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泽楷是中共的革命先驱者之一,他投身革命,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结下了深厚友谊;创办中共最早的地方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出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参与领导南昌起义;起草一封重要密信,引导毛泽东转兵井冈山;襄助陈明仁长沙起义,推动湖南和平解放等,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第一次提出“联合战线”,这是我党80余年统一战线史的肇始和发端。由“一大”时确定推翻资产阶级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二大”确定联合资产阶级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变,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二火”起到了奠基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80年前的 1 92 2年 7月 1 6— 2 3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决定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从工人运动 (“一大”)转向国民革命 (“三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力量基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并运用“联合战线” ,在党的统战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决议案》统一了全党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策略思想 ,为尔后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 ,实现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备,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一大”时,党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又有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揭示了民主革命的动力。党的“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到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进程,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早期党章发展史上,五大党章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意义,因为从一大到四大制定的党纲和党章为其超前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党章文本基础、党组织自身建设迅速发展为其提出多个开创性规定奠定了组织基础、国共合作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由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推进为其创造了历史基础;相对于三大对二大党章和四大对三大党章的局部修改,中共五大对四大党章的修改则是"大改"。正是这一"大改"使五大党章开启了党的组织章程规范化进程。五大党章确立了中共党章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共组织架构的基础,成为民主集中制和党内监督的源头,有多个开创性规定一直被延续至今。它在中共党章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宁都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极其复杂。自第三次反“围剿”结束至宁都会议召开前这一年的时间里,中共苏区中央局除毛泽东以外的其他成员,为贯彻执行中共临时中央的“左”倾“进攻路线”,始终在与毛泽东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宁都会议的召开,是这一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党外名流一唱一和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情谊深厚。毛泽东学识渊博,对历史古籍尤为喜好。许多党外人士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对古典文化亦是功力深厚。共同的兴趣,成为毛泽东与党外大知识分子相互交往的纽带。谈古论今,赋诗诵词,构成了毛泽东与党外人士交往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工人运动屡屡受挫,毛泽东等创建的赣南、闽西根据地及其他根据地蓬勃发展,促使共产国际改变指导中国革命的战略方针,开始以加强红军和根据地建设为中心。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中表现的卓越才能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肯定,被认为是“有声望的领袖”。在毛泽东坚持正确主张而被“左”倾教条主义者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时,共产国际进行了干预,要他们以同志式的态度对待毛泽东,同他密切合作。因此,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由四中全会时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尽管这时毛泽东没有实际权力,但他在中央苏区的地位和威望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然而在11月6日民主同盟被迫解散后,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在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后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都应离开政治舞台。1948年元旦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变化,承认民主同盟、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建国会是民主党派。3月15日毛泽东给斯大林写信.提出了成立中国中央政府和吸收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政府的设想。4月20日斯大林复电毛泽东,认为反对国民党集团的中国各在野政党将长期存在,中共将不得不同它们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共提出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后来又以“五一口号”划线,对什么是民主党派作了明确规定。建国前夕,中共原计划只保留民革、民盟、民建三个民主党派。直到1950年3月中共召开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不仅保留了民革、民盟、民建.还保留了民进、中国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由此形成在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解放前后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实际上是对国内外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作出的判断和对策,对于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大命题。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排除党内外的各种困难坚持了这一正确道路,最终率领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道路坚持以及道路自信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当下的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31年1月成立的中共苏区中央局,曾是中共领导全国农村革命根据地最高组织机构,在中国苏维埃运动史上有其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成立后的两年多时间内,领导中央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主持召开“一苏大”和担负筹备“建国”的重任,成功指导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宁都起义,对中央苏区肃AB团错误进行了抵制与纠正,为遏制这一错误的党内肃反运动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在我们党内率先提出组建革命武装,实行暴力革命,以武力打倒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主张。李大钊为争取国民二军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与王若飞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3.
以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为基础,共产国际提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的民族革命同时也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并制定了以“分配土地”来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的“土地革命”的战略设想。共产国际以国民党改组为契机,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试图修改国民党党纲,造就一个“革命的雅各宾”国民党来实行土地革命,同时要求中共和苏俄的驻华代表推动孙中山和国民党实行“土地革命”战略。对此,孙中山国民党不赞成激进的“分配农民土地”的办法;中共对于用“没收土地”的激烈方法来组织农民参加革命准备不足;共产国际的“土地革命”战略设想也不尽符合中国实际。共产国际试图影响孙中山接受“土地革命”战略的努力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4.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永丰县南端的龙冈歼敌近1万人,活捉了前线总司令张辉瓒,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围剿”也宣告失败。随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国民党湖南军界的程潜、唐生智、何键、范石生及张辉瓒的家人纷纷给中共传递信息,要求不要杀掉张辉瓒,蒋介石也许诺了许多条件,要求中共放回张辉瓒,毛泽东、朱德也答应不杀张辉瓒,让张到红军学校当教官。为此,中其中央领导人周恩来从上海派人赴江西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但1931年1月28日在江西吉安东固区苏维埃政府召开3000多人的公审大会上,张辉瓒被愤怒的群众处决了,这次国共谈判也因此最终流产。随后,国民党时共产党展开疯狂的报复。张辉瓒对东固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东固人民的无比愤慨,这是导致他被东固人民所杀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当时中共统战路线的必然,王明与张辉瓒被杀没有任何联系。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提出的与国民党和谈的条件与毛泽东、朱德就处理张辉瓒的问题上,周恩来的想法更切实可行些。  相似文献   

15.
马林与中国同志围绕组织问题出现以下分歧:一是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二是跨党问题,三是组织生活问题。中共二大在组织思想上出现较大调整,其核心精神是“以我为主”来引导中国革命,明显区别于马林之“以我为辅”来推动革命。中共二大决议与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有诸多原则性差异,这表明中共即使在作为共产国际支部初期。也力求维护自己精神的独立性,没有放弃对革命形势以及共产国际指示的独立判断立场;在中央高层的意识中仍然是一个中国党。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七·一三”宣言发表于·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紧急关头。“七·一三”宣言发表后,毛泽东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回湖南准备和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许多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在党内最早提出放弃国民党旗帜,认识到军事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探索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1927年,党的五大和"八七"会议先后在武汉召开。这两次会议召开时间相隔不长,虽然内容不同意义也不一样,但有很多相通和关联的地方:五大是基本正确认识土地革命的思想转变点,"八七"会议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发起的实践转变点,它标志党的重大战略实现转变;"八七"会议又是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政策转变点,中共从此开创苏维埃政权。五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土地革命政纲,首倡土地革命的口号;"八七"会议首次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确定为总方针,并与建立红色政权相结合,贯穿整个土地革命全过程。两次会议的"议决案"等,都是记录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文献。有了五大的铺垫,成就了"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代表团来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一面与国民党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一面积极开展广泛的统战工作,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以发展进步势力,团结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在重庆谈判的42天中,毛泽东多次会见各界人士,在山城留下许多统战佳话。一、推心置腹:毛泽东与各民主党派毛泽东对民主党派工作一贯高度重视,他曾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早在抗战爆发前,他就与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共同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把民主党派当作民主革命的同路人,主动团结。抗战开始…  相似文献   

19.
留守中央是中共在国外召开六大,为了继续领导国内革命而成立的临时性中央领导机构。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教条式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突破"左"倾关门主义束缚,建立白区工人统一战线;不惟城市中心论,支持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厘清党内对军事力量的错误认识,提出军事斗争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它为中共土地革命局面地开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对外战略进行了客观分析与研究,指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3月莫斯科会议召开,执行对苏“一边倒”对外战略;从莫斯科会议召开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推行“世界革命”(即“四面出击”)战略;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执行“一条线、一大片”对外战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执行全方位开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本文认为,中国对外战略贯彻始终的是,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全面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