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礼仪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 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具体反映 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是我们向世界展示友善 热情 好客风尚的大好机会。大家在热情迎接奥运的同时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当今社会的文明礼仪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生活礼仪、社会礼仪、涉外礼仪,还是赛场礼仪、职业礼仪,我们还都有不熟悉和做得不够的方面。在迎接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你、我、他都是东道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加强学习 认真提高 为重塑礼仪之邦的时代形象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五千年,百年奥运情。当北京奥组委从雅典奥运会上接过奥运旗帜的那一刻起,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起一份使命。如今,全国人民都翘首以待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现在,正是我们首都建设者用双手和智慧,努力为中华民族圆梦的时刻。世界给我们惊喜,我们创世界奇迹。奥运场馆是运动员的赛场,更是首都建设者的舞台。2005年6月,我荣幸地成为奥运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我们承建的国家会议中心工程,  相似文献   

3.
《前进》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这一系列论断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相似文献   

4.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4,(12):11-11
正"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指引。我们要紧密结合广西实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文化软实力之魂,构筑思想道德新高地,形成推动广西腾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力量源泉。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科技、国防和  相似文献   

5.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12,(24):36-38
奥运与国运2012年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落下帷幕。对于极具英国特色的开、闭幕式,人们有不同的观感和体验。奥运会可谓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赛场上,世界二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全力竞技,赛场下,承办国、参赛国也就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展开PK。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论断,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硬实力的同时,也需重视提高软实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逻辑指向、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有效手段."文化软实力"理论为我们实现怎样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论述就意味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二者衔接性的角度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正>只有每一个有奥运赛事赛场的城市的微笑接力,只有全体社会成员的微笑接力,才能汇成真正的"中国微笑"。不到3分钟时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奥运志愿者邓楚露出7次微笑。她正在接待的是3名西班牙运动员。因为运动员想去的地方不在所设的专线范围内,邓楚微笑着表示歉意,细心指引他们去坐出租车。  相似文献   

9.
价值论域下中国文化塑建的三个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磊  吕新发 《求索》2012,(10):211-213
当今国家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家软实力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价值视域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径进行梳理,从文化觉醒、文化内修、文化重塑三个维度对中国文化进行重塑,力图实现由文化自觉、反省到价值自觉、反思的突破与超越,从而达到由文化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升华,最终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发展之目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本文提出中国文化塑建的三个路径将给我们指明一个文化发展新的方向,这对于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0.
雅典奥运之中国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一次又一次见证着中国选手在奥林匹克领奖台上的辉煌。而就是在这在泰山之巅、青云之上,又有多少陌生的脸庞和不熟悉的名字,带给我们难以名状的惊喜。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多年耕耘,几许幸运,铸就了中国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突然迸发的星光灿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力量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从国家发展、党的建设,到旅游景点、工艺杂耍、地方小吃、明星表演,都在说自己的“软实力”。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经济力量增长和文化发展、文化多样化的情形,也要求我们加强和深化对文化力量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是文化长期塑造影响的结果。现代心理学认为,存在着人类生活中一种影响制约我们思想行动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自信和强大软实力的表现。文化自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软实力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性所在。在最高决策层对文化产业的寄望中,除了充分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标志着党已经把文化发展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重大的国策和战略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5,(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实现"中国梦",不仅要以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为依托,更需要文化力、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软实力"为基础。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要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7.
胡发贵 《群众》2014,(3):74-7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论断、新见解,其间一个鲜明的主线就是高度肯定和赞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这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不难发现它内涵丰富而且充满巨大的正能量。优势之一: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在世界文明史上,曾先后出现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像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玛雅等,但在历史  相似文献   

1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应该发挥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两者在主体、目标和内容上具有趋同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捍卫我国文化安全;提高公民素质,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人才基础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代表语录     
金志国:"奥运公民"体现了一种责任,拥有奥运会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我们认为做一个"奥运公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仅要"舍旧",还要"守旧","守"的是传承理念,这种精神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