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我国,监察对象系对行政监察对象的简称,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应当或者可以对之实施监察活动的组织或个人。根据新修订的《行政监察法》,目前我国监察对象主要包括四类,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委任的其他人员,  相似文献   

2.
姬亚平 《党政论坛》2010,(17):22-24
我国的廉政勤政建设任重而道远,监察机关在其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行政权的监督有多种形式,其中,行政监察是对行政权不良行使进行内部控制的一种监督制度。《行政监察法》第二条的规定:“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依照本法对国家行政机关、闫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因此,  相似文献   

3.
吕欣然  李永奎 《求知》2006,(10):21-22
效能监察.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行政管理中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效力、效果、效益问题的监督检查,以及对行政管理工作中违法失职行为的查处。高校效能监察是指以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为根本目的,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校内各单位、部门的整体配置效益及其行政行为的效率与质量所进行的整体性监察。今年以来,加强效能监察.改善行政管理,成为全国高校管理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各高校纷纷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相关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以改善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7)
行政监察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负责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设置专门的机关掌握监察职能,是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监督手段。自行政监察产生以来,其在提高政府的执政效能、保证政府官员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以及促进政府整体工作的开展和保障政府的廉洁性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莹 《理论视野》2010,(10):42-45
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也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行政监察组织作为行政监察的监督主体,体现出行政监察应有的性质和作用。文章依据行政监察组织的双重特性,联系我国行政监察组织体系的设置现状,从行政监察组织的有效性问题和行政监察组织体系的运作问题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行政监察组织的功能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于丽敏 《求知》2002,(6):20-21
行政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监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克服国家行政机关中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作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侵害。  相似文献   

7.
行政监察制度主要是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决定的情况以及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查处的制度。我国行政监察制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国外的行政监察制度比较发达,因此,借鉴外国先进的行政监察制度尤为迫切。对外国行政监察模式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借鉴外国行政监察模式提出建议,希冀对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的廉政勤政建设任重而道远,监察机关在其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行政权的监督有多种形式,其中,行政监察是对行政权不良行使进行内部控制的一种监督制度。《行政监察法》第二条的规定:"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依照本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  相似文献   

9.
行政监察工作在保证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监察必须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大决策来开展相关工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当前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法制性,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的同步规范;二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协调性,促进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密切合作;三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公开性,促进行政监察与社会监督紧密结合;四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有效性,促进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从行政监察体制改革审视我国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监察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行政监察体制的缺陷和不足也日渐凸显。根据国外行政监察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是完善我国行政监察体制、加强行政权力监督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杜静 《学理论》2011,(23):67-69
"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制度的一个特色,与此相适应,在行政监察制度上中国也有不同形式的监察制度同时共存。以中国内地和香港腐败控制情况为切入点,了解二者的行政监察机构设置,分析比较二者行政监察制度在组织领导、监察方式、信息透明度、公众参与度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为内地提高行政监察水平提供"泛经验"的借鉴参考和制度创新的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12.
行政监察作为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自律性监督,是制约行政权力的重要机制之一,既与宪政和外部行政法的前提和框架作用密不可分,也是对人性恶假设的必然结果。行政国家的权能扩张已经使立法机关的事前控制和司法审查的事后控制力不从心,除了加快宪政和外部行政法建设之外,完善内部行政法,通过行政监察弥补外部行政法的功能性不足,以此推进中国行政法治发展,是一条必要的、有益的、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就行政监督的方式而言,议会行政监察专员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对瑞典和英国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创设,议会行政监察专员的任免任期、资质条件、职责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一制度安排的基本特点,从而构想在我国创制人大行政监督专员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侯新华 《学理论》2013,(8):15-16
公务员代表国家机关依法组织和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因此对公务员的有效监督是对行政权力有效监督的最好途径。对我国公务员监督提出对策如下:从宣传教育入手,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拒腐防腐能力;保证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独立;提高政府行政机关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建立新闻媒体与监察机构跟踪、联动机制;建立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监察建议行为,既是《行政监察法》授予该机关的一项法定职权,又是实务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本文依据相关法律和调研资料,从提高完善监察建议制度的认识、明确监察建议所涉各方的法律关系、落实监察建议适用的范围情形、规范监察建议的运行程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其制度运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出于政令贯通的考虑,中央政府重建了行政监察机构。自重建之日起,行政监察机构便面临诸多先天不足或组织缺陷,使得其互动多以被动、单向的形式展开,由此导致诸如"失监"、"漏监"以及"虚监"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公共部门中的多委托代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即,多委托人关系层面、多任务代理关系层面和多代理人关系层面。行政监察组织困境的表象为:多委托人视角下的行政监察困境:有限的自主性;多代理任务视角下的行政监察困境:监察职能迷失;多代理人视角下的行政监察困境:监察网络"碎片化"。消解行政监察困境的路径是:依托于人民代表大会重塑行政监察体制;拆分与整合行政监察职能;引入网络治理模式,转换角色。  相似文献   

17.
朱燕 《民主》2010,(7):22-25
行政监察法自1997年实施以来,对于加强监察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3,(9)
在坚持和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体制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全面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中,注重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 善于利用行政监察与政府各项业务联系密切、与经济工作贴得较紧,便于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施政行为进行了解和监督的有利条件,主动深入到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加强事前、事中监督。 围绕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和重大改革决策的实施,研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开展执法监察。  相似文献   

19.
行政监察专员(ombuds-man)最初是一个瑞典词汇,原意较为宽泛,是指公众或某个团体的代表或代理人。当瑞典议会行政监察专员产生广泛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传播时,“ombudsman”便成为一个专门词汇,特指由立法机关选举或由最高行政机关任命,独立调查和处理公众对政府部门或公共官员违法与不良行政行为的申诉案件的官员。国际监察专员协会(International Ombudsman Institute)认为,行政监察专员(Ombudsman)是由宪法规定的独立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并且不受任何党派政治影响的公共官员。监察专员负责处理公众对政府部门违法行政和不当行政的申…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党的纪律检查委员 会主管党纪工作,行政监察 机关主管政纪工作。但是,在一党执政的情况下,各级行政机关的主要干部中,共产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决定了党的纪检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监督对象上有较大的重合性,在工作内容上也有许多交叉和共同点。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