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冬云  于建章 《奋斗》2014,(9):59-5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然而69年前的那一刻,在边陲虎林的虎头要塞却仍然上演着一场激烈残酷的鏖战。 虎头,是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一个边陲小镇,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伊曼市隔江相望。"九一八"事变后,1933年初日军侵占虎林。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妄想进一步扩大其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进而进攻苏联远东,便在这里驻扎重兵,秘密修建虎头地下军事要塞。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1,(10):33-34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西北,乌苏里江畔虎东山脚下,距虎头镇2公里。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原中苏边境上修筑的一个军事基地,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留下的极其重要的罪证之一。  相似文献   

3.
汤胜利 《世纪桥》2005,(4):76-80
1945年8月15日,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投降.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国人民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由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掷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和苏联在中国东北出兵百万,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之后发生的.于是.就有人强调.在日本投降的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的原子弹与苏联的出兵,而不是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这种看法是很不公正的。谁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的飞跃乃是一定量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从1868年明治维新起就决心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4.
杨昌 《世纪桥》2005,(9):64-67
1945年8月9日零点10分,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经过近一周的激战,8月14日,苏军各集团军迅速向东北腹地推进。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苏联红军为何突然出兵东北?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本投降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5.
<正>到过中俄边境地区虎林市虎头镇的人,大都游览过虎头军事要塞。走进那潮湿阴暗、斑驳陆离的水泥隧洞,面对这一功能齐全、异常坚固的战争机器,人们往往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土地上的种种罪行。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7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水陆空立体战,并以1000多名苏联官兵和2000多名日本关东军守备队官兵的生命为代价,终止了第二  相似文献   

6.
陈雷 《党史纵横》2013,(2):31-32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掌握东北成为国共两党谁主沉浮的关键,双方都深知:得东北者得天下!9月15日,党中央发出了关于组建东北中央局的通知。翌日清晨,11名主要领导随苏军代表一道,乘飞机由延安出发,直飞沈阳。10月11日,毛泽东结束重庆谈判返回延安,即刻决定增派高岗等人去东北,进一步加强东北局的领导力量。率先在全国开展武装剿匪斗争  相似文献   

7.
杨燕杰 《求实》2000,(1):45
抗日战争始于何时?通常的说法是“八年抗战”。不错,我们说,从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算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的。可见,“8年抗战”是站在关内角度来说的。如果包括关内关外的全中国角度来看,情况就不一样了。还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围攻东北军的沈阳北大营,受到东北军将士英勇反击的时候,中国人民的抗战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后来东北军将士服从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命令,含恨撤进山海关里,但是属于东北军的马占山旅官兵却继续在黑龙江的泰…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枪炮声中,东方法西斯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向中国投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终于以巨大的牺牲,赢得了抗击日本侵略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15日,伴随着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广播声,在中国土地上飞扬跋扈了整整14个年头的太阳旗颓然附地,中国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从表面上看,日本被迫乞降,似乎是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等盟军联合打击的结果,其实,真正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  相似文献   

10.
吕坪 《广东党史》2005,(1):30-36
(三)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苦战了8年的抗击侵略军的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1946年至1947年,"虹虹"的团员原在香港被日军攻陷后,在当地从事地下工作或打游击的、转入内地从事地下工作或参加武装斗争的,有许多人先后回到了  相似文献   

11.
1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苏联红军三路大军向我国东北地区进军。 苏联红军后贝尔方面军第十七集团军,兵分两路挺进热河:西路军从多伦、围场一线直攻承德;东路军从林西、赤峰直捣锦州、山海关,构成钳形攻势。东路苏军于8月16日进驻赤峰;西路军8月18日进驻丰宁,8月19日进驻承德。 从8月18日至8月24日,东路苏军相继从赤峰出兵解放了凌源、叶柏寿、朝阳、北票,并分别在凌源、朝阳设立了苏联红军司令部。部分节节溃退的日本关东军向锦州方向集结。8月下旬,苏军100余人尾追日本关东军从凌源出发,路经白塔子向建昌推进。苏军  相似文献   

12.
吕坪 《广东党史》2005,(1):30-36
1945焦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苦战了8年的抗击侵略军的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1946年至1947年,“虹虹”的团员原在香港被日军攻陷后,在当地从事地下工作或打游击的、转入内地从事地下工作或参加武装斗争的,有许多人先后回到了百业萧条的香港。  相似文献   

13.
《党史纵览》2014,(4):55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并没有履行法律上的投降程序,同时,日本虽然宣布了无条件投降,但是还有局部的战争在发生。中国、美国、苏联等同盟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正九一八事变没几个月,日本关东军就占领了虎林这一带。为了防备苏联,从1933年起,日本关东军开始在虎头构筑军事要塞。已经没了消停日子的当地百姓,表面上对日本人点头哈腰——没办法,亡国奴就是受气包,但心里对日本人那个恨就别提了,很多人暗中帮着抗联做事。那时候,我20岁出头。作为一个平头百姓,虽不敢跟日本人当面"叫板",但血还是热的,只要抗联需要,我就没二话。夜送急信我家住在太平村小南山,山林中稀稀拉拉地散布着二十多户人家。小南山有一个伪军的关卡,卡长叫吕海臣。表面上他穿着一身"狗皮",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天,日军进攻香港,仅仅过了18天后,香港陷落,港督杨慕琦举出白旗投降。从此,香港落入日本手中长达4年之久。抗战胜利后,香港理应回到中国的怀抱来,那么,蒋介石为什么放弃收复香港的主权呢?中国收回香港是理所应当的。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日本政府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的第三天,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在杜鲁门总统的授权下,发布了第一号受降令:凡在中华民国、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之日军,均应向蒋委员长投降。香港位于北纬16度以北地区,而且在战争期间隶属于中国战区的广州作战区,是中国第二…  相似文献   

16.
视野     
<正>中俄首次联合搜寻二战苏军遗骸黑龙江穆棱市柳毛村进驻了一支搜寻队,这是中俄首次联合搜寻苏军遗骸。5月12日,在启动仪式现场,俄罗斯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陶米恒告诉记者:"这具有里程碑意义,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柳毛村火烧山是当年日军顽抗东线苏军时设置的第二道防线所在地,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第5集团军190步兵师和日本关东军124师团曾在此交战。(据《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7.
虎头要塞,是日军为推行“北边振兴”计划,以苏联为“假想敌人”,于1930年至1939年在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县虎头镇所修建的军事要塞,无论是规模还是兵力配备,都是前所未有的,被日军称其为东方的“马其带防线”。但是,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英勇的苏联红军以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从8月9日持续到8月26日,历时18天,终于摧毁了日军的这个“地下要塞”,全歼了日军第十五国境守备队,攻占虎头,获得了全胜。虎头要塞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南起边莲子山,北至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迄今已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前,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凌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奋战,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迫使日本天皇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鲜为人知的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终于揭晓。正如干德拉多维奇在其《最后的一次战斗》一文中记述的那样:“这一切都是在1945年8月30日发生的事情。这天以前,磨盘山也被我军光荣地攻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次战斗就是这样结束的。”①至此,日本关东军长期修筑的东宁要塞全部土崩瓦解。据东宁要塞考查组考查证实:在东宁县境内到处都能见到要塞残址。其范围南起大肚川镇干河子沟,北至绥阳镇阎王殿,东起三岔口镇麻达山,西至老黑山镇和光村,正面宽110公里,纵深50多公里。修筑如此庞大的军事要塞,曾动…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去,有的人虽死却永远活着。民族英雄常隆基离开我们虽已半个世纪,但他的英名却永远铭刻在三江人民心中。1943年5月2日下午,侵华日本关东军新京(长春)最高统帅部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收到驻富锦伪满洲国靖安军司令部的急电:“最高统帅部,楠木世隆中将视察五顶山要塞途中不幸遇刺,已于上午10时40分以身殉国。凶犯常隆基在逃,已着令全力追捕中……”楠木世隆是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军官顾问,少将军衔。他奉东京大本营之密令,赴富锦视察五顶山军事要塞,途中,突遭一名伪军士兵枪击毙命.这就是当时震惊世界、给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