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一、是民间借贷,还是非法集资? 在我国立法中,并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术语的表达。从常识角度理解,借贷不外乎就是借钱或资金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的行为。根据出借人和方式的不同,借贷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凡是从银行借款筹措资金的行为可称为银行借贷,或"官方借贷";与此相对应,凡是从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没有经过金融机构核准的借贷行为具有民间性质,就称为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民间借贷日益活跃起来,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也与日俱增。其中民间借贷案件争议的焦点多数为利息问题。本文就实践中出现的高利贷、复利以及利息的支付等情形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祖祥 《学理论》2013,(19):155-157
民间借贷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民间借贷的借款人主要是那些在银行难以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绝大多数是合伙企业、独资企业和个人,民间借贷的立法理念以及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不健全等诸多原因造成民间借贷存在风险。对诸多的风险原因进行了深入解析,并提出了若干有关规避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间借贷是经济金融领域中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资金融通渠道,而监管缺失和法律缺位是民间借贷始终游离在灰色地带的重要原因,通过民间借贷的法律属性分析,明确民间借贷的立法原则、勾勒其基本法律框架及落实其专门立法,旨在引导民间借贷走向阳光化。  相似文献   

5.
李小惠 《学理论》2012,(32):149-15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内容和形式日益繁荣和多样,范畴也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贷款,相应地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加强对民间借贷的重新的深刻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解决对策的研究,加强对民间借贷全方位而有重点的规制,变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民间借贷的社会功能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春彦 《理论探讨》2006,(2):128-130
民间信贷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的金融运行机制,民间借贷在“实用理性”和面子等思想观念影响下具有其现实合理性与顽强生命力,它在中国社会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应当给予民间借贷适当的空间,规范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清林 《学理论》2010,(27):142-145
金融危机凸显民间借贷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即个人间和个人与企业间的民间借贷有效、而企业间民间借贷无效显然弊大于利;国家也在试图打破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模式,探讨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方式和途径,但效果并不理想;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融资出现严重困难,而启动民间资本、放松金融管制成为克服这一困难的关键;如此,将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调整为民间借贷完全合法的一元化认定并辅以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监控制度的建设就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应利用这一契机比较彻底的解决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迁村并居"使得农村居民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组,居住空间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有利于助推农村民间借贷的扩张:首先,"迁村并居"形成的多村一社区居住格局可以降低农村民间借贷的交易费用;其次,"迁村并居"形成的民间借贷需求者数量增加及非农职业融资增多能够拓展农村民间借贷的规模和范围;再次,楼房可作抵押及"半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强农村民间借贷契约的自履约性。  相似文献   

9.
王仁贵  韩勇 《瞭望》2011,(42):23-23
温州民间借贷引发的风险持续为社会各界关注。近日,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专题研究班”,也将其作为了案例教学的内容。10月13日下午,包括“一行三会”相关司局级干部在内的49名学员分为4组,围绕着“当前我国民间借贷风险的症结与疏解之道”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南都社论:正视民间借贷地位开放金融市场《南方都市报》2011年11月11日发表"南都社论"的文章,呼吁正视民间借贷地位,开放金融市场。针对民间借贷危机频发和央行近日将民间借贷定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介机构介入民间借贷法律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冰 《学理论》2010,(22):104-107
民间信贷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的金融运行机制,在中国以地缘文化为特点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民间投资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介入民间借贷业务,使民间借贷呈现规模化经营趋势,对正规金融产生较大影响,且滋生地下钱庄、高利贷、暴力收贷等,成为违法犯罪的源发地。针对近年来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中所发现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形成一定认识,提出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间借贷中放贷人放开已是大势所趋,它是克服金融抑制现象、打破正规金融垄断,提升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外很多国家的普遍做法.目前我国实行开放性市场经济,确立了民法自治原则,成功推出了小额贷款公司,已具备了放贷人全部放开的相应条件.国家对放贷人实行放开政策,应区别民事与商事放贷人,对于民事放贷人宜采自由放贷原则,对于商事放贷人宜采审批设立制度,同时应规定放贷人必须是资金所有者,还要增加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使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5)
民间借贷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发挥过一定积极的作用,以其快速、便捷的优点,解决了很多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融资难问题,但近几年,民间借贷被面目狰狞的食利者们发展得面目全非,简直就是"高利贷"的代名词,跑路者纷纷出现,一些玩民间借贷有影响力的人物因涉嫌犯罪锒铛入狱,引发大面积社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建议让民间借贷浮出水面,让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实现"疏"与"堵"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下半年以来,民间借贷危机使温州成为舆论的焦点.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有效干预下,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温州经济正处于快速恢复和平稳过渡期.简要介绍了温州民间借贷的存在原因及危机影响,并分析了政府干预在解决温州借贷危机中的重要性,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民间信用存在的原因在于现有机制中的资金供给缺位.当代民间信用相对于正规金融体系所显现出的特点是本质上的自由灵活,相对于传统民间信用,其作用范围有所扩大.对于当代民间信用的存在和发展,应以适当合理化为解决思路之一,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吴英案"的关键在于,她的行为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或者,进一步讲,是否构成犯罪。从该案的情节来看,吴英的行为主要是从11位亲友那里高息借钱,用于经营酒店、商贸、广告、婚庆等营利性活动。这是典型的"民间借贷"——为了度日糊口或者经营生意,向亲朋好友借款,通常允诺支付较高的利息。  相似文献   

17.
吕鸿林 《学理论》2013,(20):83-85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融资现状入手,对我国近年来民间融资的快速发展进行分析,对我国民间融资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如下:改革中小金融机构;民间借贷阳光化进一步推进,但必须进一步规范化;大力支持和指导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民间借贷主体,中小企业必须增强对经济、产业发展的预见性;中小企业自身也应该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非正规农村金融是农村资金需求的主要供给者,其存在既是农村金融市场各主体,即借贷农户、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追利性活动的均衡结果,也是传统借贷文化的历史延袭.为了充分发挥非正规农村金融的作用,国家应正确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在给予非正规农村金融生存空间的同时,要加强分类监管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民间争议解决机制之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是典型的乡土社会,由于受传统的“和合”文化和儒家人治思想影响,民间争议的传统解决方式首选调解,人们较少选择诉讼。民间争议的解决模式应建立在对民间的社会特征和对民间争议特点的把握上。重构民间争议之解决机制,应建立法院内、外双轨并行的多种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模式在互联网间扩展开来。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借贷平台自身监管不力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借贷客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或非法利用等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将对网络借贷中客户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相关法律的完善、行政监管的健全、技术保护的强化、行业自律的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这五个方面来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本次《刑法修正案(九)》也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造成客户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提出了新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