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喜军 《中国民政》2009,(11):30-31
社区是各级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平台,是群众建设和谐美好生活的大家园。围绕群众需求,为居民服务,是社区的根本要义。社区为民,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基于此,笔者就“社区为民”的理念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12,(10):51-51
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景安居委会主任张竞先认为,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居民群众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服务需求更加迫切。面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只有坚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目标,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宗旨,创莉社区管理蚱摹制,建设“四化”网格社区,为大兴安岭地区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社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领导》2005,(7):18-18
花木镇党委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构建“阳光服务”网络平台,形成了服务居民群众、打造满意工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20,(2):51-51
阆中市沙溪街道拥军街社区位于城乡结合处,成立于2002年,社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30个小区院落,常住居民13000余人,具有幅员面积广、服务人口多、集体收入少、工作事务多等特点,存在政治功能弱化、治理方式老套、群众缺乏参与、需求难以满足等矛盾。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拥军街社区总结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三问四小"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法,赢得居民群众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6.
做强做优社区是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民政局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抓手,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以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的需求,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一、夯实社区基础,推行"三项服务"。一是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在71个城市社区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搭建"一站四化"公共服务站平台,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以深化公众参与推动居民自治为主线,围绕创新机制、理顺关系、明晰职能、优化服务,探索白下社区管理服务新体制、新路径、新举措,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自治活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牵头、社会组织为载体、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纽带,驻区单位积极融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民主自治格局。  相似文献   

8.
易永春  李春阳 《群众》2010,(12):84-85
<正>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常州市按照便民、利民、规范、高效的要求.将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事项纳入服务中心办理。立足城乡社区居民多元化、多层次需要.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城乡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相似文献   

10.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体系,在医疗服务需求大于供给的中国,社区医院凭借从医疗到保健全程参与的优势,以更廉价的药费和更贴心的医疗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芳心”。如今,在北京等大城市,居民一般步行15分钟之内就可到达社区医院,越来越多的居民已经形成了“不舒服先去社区医院看看”的就诊习惯。  相似文献   

11.
社会服务     
广义上,社区工作主要就是社区服务。狭义的社区服务,指的是在政府的倡导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依托街道和居民委员会,发动社区各方面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信阳市罗山县城关镇开展居民生活服务圈创建活动,在全镇11个社区建立了行政受理服务中心、老年会馆、物资驿站和文化大院等便民、利民服务机构,为近10万名居民打造了一个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湖南省株洲市立足厂居型社区较多的市情,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把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加快推进.使社区在服务企业改制、服务居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大》2010,(11):24-25
随着天津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功能日益拓展。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同时,如何适应社区居民社会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新趋势,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社区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精神支柱,是当前社区工作需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群策巷社区秉承“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社区品位”的宗旨,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为重点,深入开展“市民大讲堂”活动,让居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福利,实现文化权利,有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人文素养,增强了社区软实力。截至目前,社区共举办各类讲座16场,近万名群众聆听受益。  相似文献   

16.
李伶 《中国民政》2013,(5):52-52
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者精神更是文明市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提倡志愿服务,不仅优化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政府施政和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要求。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华社区创新基层管理体制,建立全国第一家社区“绿丝带志愿者联盟”,以社区为依托,围绕社区居民和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发挥社区党委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党委统筹、依托社区、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新格局,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社区化。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新都区委统战部以社区居民综合服务站为抓手.在服务社区管理中注重"抓三化"。一是服务队伍多元化。以社区党支部为依托,在社区居民综合服务站派驻统战员,参与社区管理,反映社区民意,协调解决社区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文体、公益、便民利民、志愿互助活动,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二是服务工作网格化。根据社区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民政》2011,(10):17-18
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是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平台。居民委员会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一直以来在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特殊角色,是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依托、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城市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以构建文明社区为主线,紧紧围绕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定位,创新载体,大力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畅通居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社区居民自治水平逐年提升,有力推动了文明社区建设。一、产生背景2006年初,沙市区胜利街道航空路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情”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常常被“放大”,常常被“激化”,主要是居民遇事没有一个很好的诉说和解决的渠道。于是,他们就在每月5日、15日、25日接待群众来访,用‘‘逢五说事'’的办法来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航空路社区的做法通过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沙市区‘‘居民说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区家政服务适应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便利了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和推动了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欢迎。面对如火如荼的社区家政服务,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它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本文结合常州市妇联推进巾帼社区创业工程的实践,就如何推进和发展社区家政服务做一初步探索与思考。社区家政服务拥有较大的需求市场,又有大量的人员供应,按理说应是皆大欢喜。但事实上,在热热闹闹的需求背后,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具体表现为:1、家政服务员技能素质较低。目前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大都是因技术单一、年龄偏大、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