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与行政》2024,(1):54-56
<正>近年来,邹城市将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推进执法力量和执法监督“双下沉”工作相结合,以“沉权限、理依据、优配备、强协作”为抓手,探索“1235”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从制度体系、要素保障、赋权明责、承接能力等方面靶向发力,推进执法力量下沉一线、服务一线,带动基层治理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一、坚持“应下尽下”一个目标,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按照“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  相似文献   

2.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市平谷区实施干部下沉工程,通过干部下沉带动力量下沉,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吹哨报到呼唤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关键在于力量下沉。实施干部下沉工程,将群众的诉求作为"哨声",使浮在上面的干部直接工作在基层,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胶州市自推行综合执法试点工作以来,分别在镇和街道办事处实行不同内容的行政综合执法职能配置模式,建立镇、办"权责统一、相对集中、统筹管理、网格运作"的工作体系。一是理顺责权关系。通过部门职能、人员下沉和执法力量整合,综合执法队伍成为辖区内主要的办案主体,责权统一、管辖清晰。二是统筹执法力量。在不增加总编制的情况下,各试点镇、办通过集中原有零散执法力量和整合部门派驻人员,分别组  相似文献   

4.
《机构与行政》2023,(12):37-38
<正>为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高青县聚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减少层级、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统筹配置执法资源,稳步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关口前移,实现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行政执法权限和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如基层治理主体法律地位不明、执法权限不清等困境。因此,必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明确治理主体职责,统一落实执法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健全跨部门协作治理体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执法监督,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要推进服务办理便捷化,优化办事流  相似文献   

7.
<正>为巩固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沂源县持续深化基层治理集成化改革,变“一招鲜”为“组合拳”,打造基层社会治理融合体,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一、坚持资源下沉,做好基层力量集聚的“加法”一是权力下放,重塑治理格局。按照“县属、镇街管、镇街用”的原则,赋予镇街党(工)委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综合管理权等5项权力,实现了县自然资源局等6个县直部门72个派驻机构的“属地管理”,  相似文献   

8.
2020年以来,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部署要求,泰州市以信息化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手段,加强各类信息系统平台资源整合,截至目前全市涉改89个乡镇(街道)均已建成数据畅通、部门联通、上下贯通、政策沟通、治理融通的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初步实现了数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总结"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经验,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对首都街道管理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新一轮改革通过推进向街道赋权,致力于夯实城市治理的基础平台,推进街道大部门制改革,构建简约高效的首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进首都城市基层治理,既要推进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提升街道的统筹协调能力,也要发展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促使多元主体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沟通中增进公共利益,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央强调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如吉林省四平市以"行政执法监督+"破解基层执法难题,江苏省张家港市以社区协商激发基层法治建设原动力,福建省厦门市以"四个公开"推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等。作为首善之区,北京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应当更高、基层治理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邯郸市复兴区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实施"三下沉"机制,责任下沉一级、工作上提一级,推动资源力量向一线汇聚、问题到一线破解、工作在一线落实,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党建、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复兴模式。组织建设下沉聚力,布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盘棋"坚持加强基层党建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主线,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切实夯实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管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公布与施行,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国税部门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和经济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执法和税务管理工作责任。《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不仅为税务部门依法治税,依法行使税收管理权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朱杰 《学习月刊》2024,(1):38-41
<正>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党员干部下沉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招。然而,以往的干部下沉因为缺乏制度的有效激励和约束,难以达到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机构与行政》2024,(1):50-51
<正>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坚持“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相对集中、统一执法”原则,做优做实区级执法力量下沉、街镇执法机构职能优化配置、联动执法机制建立健全等工作,积极构建“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指南管权责、一套体系管运行”的街镇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一、高标准夯实队伍基础,解决谁来执法的问题一是制定出台《济南市莱芜区进一步推进街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在前期“1+5+N”派驻执法体制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疫情防控重点在哪里,治理力量就下沉到哪里。我市组织动员市级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集结号吹响后,市委编办闻令而动、连夜落实,先后派出2个批次党员干部下沉社区,23名“空降兵”火速就位增援“疫线”,为社区构筑党建引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充实了力量。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21,(9)
正黑河市爱辉区为深入落实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把党员进社区为群众服务活动作为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探索"双核发动、双重管理、双向考评、双线运行"的管理模式,从基层最小单元、最小细胞抓起,力量下沉、资源下倾,引导党员在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正>一是建立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许家湖镇实行综合执法,镇域内的城镇管理、规划建设、国土管理等方面的执法,由镇统一指挥协调。二是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在经济开发区设置环保、安监部门派驻机构,保障开发区相关监督执法工作。明确环保工作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将下达的公安系统、司法系统政法专项编制全部分配到乡镇派出所和司法所,逐年补充人员。三是保障民生领域执法力量。设立19处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整合县食药监管、质监部门等分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23,(2):42-45
<正>“热线+网格”是探索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重大创新举措。北京市紧紧围绕“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坚持诉求靶向、事项牵引、标准衔接、数据共享,充分发挥接诉即办和网格化管理的双重优势,创新社会治理新体系、新模式、新手段,推进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足功夫,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提升了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当下的城市管理中,城管人员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似乎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和茶余饭后的谈资。近几年来,各地频发因城管暴力执法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更是把城管部门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公众舆论对城管简单粗暴式执法口诛笔伐的同时,各级城管执法部门也在对自身的执法工作进行着深刻反思,积极探索更为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济南市天桥区城管局(执法局)就是其中的一例。探索人性化执法"你不管,有人骂,说养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先锋》2020,(4):57-5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居民小区是城乡社区的基础单元,小区治理的基础越牢固,社区治理的基础就越坚固,国家治理的大厦才能更稳固。为了探寻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的有效路径,郫都区坚持党委领导、部门下沉、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四位一体"思路,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市"最基层",把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院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