统一起来,这样欧元背后便有了一个政府,权威性自然而然便得到了解决,但这显然不太可能。第二,只能是让欧元区解体,然而,政治家都是短视的,他们认为欧元区解体会比维持欧元区所带来的麻烦更大。因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更显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严重失衡、欧元区的扩大、欧元和美元之间的竞争所带来的风险,表明欧元区改善外部经济政策协调的需要确实存在,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中越来越迫切.欧元区在短中期内改善外部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领域包括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这几个方面.欧元区对外政策协调的主要障碍包括欧美政策目标的冲突、欧元区对外政策协调的主体不够明确,以及欧洲经货联盟计划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