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推直选作为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新举措和新形式,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从全国试点总的情况来看,公推直选丰富了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体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展示了以党内民主促人民民主的积极姿态。而随着公推直选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对原动力的深入开掘、竞争性的充分激活和制度的有效保障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民主价值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推直选"作为近年来基层党内选举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已成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乃至整个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新亮点.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试点,培育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实现了党员民主权利的应然回归,释放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功能,塑造了基层党组织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内选举作为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推直选"作为近年来基层党内选举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已成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乃至整个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新亮点。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试点实践,培育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实现了党员民主权利的应然回归,释放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功能,增进了基层党组织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再塑造,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农十师北屯市党委在抓好基层连队建设并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和兵团党委的充分肯定后,从2011年初开始,又在“公推直选”方面做了大胆探索。本文对农十师一八三团、一八四团、一八七团、一八八团于2012年3月底进行的基层连队党支部“公推直选”的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从中反映出了“公推直选”这一党内民主的全面推行,正在基层尤其是广大连队,形成一股凝党心,聚民心的强大力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年,又是中央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扎实做好连队党支部“公推直选”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改革党内基层选举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公推直选”是在扩大党内民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将党的意图与群众意愿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在对上海市松江区以“公推直选”方式选举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基层选举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社会的新形势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各方面的改革,“公推直选”是新形势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一大创举。其中杭州市2010年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不仅全面推行了“公推直选”,而且同时通过选举技术的创新、治理理念的贯彻将党内基层选举与城市治理格局结合起来,由此所产生的影响突破了选举本身的民主效应。本文回顾杭州市2010年社区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的整体过程,之后提出其较之于各地各类以往“公推直选”的创新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些创新对于发展民主选举、推动党内民主和完善治理格局的意义所在。最后,本文亦提出此次“公推直选”的实施对于将来发展党内选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学习月刊》2009,(24):76-76
"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根据要求,武汉市汉阳区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根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生命所在。近年来,眉山市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两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两票制”公推直选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两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着实为党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公推直选是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在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的十七大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共上海市委把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试点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共卢湾区委高度重视,从今年到期应换届的党组织中选择了一批工作基础相对较好的党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目前,第一家试点单位卫生监督所党支部已经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新一届党支部班子,收到了组织、党员和群众“三满意”的预期效果,也为下一步其他党组织的试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全员公推直选社区党委书记,是基层党组织扩大选人范围、提升选举质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2007年,成都市锦江区在龙舟路街道河滨社区党委换届中,开展了全员公推直选工作,产生了河滨社区新一届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这个做法扩大了选人面、提高了参与率、提升了选举质量,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上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12):53-57
“公推直选”是近10年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民主选举模式。“公推”是指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这是一个初始提名的问题,目的是增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公推直选是近十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在高校党内基层开展公推直选对于增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从加强学生党员民主意识培养、强化教工党员主体地位、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予以切实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农村基层选举,是党内民主的具体体现。"公推直选"是党内基层选举方式的一个创新。近十年来,在基层党组织选举中逐步发展并被广泛采用,其价值不言而喻:产生方式的改善;选举范式的发展;民主模式的突破;监督形式的优化,但也存在着发展的困顿,需要进一步发展和突破。W镇的选举试水,对于传统"公推直选",无论是外延和内涵都有新的拓展和提升,民众测评,扩大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竞争性选举,真正体现了民主的本质,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达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谭景峰 《实践》2010,(2):45-46
<正>2009年,阿拉善盟在新一轮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嘎查村党支部普遍实行了公推直选,变以前基层组织党内"关门式选举"为现在的"开门式选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提高了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和权威性,在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农牧区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公推直选,全盟169个嘎查党组织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公推直选面达88.5%。其中54名嘎  相似文献   

16.
让两个候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公开演讲,由全体党员投票决出谁做“当家人”,这就是公推直选中的“直选”。公推直选是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的有机结合,是四川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以来,四川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全面推行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强化激励关怀和创新农村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了党的组织工作满意度。在最近的一次群众评议中,97%以上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满意率在90%以上,93.6%的乡镇党委书记和96.1%的村党史部书记群众满意率分别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谢扬 《党的建设》2012,(8):38-38
近年来,酒钢集团把公推直选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尝试推行了基层党支部委员和书记、党代表、班组长、作业长和基层党委“两委”委员、书记的公推直选活动,成功迈出了国有企业选举改革的第一步。通过公推直选,将干部制度和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传统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落实了普通党员的“四权”,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公推直选”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选举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校院级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工作的具体做法,阐述了“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重点对高校院级党组织“公推直选”的创新价值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飞 《党课》2010,(23):125-125
近年来,“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已经开始在各地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等党组织换届工作中普遍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推直选”作为深化党内基层干部选用制度改革的成功实践,其普遍推行无疑为党内民主建设点亮了“三盏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