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它在理论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实践上成为国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国策。随着香港回归,日益显示出其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美国众参两院发表演说,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相似文献   

2.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长久以来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政府为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存在着一个解决的途径和方式问题,中国政府在充分考虑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形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模式用以解决大陆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关系并最科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随着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的签订以及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自李登辉上台以后,相继推出“两个政府”、“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等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论调,1999年7月9日更是推出“两国论”,公然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两国论”背弃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严重损害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一切爱国人民的感情,危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国论”在国际法上违背了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3.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政治主张。党的几代领导人对此有坚定的决心并适时进行政策调整,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4.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 ,是两岸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国家民族和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近年来 ,随着陈水扁的上台 ,台海局势发生了逆转 ,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国际上一些霸权主义者也利用各种手段压制我们。在这种形势下 ,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基本方针 ,对于指导我未来对台斗争意义重大 ,它是我们正确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选择。一、坚持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体现了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的原则主权和领土是构成…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制定的对台湾、香港、澳门政策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尊重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而提出来的。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重大发展,是祖国统一理论的一次伟大飞跃。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1)萌芽时期早在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就提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当时这主要是指香港问题,但也包…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新的形势不允许台湾问题久拖不决,久拖不决时中华民族和祖国大陆不利;对台湾民众和台湾当局不利;对国际上的反华势力有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最大的诚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提出的战略方针。“一国两制”在港澳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是其政治构想法律化的具体表现。香港、澳门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法律构想之下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撅,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1995年春节江泽民主席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务实精神和博大胸怀,表达了中共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一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的一贯立场台湾问题不得解决至今已50多年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贯立场。早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对双方都有利。早在50年代,中央和毛泽东就曾发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而奋斗”等号召。60年代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  相似文献   

10.
60年来,“台湾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宪法成长的重大内容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78年宪法都体现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82年宪法体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为解决“台湾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将长期以来的大陆对台政策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制度化,成为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台湾问题”的法律实践在我国形成了宝贵的理论和经验。如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历史阶段的划分.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思路的变迁以及在具体手段上,从单一的方法转变为具有丰富性。长效性的综合举措。  相似文献   

1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上世纪中叶抗日战争胜利后进行的那场内战遗留问题,导致台湾至今未能与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然而由于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猖獗,两岸间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举行和平统一谈判严重受阻。当前,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推行军队武器装备现  相似文献   

12.
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意心理基础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因此,台湾问题是台湾的民心取向问题,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问题。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在中国国家认同上的错位乃至危机,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加强两岸相互了解,塑造两岸共同记忆,厚植两岸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中国国家认同的元素,才能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十七大报告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同时,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的同时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这些方针方法的提出使得十七大与解决台湾问题之间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也将党的对台工作推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是互动和解;基础是互信合作;动力是互利发展。《告台湾同胞书》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早在1955年初,中国政府针对美国策动联合国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图谋,多次表示“除了用战争方式解放台湾以外,还存在着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可能性。”时隔24年后,《告台湾同胞书》最终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叶剑英1981年9月30日的谈话九条,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具体化,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其实毛泽东在1956年10月以后,已经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后“一切可以照旧”。“允许台湾维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1]3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克服了不少的政治纷扰和人为阻滞后,随着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两岸关系互动和解的前景将更美好。  相似文献   

1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党和政府已经把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作者围绕这个主题和目标,指出了要立足于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致力于以经济促政治的基本思路,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对台方针。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论述,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时期,探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政策宣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是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丰富与深化。  相似文献   

1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它以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为出发点,符合中华民族和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并终将解决台湾问题,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但由于中国国民党作为中国内战的失败一方退居台湾,中国并没有完全统一。此后,海峡两岸分别以“解放台湾”和“反攻大陆”为目标,形成中国人内部数十年之久的对峙状态。80年代初,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这一遗留问题,祖国大陆开创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将之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如今,继香港回归之后,澳门也已回到祖国怀抱。港澳的相继回归,为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一、香港回归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已经20多年了 ,然而台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台湾民进党当权后两岸关系将会怎样呢?通过对造成两岸关系的历史原因、美国原因、岛内原因的分析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用和平方式 ,二是用武力方式。希望两岸人民团结起来 ,化干戈为玉帛 ,变“危机”为“转机”,促使祖国和平统一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重大转折以来,一系列民调数据和2012年大选结果显示,“统派”在台湾社会的边缘地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反映出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异化问题仍相当严重。大陆必须注重关于“和平统一”的论述。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之间的连接,并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促进台湾社会“中国认同”的重塑,奠定两岸统一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