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勇 《党的建设》2008,(3):49-49
"10年前我还是个穷光蛋呢!全靠修梯田、种洋芋我的生活才好了起来。现在我一年的收入是10年前的十几倍呢!"在临洮县漫洼乡老地沟村冯忠的家里,皮肤黝黑的老冯向笔者道出了他的"发家致富经"。  相似文献   

2.
“以前靠种玉米过活,一年到头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现在我种起了蔬菜,还当上了蔬菜经纪人,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日子好过多了!”广元市朝天区平溪乡大竹村村民龚德园谈起如今的景况笑逐颜开。“在我们大竹村,像龚德园一样富起来的村民比比皆是,这是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结果。”村支书郑长荣说。  相似文献   

3.
新寨村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一个摸索过程。上世纪90年代,村党支部意识到,再强调抓单一的粮食生产是不可能摘掉穷帽子的,必须要走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桃子种植、发展水果业的路子。2005年,我提议成立果蔬协会,做大做强果蔬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经村"两委"班子讨论通过并实施。此后,我带领班子成员积极找苗木、搞培训、跑销路,现已发展会员60余人,每年创收100余万元,年集体经济积累10余万元。  相似文献   

4.
正"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领导的关心,我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都市青白江区原大弯粮站联合党支部书记、站长黄强面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悔恨不已,失声痛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011年底,大弯粮站账上有240余万元,其中包括30多万元的自有资金和2010年征地拆迁款200余万元。2012年初,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购销任务,黄强找到个体户文某,与其签订了《小麦、稻谷购销合同》。虽未发  相似文献   

5.
正在岑巩县苗落村大坡坳山丘上,垄垄翠绿欲滴的茶树起起伏伏覆盖了山坡,一座座休憩赏景的亭台点缀其中,俨然有公园之美。茶园里,传来了采茶人清脆的笑声。"每天采摘茶青,我收入在60元至80元之间。"金竹坡组代兰英老人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她说,"我虽然比不上年轻的、手脚利落的,但够满足的了。"据苗落村党支部书记景进昌介绍,大坡坳茶园面积在400亩左右,按照"党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经营,总投入350余万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50万元,企业投入200余万元。去年全村261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87元,依靠茶园,村民还可获得土地租金、采茶务工等收入,2019年支付工人务工费109万元。据悉,苗落村已有大坡坳茶园、金竹坡茶园两处面积总计达800亩的茶园达产,年产值达到8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200余户700余人就业增收。该村现有茶企4家,另有未投产茶园1200亩。今年,有新植油茶400亩。  相似文献   

6.
一工作第一年,认识了两位大哥,我才知道一个人月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居然可以被扣1500元以上,这比我的月薪还要高。后来去了北京,找到第一份工作,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有超过3000元月薪的工作,原来我每月也能拿到6000元!后来的日子,我不停地被这些事情触发"脑震荡"。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哇!哇!哇!"我小心翼翼地和朋友分享。  相似文献   

7.
正颇洞村的"党社联建"、党建"三带"发展模式,得到省州县认可和推广,并写入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考核机制中。到2017年底,该村入股资金达1700多万元,覆盖全村31个村民小组1259户5053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60元,集体资产达6000多万元,真正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双超"村。2017年,该村组建了全州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覆盖10个中心村,24000余人,推动了区域共建、强弱共联、产业共  相似文献   

8.
我在编写"贵州省民族节日概 况一览表"、筹建"飞云崖节日文化 博物馆"时,深深感到,贵州节日文 化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收入"一览表"的民族节日有 1046次(处),其中苗族651次(处),布 依族171次(处),侗族84次(处),彝 族23次(处),水族43次(处),回族1 5 次(处),仡佬族11次(处),瑶族2次 (处),其他各族48次(处)。不同名称 的节日有130多个。从过节周期看,  相似文献   

9.
1月10日上午,博乐市达勒特镇某种子经销部的熊老板夫妇冒着大雪,带着锦旗来到了兵团农五师公安处刑警支队,锦旗上写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匡扶正义、为民除害"字样。熊老板夫妇激动万分地说:"多亏了你们警察兄弟,你们真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分兵团、地方,为我们追回了20多万元!谢谢!谢谢!"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他们的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当地就有一些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郑九万所做的一切都体现在了村民的回报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杆秤称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分量。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  相似文献   

11.
正"楼3层,客房10间,旅游旺季住店收入6万多元,加上配套超市,一年收入10多万元!"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村民张雨学告诉记者,家中近几年的大变化,数字最能说明一切,"除了家庭收入的改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建起大酒店,村民自家客栈安上大空调,家家户户都有WIFI。"张雨学口中的空调、WIFI等名词  相似文献   

12.
<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科技推动农业创业创新,帮助农民致富增收退伍回乡的宣汉县明月乡重石村农民任利军发了,家里养的几十头蜀宣花牛成了摇钱树,一年净收入有十几万元。不显山不露水的任利军咋个一下子就"抖"起来了呢?小伙子老老实实回答:"全靠改良站站长石长庚这些技术专家指点,否则我哪有这样好的效益哦!"  相似文献   

13.
雅安天全县小河乡顺河村在进行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深刻理解"学教"活动的内涵,以致富凝聚民心,狠抓结构调整和助民增收.他们抓住新机遇,依托生态旅游开发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如种植业方面,退耕还林种竹子、经济林等,预计三年后仅栽种楠竹一项收入可达300多万元;养殖业方面,大力发展养羊、生态猪和兔,人均可增收3000元.由村委牵头,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对农民的农副产品进行有组织、有渠道的销售,农民得到实惠,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俺去年养殖肉牛收入10多万元,今年的收入会更高!"近日,农十师一八二团八连肉牛养殖大户吴青云乐滋滋地对笔者说。如今,像吴青云一样该团涌现出一批致富女能手,女职工已经成为推动团场经济发展"响当当"的生力军,顶起了致富的"半边天"。近年来,该团积极发挥女职工"半边天"的作用,鼓励女职工投身团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引导她们鼓足干劲奔小康,该团以农业科、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长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因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7)
正"去年的140亩甜叶菊收入30多万元,今年我又增种40亩。种甜叶菊累是累点,可回报高,比起种玉米实在强太多了。"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村民郭小平说。经过多年发展,甜叶菊已成为好力保镇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好力保镇像郭小平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这只是镇党委以持续抓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上半年,刘为创办的合作社通过发展生产,为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历年脱贫户共增加现金收入近4万元,通过社会扶贫等多种形式为5户贫困户筹集资金10余万元。9月10日,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公布贵州省扶贫攻坚奖表彰名单,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为荣获省扶贫攻坚"奉献奖"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三穗县长吉乡陆家坝子里,烧巴村农妇吴文香身披雨衣,在田里埋头管护她承包的菜地。她边锄地边对笔者说:"我原在广东和北京给人打工种菜,几年前回乡务农,在家门前承包合作社10亩地种菜,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丈夫也在合作社当菜地主管,一个月工资4000元。我俩收入比在外地还高。更让我开心的是,既能在家管好子女,又能随时回娘家看望爹妈,还是在家发展好啊!"县委书记袁尚勇对吴文香等返乡  相似文献   

18.
"一季度绩效工资只有120元,全靠总行补贴180元才拿够了人均300元的最低标准.说真的,我当时脸红呀,觉得这样低的收入实在对不住职工!"想起2005年春天走马上任头一回领绩效工资的情形,成都银行琴台支行行长、党支部书记蒋刚就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19.
我的老家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张公乡.1932年12月的一天,当时10岁的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在山上放牛,忽然从远方传来了噼噼啪啪的枪声,不一会,我们就看见三五成群的国民党兵争先恐后地从山的那边跑了过来,边跑还边喊:"快跑啊!红军来啦!"接着,我们又看到一队队戴着红五星八角帽的红军满脸是汗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这是我家乡的人第一次见到红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开江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主要途径,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形成了"四联四破"工作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196个村均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其中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2万~10万元的有65个,10万元以上的有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