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即将来临之际,笔者在淄博市市区的张店和桓台县城等地发现,这里有不少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报考大学,有的连高中也不让考,让子女尽早弃学做工。 他们说:让子女考大学,先得供他们上三年高中。一个高中生每年花费约六七百元,三年下来就是两千多元。如果让孩子再上四年大学,每年花一千元左右,四年就须支付四千元。要是子女不上大学而参加工作,不仅省下上学用的六七千元,还能挣回两三千元。这笔帐一算,便得出了错误结论是:上大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7)
正2009年印发的《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今后华侨子女如果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将与大陆居民的子女一样,依法免缴学杂费。规定要求,接受华侨子女的学校,要积极做好华侨子女的教育培养工作,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设立针对华侨子女经的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按照这一规定,华侨子女今后在其国内监护人户口所在地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进城青年的"市民化"已经成为政策界和学术界持续关注多年的议题。本专栏的前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在大学里的社会支持网以及"从大学到工作"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而,从农村来的孩子,考上大学、在城市里找到工作,还只是他们"市民化"漫漫长路上的第一步。工作的岗位如何?是否有体面的收入和有保障的福利?在城市里生活的居住状况如何?社会和经济压力的感受如何?他们又是如何排解压力的?这些都成为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我们通过农村进城青年与其他青年的对比来更直观地展示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状态。如果未加  相似文献   

4.
娄岩 《侨园》2012,(12):24-24
早在孩子上大学之前,我就常听周围朋友们议论有关孩子们在美国上大学时,所遭遇到的性骚扰问题。由于事不关己,所以权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置之。直到不久前和国内朋友聊天,当我耐心听完—个母亲焦虑和无奈的倾诉后,并联想起过去其他朋友分享他们的子女在大学里的种种离奇遭遇,我才开始理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1.父亲在家庭中如何发挥作用。此问题设下列四问:①是否对孩子的教养及教育持自信态度;②是否能够指导子女的社会生活;③在家庭的重要问题上是否拥有主导权;④是否创造时间与家庭成员协商家庭事务? 对各国青年的调查结果如下: 父亲对教育子女持自信态度的比例美国最高,达84.8%,以下为新加坡82%、巴西82%、  相似文献   

6.
桃源  力扬 《瞭望》2007,(19)
豪宅、豪车、名犬多少,再加上子女几个,中国一些名人尤其是娱乐图明星的“成功人生”,因其“子女几个”而不是“独生”成为媒体尤其是网民们诟病的靶子。公众质疑,难道有钱就能超生,有名就能超生吗?名人超生这股风不知始自何时,但其超生得那么“理直气壮”、那  相似文献   

7.
对青工的成长家庭教育无疑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对苏州针织总厂五十名青工作了调查。一、家庭情况的调查 1.五十名青工的家庭中父母是领导干部的有六人;一般干部的有十人;知识分子的有六人;普通工人的有二十三人;农民有二人;其他群众三人。 2.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有四种。其一,希望子女进厂后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钳工、保全工、电工等)占25%;其二,希望子女进厂后,能继续学习,有机会进大学深造,政治上  相似文献   

8.
据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城市家长中有91. 9%希望子女将来能上大学,中小学生中有78%表示想上大学。而全国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999年为10%,即使按照教育部的扩招规划,到2010年也仅能提高到15%。在愿望与现实如此大的反差下,无论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绕不开一个焦点问题——高考独木桥越挤人越多。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  相似文献   

9.
近来,大学生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打工热”。热到什么程度?有两个数字似可说明一些问题:北京某著名文科大学到校内有关部门报名登记打工的有1000多人,另一所也是著名的工科大学的计算机系几乎所有学生都在中关村有或多或少的兼职。 大学生缘何打工?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大学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国家教委提出,要改革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制度,逐步实行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学生上大学原则上  相似文献   

10.
已有打工子弟学校研究揭示了农民工子女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的底层叙事。然而,当前不断开放的公办学校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借鉴威利斯的研究范式,通过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学校类型影响农民工子女的文化生产。相比之下,在薄弱型公办学校就学的他们更符合"自弃文化":价值目标上呈现推崇与淡漠并举的矛盾情结;在校行为上演绎学习之时的应付之混和学习之余的娱乐之混,但无故意挑战、刁难与抗拒。他们绝非甘愿如此,自我放弃是其对当前制度结构下的多重劣势消极调试的一种体现。因此,期待包容性发展以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处境。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09,(9)
持工作签证到加拿大打工的临时海外劳工,跟随他们而来的中学或大学年龄子女,向来都较难在当地工作,但这种情况在安省及阿省正有改变.在现时刚开始试行的一项新计划之下,临时外劳的非独立子女可申领准许从事任何职业的"开放工作签证",从而会较容易的在本地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2.
探讨子女与家长在做人品行期待及道德推脱上的差异,以及做人品行期待与道德推脱的关系。研究发现,子女与家长在做人品行期待上具有较高一致性,尤其是在个人内在品行上;家长对子女做人品行的期待高于子女;子女的道德推脱程度高于家长;道德推脱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独生子女的道德推脱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品行高的学生道德推脱程度低,个人内在品行高的学生道德推脱程度低。研究对青少年的道德品德教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9)
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上,而应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激发他们今后继续学习的动机。研究型教学理念在融入高校专业课教学之后进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这更有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史海威 《党政论坛》2010,(17):64-64
郑洲一瓜农无证驾车进城卖瓜被交警拦下,交警得知其上有生病的70多岁的老爹,下有两个子女正上大学,便决定以公道价格买下整车的西瓜,随后又依法对瓜农进行了处罚。瓜农虽然接罚单的手抖了一下,但还是说:“民警也是为了我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横向和纵向调查数据,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处于成年初显期的大学新生不良适应行为影响的发展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子女进入成年初显期后,父母教养方式仍对其不良适应行为存在影响,但影响效应值呈减弱趋势;相较于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对不良适应行为的负向影响的减弱,拒绝型和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的正向影响效应减弱趋势更明显;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塑造子女价值观间接影响大学新生入校时和后续的不良适应行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降低其不良适应行为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欧洲大学为什么不如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维维 《党政论坛》2005,(12):24-25
欧洲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二战前,美国富人纷纷送子女去欧洲念书,美国的研究性大学,据说还是一批“德国博士”仿造欧洲的模式创造的。如今,曾被视为美国高等教育范本的欧洲大学,却早已风光不再。 据上海交通大学所做的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全球前20名顶尖大学中有17所美国大学,所占比例高达85%。目前,美国大学正拥有全世界70%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入学年龄早于其他子女性别结构的家庭;农村家庭在儿童入学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偏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偏好;子女性别结构影响着家庭教育投资的量;在教育投资选择上,其选择标准除择优外,还有择小择男倾向;单一性别子女结构的家庭倾向于进行额外投资为子女求得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教育家章开沅说过,"大学的堕落已经令人难以容忍"。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何为大学?何为教育?大学教育如何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专业多、课程多、教授多、学生多、校舍多"并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经济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教育产业化的成功。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当大学让教育变得数据化,象牙塔就堕落成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小作坊、黑作坊。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19.
<正>郑州一瓜农无证驾车进城卖瓜被交警拦下,交警得知其上有生病的70多岁的老爹,下有两个子女正上大学,便决定以公道价格买下整车的西瓜,随后又依法对瓜农进行了处罚。瓜农虽然接罚单的手抖了一下,但还是说:"民警也是为了我好。"我以为法律执行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20.
小火炉 《侨园》2014,(10):40-41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子女进入大学是脱离父母掌控,迈向独立生活的开端。如果儿女选择去国外大学深造,小孩不在身边,不能随时随地去探望,不能及时知道孩子安全与否,这对家长而言更是一项考验。虽然美国大学直致力于维护校园安全,但家长自己也可以利用网络通过以下6点来检验孩子就读的学校是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