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政府闲人现象的制度症结主要在于职责任务不清晰、考核评估机制不精准、激励机制不科学、晋升渠道不畅通、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和退出机制不畅通。为破除基层政府闲人现象得以生成的制度症结,应该建构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敢于担当作为的新时代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基层组织管理中出现的问责滥用现象,影响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治理基层问责滥用,要坚持权责对等、客观公正、宽严相济的原则,严格按照党政问责制度办事,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体系与容错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精神,它为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基层干部的激励,既要兼顾干部是"经济人"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要把握体制内干部作为"政治人"的现代政治价值追求,在国家治理目标引导下,调整体制、制度和环境的激励功能,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的作用,按照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辩证地解决激励制度建设和执行中容易出现的畸轻畸重的问题,加快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提供体制、制度和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4.
周少来 《人民论坛》2020,(11):55-57
基层乡镇面临着"新人不愿意去,老人不愿意干"的人才困局,且有愈来愈严重趋势。这一困局的形成由来已久,构成原因错综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层组织的制度激励机制发展滞后,缺乏创新。破解基层人才困局的根本,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制度改革,要用制度机制给予基层干部充分信任、用制度机制给予乡镇政府完整授权,用制度机制给予有力保障,用制度机制给予正向激励。只有建立了系统高效的制度体系,真正用制度的力量,留住人心、留住人才,并给予各类人才作用发挥的最大制度空间,才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彭勃 《人民论坛》2021,(8):42-44
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深刻改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态,基层干部的心态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解决基层干部的消极心态问题,提升基层韧性治理的能力,可建立多维度、复合型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重塑上下级政府之间分工协作的良性关系。通过厘清条块关系,构建基层治理网络,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基层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6.
基层治理中的管控困境,是一种隐藏在各式各样繁忙工作之下的现象,由于"管理"变成了"管控"、"严管"变成了"严控"、"管好"变成了"管死",因而衍生出"管住了坏人(如腐败分子)、也管死了好人(干事担当者)"。只有推进系统性的制度改革,建构精简高效的政府体制,释放基层治理的自主空间,壮大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化力量,用民主法治之力激发基层干部创新担当的内在活力,才是推动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之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基层党员干部管理上,存在着"厚爱就是严管""厚爱就是容错""厚爱就是提高待遇"等三大认识误区,基层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着公平不易、晋升不易、交流不易、学习不易、养家不易、幸福不易等"六不易"现象,对此要科学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体系,在政治、工作、待遇、心理等多层面加大"厚爱"力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后备干部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人才力量。研究发现,在基层治理转型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县域政府为了优化村级组织的人才基础,缓解村级治理压力,通过公开招考渠道向村庄制度化地输入青年后备干部。在实践中,这一基层干部供给制度表现出选聘和培养环节分离的特点,农村青年后备干部由于难以正式进入村治队伍,面临去留不定的发展困境。后备干部制度的不完整嵌入、发展激励与培养预期的错位、制度目标偏差下的能力锁定,共同形塑了青年后备干部的发展困境。青年后备干部群体的职业际遇,反映出后备干部制度设计与乡村治理需求之间存在张力,国家制度嵌入社会的过程中仍需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的适配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权视角分析四个基层指标治理案例发现,指标治理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信息工具,它将复杂的政策目标与任务分解信息、监督检查的过程信息、结果激励环节的绩效信息等,转化为一系列标准化数值,实现目标任务信息向下准确传达、结果激励信息向上清晰反馈、监督检查信息简化,从而简化管理流程,从工具层面突破科层制的程序僵化、目标替代、激励不足等弊病。数字技术以强大的信息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与信息连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指标治理工具在目标设置、结果激励、监督检查三个维度的信息效率,使管理者的信息权与控制权优势被空前强化,拓宽了指标治理工具的适用范围。但信息工具的指标治理有其适用限度,从工具意义上,可测性与可比性是其适用的前提条件;从价值意义上,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还应尊重基层自主权,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避免指标滥用伤害基层干部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基层治理中更好地贯彻监督执纪,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能动性,亟需在加强基层监督执纪的同时,坚决地推进基层激励创新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干部培养机制以及县乡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以期构建制度体系协同、制度绩效互强的基层现代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擘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顶层设计出于中央,落地实践系于地方 要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重点是支持基层政府创造性开展工作,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在日益复杂化的基层治理中,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生硬理解政策,机械执行政策的"工具化"倾向,这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源于公共服务动机缺乏以及能力不足等。破解基层干部"工具化"倾向问题,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培养积极进取、敢于担当、善于工作的基层干部,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基层形式主义有何表现、何以存在?沿着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演进来考察,当前基层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政策制定中存在的“走秀式”的调查研究、“重复式”的文件传达、“一刀切”的政策安排,政策执行过程中“甩锅式”的责任转嫁、“盆景式”的样板工程、“摆拍式”的政策落实以及政策评估环节存在的“指尖上”的任务要求、“泛滥化”的督查考核和“留痕式”的文牍主义。基层形式主义的生成演化是多种因素、多方力量作用的共同结果,既有基层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更有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掣肘,还有政策环境方面的制约。有效治理基层形式主义,需要系统谋划、科学安排、精准发力,不仅要紧盯基层形式主义的主体,积极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更要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还要关注政策运行环境的保障功能,不断优化基层治理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向半月谈记者反映,在一些地方,“一把手依赖症”有所抬头,原本正常办理的工作都要一把手过问,依赖一把手推进。一些一把手甚至成了对上、对下的唯一“把手”,部分副职成为二传手。这一现象制约基层正常运转,凸显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短板。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基层干部不敢干、不想干以及不会干的问题。新时代,我们要认清基层干部问责与激励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的短板,精准发力,加快构建问责与激励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以及公众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基层干部流动大、干部队伍不稳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青年干部中,普遍存在借调、临时抽调等非正常流动现象,影响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稳定基层干部队伍,让农村青年干部有序合理流动,既是稳定基层秩序、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也是淬炼青年干部、有效激励基层干部的内在要求。畅通正常流动机制,规范和约束非正常流动,是保证农村青年干部合理流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顾秀宇  李金见 《岭南学刊》2015,(3):23-26,59
基层治理制度创新与协商民主互为依托、形成合力,基层协商治理才能实现善治。逻辑上,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在形式上要依靠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合理的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则应以协商民主为前提。而现实中,某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缺失协商民主的前提环节,也经不起协商民主考验,甚至协商民主被不合理的"创新制度"裹挟,反而使协商民主流于形式和平庸。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治理资源向基层大量涌入,出现基层微权力运行失范现象,这既打破了基层政治的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层微权力运行失范产生于基层治理场景中权变性的策略行为,是"基层干部逐利动机"以及"对微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本质是基层治理制度的异化。实现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需要压实权责一体化,推进信息公开,加强科技支撑,同时,强化基层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从而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基层治理要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就要力戒"差不多"的思维模式,把为民导向贯穿始终。"差不多"表面看是为官不作为、为官假作为、为官乱作为,实则是权责不明、激励不足、形式主义、作风不正。为此,治理基层"差不多"现象需精确权责范畴、培养治理人才、精进治理技术、净化基层作风、细化治理流程、精准化治理结果,扎扎实实为民谋利、勤勤恳恳为民解难,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0.
在扫黑除恶斗争过程中加强基层治理生态净化,斩断灰色利益链,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完善基层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举措。要将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深度结合,创造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基层执纪监督体系建设、提供强大制度支撑,塑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基层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