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体现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之中,并明确提出将"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问题的重点之一。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提出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并未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应当逐步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式城镇化道路转变,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传统城镇化以工业文明为依托,以工业扩张和城市扩容为内容,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滋生了诸多的生态问题和灾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性和智慧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建构以生态文明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才能建设健康、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大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小城镇是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居民参与对于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但受社会发展水平、外部制度环境缺乏及个体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中,居民主体作用、政府主导作用、民间组织力量作用等地发挥尚存不足。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加强相关队伍建设、利用特色资源,多策并举,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开辟各种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倡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期,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放在我国城镇化的第一位来考虑。  相似文献   

6.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内外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加速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根据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人口转移、产业发展、社区建设和生态文明等方面选择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中共贵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按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是黔东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必须坚持走生态工业化、生态农业化和生态城镇化道路,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业,建立健全政府生态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从"物态"城镇化向"生态"城镇化转型,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生态"型城镇化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溶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谋求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空间"来规划城镇格局,"三个发展"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强社会公正、人文城镇等社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融合。当前,各地城镇化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在转型过程中,生态城镇建设也面临着观念更新、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等多重压力和挑战。如果推进方法失当,生态城镇建设就有可能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把握生态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借鉴国内外生态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需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生态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生态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研究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应该成为未来文明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人们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是"互联网+"特性使然,建设生态文明也必须依靠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驱动,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殊途同归。"互联网+"在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促进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需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广泛融合,并实现"互联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探索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有产业化的支撑,产业“空心化”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一定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避免重复投资和产业同构问题,要选择新兴产业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要致力于改变生产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催生新的行业,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应对内外挑战、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选择,是通往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和核心所在,要顺应文明发展潮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走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当前,人类正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通过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举措,使该镇的城镇化建设走到了全省的前列.竹林镇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一是拓展旅游业发展思路,为竹林镇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新型产业支撑;二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增加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三是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四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找准切入点;五是强化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形成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双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中,主体双方存在认识差异、生态文明信息传播缺少有效保障、"互联网+"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困境、融合发展缺少政策法律支撑等诸多问题。为了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发展路径,必须以"互联网+"为基础,推进"智慧环保",完善"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机制,建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处理"化人"和"化地"的矛盾,把促进居民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原则,辩证看待城镇建设与产业支撑、城镇建设与改善民生、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可能与需要等关系,科学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以云南省楚雄元谋县为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着重就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等有关问题展开思考,探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有助于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在新形势下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内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困难,只有做好政府与人民共同、理念与行动共同、发展与环境共同,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尊重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放在一起,形成了我国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格局。那么,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加强贵州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与优化,第一产业要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第二产业要优化重工,发展轻工;第三产业要全面发展,重点突破。要协调好产业结构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培育支柱产业是调节产业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