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帅多次说他自己是旧军人出身。我也听他这么说过。 他一九二六年入党,那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第六个年头。他已经三十四岁,并且是川中名将了。去年我到成都访问,比刘帅小十四岁的老革命家任白戈告诉我:“我十一二岁念私塾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名  相似文献   

2.
李普 《瞭望》1986,(10)
刘帅早年在川军中的威名,一九八五年我在四川听到许多故事。其中有一个和解放后四川省政协常委中两位过去川军的高级将领有关。其中有一位曾率一旅之众和率一个团的另一位对阵。省政协有一次开会的时候,他对那另一位说:“那次我上了你的当。你打着瞎哥的旗号,我以为真的是瞎哥来了,只得赶快撤走。” 这位“瞎哥”,就是刘帅。西方记者称他为“独眼将军”。他在川军中多次负伤。二十四岁打掉一只  相似文献   

3.
李普  沈容 《瞭望》1986,(45)
在哀悼刘伯承元帅的日子里,我们访问了老红军肖克将军,请他谈谈刘帅。我们久仰他文武双全,读过他论述刘帅的文章,对他的见解很钦佩。 他今年七十八岁,腰杆笔挺,语言简练,没有老态。特别令我们吃惊的是他的记忆力,某年某月、张三李四,他记得一清二楚。 他说,他第一次看到刘帅的名字是从南昌城的墙上。南昌起义后的第二天,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团出了一张布告。布告的署名中,第一名就是刘伯承,接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同志嘱我说:你去写写袁宝华同志。作为老干部,他两袖清风,值得一写。冯健同志的语气肯定,听得出来,他很动情。打电话去联系,原来在袁宝华身边工作的几位秘书都愿意谈谈。这是令人难忘的采访。作为记者,我觉得无需再作什么“笔底生花”的加工,如实记录,已足见风范。  相似文献   

5.
李普 《瞭望》1985,(49)
刘伯承同志是我党老一代革命家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曾为党和人民建立殊勋,深受我党广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敬爱。本刊从本期起,陆续刊登李普同志的长篇回忆文章《记刘帅》。文章记述了作者从一九四六年冬天起与刘帅的多次接触中的所见所闻,对刘帅的许多活动以及他的优秀思想作风作了多侧面的、深刻的描述。本期刊登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老师和长者》。  相似文献   

6.
踏着中国革命的漫长征途,走过来一批英雄的女战士。她们以对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赢得人们的尊敬,大家习惯地称她们为“大姐”。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就是这些“大姐”中的一员。 1986年10月7日,中国大地上空一颗巨星陨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刘伯承同志逝世。噩耗传来,我赶往刘帅家中吊唁。 那时,刘帅住处的大门口已挂起黑黄相间  相似文献   

7.
平民巴金     
他是一介平民,一个今天连一枝笔也握不住、身不由已的小老 头。在他百岁生日来临,人们以各种方式祝福他时,我在键盘上敲下 “平民巴金”四个字。直觉告诉我,这是对巴金最为贴切的概括。  相似文献   

8.
杜玉芳的"从胡乔木看优秀秘书应有的素质"一文指出,胡乔木是"中央领导核心的高级秘书难得的奇才",他具备了一名优秀秘书应有的素质,可为后来者提供资鉴。在他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秘书对领导应持的态度,优秀秘书应有的业务素质和优秀秘书应有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莫斯科专电 在采访阿甘别吉扬院士之前,我打电话问他的秘书,是否要事先提交一份问题清单。秘书说,院士喜欢即席答问,从不预作准备。 阿甘别吉扬是苏联经济改革的智囊人物,主持或参与制订了苏联许多重要的经济改革文件。14年前,  相似文献   

10.
我已经87岁。我一生经历了成千上万件事情,结识了成千上万位人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使我一生难忘的,教我一想起来便激动不已的,是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巨人。我握过他的手,和他谈过话,挨过他的训,得过他的鼓励,吃过他做的菜,受过他的保护。我是个平凡的小人物,回想起来,也许就是这么一点难忘的回忆,使人能安静地坐在窗前,望着自己一生的旅途,对自己悄悄地说:我不是个有福的人,但我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我见到过世上最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11.
肖扬 《党政论坛》2014,(2):10-11
1989年5月5日,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刘复之率中国检察代表团出访新加坡、泰国,我以代表团副团长身份随同。飞行途中,刘复之检察长叫他的秘书小雷与我换了座位,我坐到了检察长身边。他谈起了1988年年底,当时一位中央主要负责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的几句话:  相似文献   

12.
彭树华  李菁 《各界》2011,(8):11-15
1962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刚上班不久,曾汉周的秘书过来通知我,说曾庭长要我马上到他办公室去,有急事。那时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任助理审判员,曾汉周是刑一庭庭长。  相似文献   

13.
田可 《侨园》2006,(6):36-37
教堂的活动刚一结束,汉斯医生就在教堂门口拉住了我的手,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吃午饭。我是不久前在教堂参加活动时认识汉斯的。汉斯是印籍马来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性格非常豪爽,家就住在吉隆坡市郊。由于他开的中医诊所在当地小有名气,故凡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汉斯医生。汉斯40多岁,高高的个头,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英气,自打知道我是中国人,他就对我非常热情。每次教堂活动结束,他总要跟我攀谈一会儿。今天,他要请我到外面吃地道的中国餐。我被他的豪爽与热情感染,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他驾驶着奔驰轿车载着我在平坦而又宽阔的大道…  相似文献   

14.
习仲勋的秘书田方曾撰文回忆:"(在)我和习老半个多世纪的交往,(我)深受教益。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曾跟随他走过黄河、长江、泰山、长城。斗转星移,沧海变桑田,在说不完、倒不尽的往事中,至少可以概括出:他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对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充满感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算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在国外每次我去医院看病,都会遇到类似的尴尬情形,即当医生问我问题时,简单一些的我还能理解和回答,但遇到难些或很专业的问题时,我就会感到茫然无措了。更让我困惑的是,我不知道如何用英文准确表述我的病症。虽然每个医生的脸上始终都挂着谦和的微笑,却没有给我任何帮助,相反更加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每每此刻,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国内看病就医时的种种方便,起码在语言上没有任何障碍。为了方便起见,我选择了一个和我有着一样黄皮肤的华人医生做我的家庭医生。遗憾的是他不会说普通话,就诊时间也在我最不方便的下午,而且每周只有星期三一次。十多年了,都是我在迁就他的时间,而他那张黄面孔不过是我自欺欺人的一种自我安慰而已。说心里话,我早就想换个医生,起码不用在时间上迁就他,但总是碍于面子,  相似文献   

16.
我出生在西北农村最贫穷的地方,家里又是村子里最贫穷的一户人家。小的时候,我想做医生,因为做医生能够解除人们的痛苦。当时在村子里医生是很受尊重的,天天背着个药箱,挨家挨户地转,所有的人都杀了最后的老母鸡请他吃。  相似文献   

17.
正高勇,于1959年3月至1964年8月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机要秘书,后曾任河北邯郸市委副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兼机关党委书记等。不久前,他出版了新书《我给胡耀邦当秘书》,记录下他在胡耀邦身边的岁月。"我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耀邦会来团中央任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对他很好奇。我们东打听,西打听,听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一名医生,病人都叫我"可人医生"。最初听到病人这样喊我,心里挺紧张的,以为自己哪个方面很"娘",患者取笑我。后来有病人笑着向我解释:"你是个好医生,是一个可信赖的人,你又经常自我介绍说‘人可何’,所以大家这才叫你‘可人医生’的。"原来,这个称呼是病人对我工作的认可,后来我一直以此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至今追求着努力做病人满意的"可人医生"。医者仁心,十年筑医魂我1992年从安徽中医学院毕业,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全校唯一一名留校生;更幸运的是,留校后师从全国著名的神经病学专  相似文献   

19.
真正认识民革南京市委会副秘书长王仲山,是在今年10月民革地方报刊工作研讨会上,他是会务的主要操办者之一。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这位上通下达、办事干练的行政负责人,竟然还是一位稀土专家! “我不是搞行政工作出身。”这位副秘书长似乎感到了我的疑惑,坦率地说,“我原来是搞技术工作的,行政工作非我的亏长。”原来,他高中毕业,那个时代是  相似文献   

20.
读了闻名国内外的“河北第一 秘”李真罪案的报道以后,我 的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还有几分郁闷。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竟然如此贪赃枉法,还百般庇护自己的秘书李真,放任其肆无忌惮地违法犯罪,腐化堕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极坏的影响,令人气愤,也发人深思。在默默的深思中,我的耳畔忽然回响起一种声音,是那样铿锵有力,震撼心灵,使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了!是的,这声音就是“众声”。严格地说,李真的腐化堕落,是在他担任省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之后才急速转化的。鉴于当时李真在河北省的特殊政治地位,他的贪污犯法行为和腐败生活情况,以及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