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义明 《政策》2003,(6):30-30
地处江汉平原北部的云梦县,是全省版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近几年来,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把蔬菜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规模、抓品种、抓质量,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鲜菜58万吨,产业产值4亿元。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3亿元。2002年,一举夺得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先进县的桂冠。  相似文献   

2.
《前进》2008,(9):F0004-F0004
寿阳县地处山西省东部,是晋中市的“东大门”,县域面积2110平方公里,辖7镇7乡、20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耕地面积97.6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早垣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270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寿阳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三代帝师祁隽藻故里和“中国寿星文化之乡”、“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县内交通便利,素有“金三角”之称。  相似文献   

3.
横县:小小茉莉花 撑起大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7,(19):48-48
“中国茉莉之乡”横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和花茶加工基地,茉莉花产量和花茶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60%。仅横县西南茶城,每年的茉莉花和成品茶交易量就达7.5万吨,交易额10多亿。茉莉花产业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撑起了一方经济。  相似文献   

4.
新洲区双柳街在省、市、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抢抓省市建设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全市最大、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十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园,按照山水园林整体开发,种养加工市场全面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蔬菜产业园基地设施化、规模区域化、生产科技化、加工工业化、销售配送化和流通市场化。2004年,全街蔬菜总产量达到40万吨,年均增长17%,总产值4亿元,年均增长21.5%,农民亩平收入达到8000元。  相似文献   

5.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6.
立才农场     
《今日海南》2005,(2):51-52
1999年,国营立才农场新班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锐意改革,当年产胶4008吨,结束了连续十年产胶3000吨徘徊不前的局面,使企业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0年,该场在海南垦区又率先提出“四地一镇”的小康目标:建设一个琼南最大的万亩特早熟荔枝生产基地、5000亩龙眼生产基地、5000亩芒果生产基地、3000亩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把场部建设成为具有南国胶园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至2003年,该场建设住房7.9万平方米,其中商用房1.6万平方米、职工住宅和危房改造2.5万平方米,此外建成教学楼6800平方米。2001年,该场在全国农业企业中率先研制企业电…  相似文献   

7.
《政策》2007,(9):F0003-F0003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化”),产品涵盖化肥、化工、热电3大领域10余个品种,具备年产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3亿度电、3万吨季戊四醇的主导产品生产能力。宜化是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经营企业和全国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之一,居全国氮肥行业前列。宜化牌尿素为国家免检产品,季戊四醇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33%。宜化是全国最大的磷酸一铵生产企业和全国五大磷复肥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人大建设》2013,(8):F0003-F0003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辖1乡6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8万,耕地面积107.6万亩,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是传统农业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小麦基地县、优质种子基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县等荣誉,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县。近年,浚县依托农业资源优势,以建设国家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着力巩固基础、打造亮点、扩大优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高产创建全国领先,10万亩玉米、12万亩小麦高产创建平均亩产分别达766.6公  相似文献   

9.
贺祥麟 《江西政报》2006,(22):42-43
遂川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国土面积3144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辖23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全县现有林地面积36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8.2%,森林覆盖率达77.8%,活立木蓄积量1003万立方米、立竹4655万根,是江西省第二大林业县,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材生产基地。世界上最早的原木材积表“龙泉码”就诞生于遂川,2001年被专家发现的遂川候鸟迁徙通道是全国三大鸟道之一,现已成为江西林业的一个新品牌。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起步元田罐头厂投资155万元,于1982年建成投产,年生产规模500吨。当年生产菠萝的头和果汁饮料392吨。10多年来,经过几次技改和扩建,规模已达1万吨。在80年代,元阳罐头厂的产品质量一直为消费者所称道,产品十分走俏.有多少销售多少,而且供不应求,到工厂购置产品的人和汽车络绎不绝。罐头厂的发展和兴旺,元阳县委、县政府和许多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为了生产出口菠萝罐头,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干部做工作发动群众种菠萝,并在黄草岭乡建了1万亩菠萝基地。全县菠萝种植面积由过去的700多亩、产量800…  相似文献   

11.
韦统朝 《当代广西》2012,(15):62-63
核桃是世界最重要的四大干果(核桃、扁桃、腰果、榛子)之首,全身都是宝。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地区)都有种植核桃的历史和习惯,我国是传统的核桃种植和出口创汇国家。目前,全国核桃年产量90万吨左右,主产区分布在西北、华北和西南i个区域。从2010年开始.我国把核桃列为国家优先扶持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木本油料树种。《广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l~2020年)》也明确提出将河池建设成为百万亩核桃基地。河池市委、市政府将核桃列为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行动中的重点产业.计划从2012年到2015年在全市范嗣内发展200万亩核桃基地。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河池山区经济的创新之举,是一条开发扶贫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2月,“超大”公司与周宁县再次签约,迄今已完成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李墩、上洋2个基地,总面积2800亩.“超大”公司周宁基地现有员工354人,租用耕地2000亩,山地800亩,搭建竹架(钢架)大棚进行蔬菜种植1000多亩,种植果树400多亩,日均出菜(果)达6吨,远销港澳和国外市场,已成为当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1,(22):2-F0002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秋冬种工作,明确提出把秋冬种当做一造生产来抓。9月份以来,自治区农业厅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力推进秋冬种生产,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把秋冬种生产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结合推进“千万亩秋冬种实施行动计划”,2011年,全区努力实现秋冬种面积2200万亩,力争达到2250万亩,同比新增200万亩以上,平均效益亩净产值500元,累计增收10亿元以上。重点开发秋冬菜、食用菌、马铃薯,其中秋冬菜达到1400万亩以上,巩固发展全国最大秋冬莱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来宾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提出了“抓好一根蔗,搞活来宾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当时,全县每榨季甘蔗种植面积仅10万亩,原料蔗产量不足50万吨。原来宾县改为兴宾区后,历届领导班子依然“咬定甘蔗不放松”,现任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更是提出了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兴宾区到2010年原料蔗生产达到1000万吨的奋斗目标。在良好的发展理念下,兴宾区建区近6年来,甘蔗生产飞速发展,种植面积已超过150万亩,2007/2008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超过830万吨,比建区时翻了近一番,全国最大的县级糖料蔗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以脐橙为主的水果生产作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思路,长抓不懈。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9.8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9.5万亩,水果总产量从1996年的年产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0万吨,水果产值达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产果400公斤,人均水果收入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元谋县是有名的干热河谷地区,处于海拔1350米以下的热区面积达797.07平方公里。年均日照2670.4小时,年均气温21.9度。四季不分明,全年基本无霜,年均降雨量616毫米,年均蒸发量3627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4倍,被誉为“天然温室”。适宜冬春反季商品蔬菜和芒果、龙眼、咖啡、石榴等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使元谋成为全国“南菜北运”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县每年的蔬菜品种有20多个,面积达7万多亩,产量达13万吨,产值连续5年超亿元,产品销往全国24个省,147个大中城市,部分转销俄罗斯…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7,(5):81-81
海南红色女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公司的经营行业是种植业,公司经济类型是股份制合作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公司职工人数150人。总占地5000余亩,种植项目达10多个品种,夏威夷“红色女士”木瓜3000亩,皇帝蕉500亩,海南绿橙1000亩,以及培育新品种的基地500余亩。该基地所产的夏威夷木瓜,绿橙是经国家农业部食品监督检测中心检验为符合NY5014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该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18.
富川瑶族自治县抓好春烤烟、水果、无公害蔬菜、优质粮、速生丰产林和奶水牛、瘦肉型猪养殖等“六大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据统计,今年1至3月,全县新种水果面积1066公顷,种植春烤烟3.6万亩,种植无公害蔬菜0.65万亩,瘦肉型猪出栏9.73万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2.1%。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7,(6):F0002-F0002,I0001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1月,全垦区拥有土地面积128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海南垦区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并建立起了以温泉资源开发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体系,成为农、工、商、运、建、旅综合经营的大型社会主义农业企业集团,为海南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眼下正是蔬菜交易旺季.“千百万”即“百辆腰包”成了太仆寺旗最靓丽的风景线。太仆寺旗是依托“股田制”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建起了占地327亩面向京北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年均销售西芹1亿吨左右.销售额达1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