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正式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有近三年时间,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启动案件数量少、排除非法证据难、范围界定易混淆三大状况。究其原因,既有非法证据逐渐减少的内在必然性,又有非法证据排除难的外在复杂性。为此,可以通过准确界定非法证据的范围,健全非法证据的排除模式和完善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践方式等方法,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增罪名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也存在有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非法携带枪支、弹药行为的非法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研究,通过对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中非法持有的分析探讨,揭示出非法携带行为与非法持有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对现行刑法典第130条所规定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与第128条所规定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之间的公正性、均衡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刑讯逼供等非法获取口供行为多发生在封闭性、秘密性较强的侦查程序中,因而往往难以查明和证实。此种情形下,如对非法口供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不加明确,必然导致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形同虚设。因而,解决非法口供排除中的证明问题,已是落实非法口供排除规则、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规定分析非法干扰行为,准确界定"非法干扰行为"的内涵和外延,是完善非法干扰行为立法的前提和基础。对非法干扰行为的内涵缺乏统一的认识、非法干扰行为多元立法以及国际法向国内法转化存在的问题等成为制约我国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立法完善的主要因素。完善我国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的立法,首先要明确非法干扰行为的法律内涵,其次要加强非法干扰行为系统化立法以及立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34)
<正> 据8月18日媒体报道,国家安监总局通报称,黑龙江伊春烟花爆炸事故初步认定为企业非法生产。又是非法生产!为什么非法生产总是层出不穷?还有多少企业仍在非法生产?还会有多少矿难、爆炸等悲剧在酝酿?而谁该对这一切负责呢?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5)
近年来我国非法集资案件频发,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完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从非法集资犯罪的现有立法规定入手分析立法缺陷,详细阐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这三个主要罪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完善的两点建议:区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完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制度的立法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科学可行的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制度是一国刑事诉讼法和证据制度实现日臻完善的重要措施。我国《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证明标准、证明方式等规制,标志着我国刑事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制度初步建立,也必将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和证据制度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该规定关于刑事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规定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审视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在侦查阶段排除非法证据,是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要内容。侦查阶段实际上是获取证据的最佳也是最初阶段,对后续的审查起诉乃至审判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中虽然规定了侦查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要求,但是排除主体、启动程序、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及救济等核心性要素却付之阙如。检察院审查批捕活动也发生在侦查阶段,亦需要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加以审查,以充分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司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了刑讯逼供证据坚决排除的基本原则,意味着我国刑事司法向人权保障的积极迈进。在实务操作中,可行性是能否贯彻立法精神的关键指标。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存在若干可行性疑问,在非法证据界定、非法物证考量、毒树之果效力、警察出庭保障、被告人举证、讯问全程录音录像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细化完善,以增强可操作性,防止规则被虚置。  相似文献   

10.
当今大多数国家已经在立法或实践中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或体现出非法证据排除的精神,建立合理的非法证据规则体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应当立足国情,构建属于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性规则。  相似文献   

11.
在现阶段中国刑事法中,作为程序公正应有之义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很有必要。我国侦查实践中,刑讯逼供、非法收集证据等一系列侵犯犯罪嫌疑人人权的现象屡禁不止,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以保护被告人权利为主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一定因果关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是符合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主导价值观念和重视公民人权的主流趋势的。  相似文献   

12.
张凌凤 《学理论》2012,(20):92-93
非法建筑问题一直是事务界颇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这一问题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突出,实务中对非法建筑的研究多是对其违法性的研究,而对非法建筑中公民居住权问题关注甚少。通过对非法建筑的权利分析,寻求非法建筑中公民居住权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求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贯彻实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明确要求"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人民检察院在该规则的实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A省三级六检察机关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数据和案例表明,A省检察机关在积极实现审查批捕阶段对非法证据的排除,及时规范、引导侦查行为,遏制非法取证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4.
1989年底,北京市对非法劳务市场进行了整顿。建国门、崇文门的这些非法“市场”虽已被取缔,但女记者的遭遇,值得初出茅庐的女青年们借鉴,防止类似非法的“市场”的重现,则需各地有关部门再努力。  相似文献   

15.
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新刑法第125条、第128条、第130条分别规定的犯罪。对于这三罪,原刑法规定不甚完备,除了对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罪由原刑法第112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外,对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犯罪行为,原刑法没有作规定;对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其规定则散见于《集会游行示威法》、《铁路法》及《民用航空法》等附属刑法中,比照原刑法第163条私藏枪支罪处罚。这种立法上采用类推立法的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不便。修订后的刑法总结历年来打击涉枪犯罪的司法实践,比较系统、完整地对涉枪犯罪行为进行概括、提炼,作出比较全面、  相似文献   

16.
移民之窗     
《侨园》2007,(2)
美非法移民有望合法化美国众院版全面性移民改革法案3月22日出炉,根据此版本,只要在2006年6月6日以前抵美的非法移民,都有机会申请合法身份,这等于是让目前在美国境内所有1200万非法移民都有就地合法化的机会,也是到目前为止,对非法移民合法化条件最宽松的法案。以下是该法案的重点:法案将允许2006年6月6日当天及之前赴美,有工作的非法移民合法化。符合资格的有工作非法移民在盖指纹、缴2000美元罚款及补缴欠税后,通过背景调查,即可取得一张身份证明卡,持卡可以考驾照、工作、出国及再入境。非法移民家庭须户主于6年之内出境再合法入境,才能申请绿卡。单亲家长、军眷、65岁以上长者、21岁以下未成年者、残障人士等可以不必出境。出境可以只到墨西哥等地购物,不必回到母国。  相似文献   

17.
高凡 《侨园》2006,(3):18-19
最近,辽宁省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重新抬头,日趋活跃。非法集资对金融经济秩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政治稳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更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活动,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去年连破两起非法集资案近几年来,辽宁省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比较猖獗,大案要案频发。各级公安机关连续开展多次专项打击行动,破获案件60余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00余名,为投资者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近10亿元。比较典型的有:沈阳市公安局破获的“新源公司案”、铁岭市公安局侦办的李洪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朝阳市…  相似文献   

18.
在移民大军中,有一部分属非法移民。偷渡出境,就成了非法移民。偷渡者要么是成功进入外国,然后非法居留,遇到大敕或什么机会就转变成了合法身份;要么是被捉住,然后就是被拘捕、被遣返。中国有多少人偷渡出国,是一个永远也搞不清楚的问题,但在外国非法居留的中国人有很多,则是事实。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0年6月13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赋予了法官四种角色,即非法证据绝对排除的执行者、相对排除的裁量者以及证据合法性的调查者和救济程序的主持者。有关规定既对法官实现其在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角色提供了保障,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在接下来的立法工作中改进这些不足,确保法官实现其在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角色担当。  相似文献   

20.
咏之 《侨园》2002,(4):36-37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阻吓非法移民入境,在宣传片中放映连绵的沙漠、巨鲨张开的大口、简陋的羁留中心和非法移民抓着铁栏杆挣扎的恐怖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