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去过斯卡布罗集市吗/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她曾经是我的爱人/叫她替我做一件麻布衣裳/上面不用缝口,也不用针线/叫她替我找一块地/就在咸水和大海之间……"  相似文献   

2.
"《楚天主人》公开发行的日子,是编辑部同仁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想用一个著名而又俗套的设问句开篇:我是谁?我是与周冶陶、黄文平齐名的《楚天主人》创始人,曾任该刊第一任常务副主编、第二任主编、第三任编委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正>"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哈。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赢一场啊哈,断肠也无怨……"改编版的《新白娘子传奇》主题曲唱出了不少中国球迷的心声。令人欣慰  相似文献   

4.
7月6日至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中心组第五次集体学习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这次读书会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的群众观"为主题,采取集中封闭自学的方式,在重点研讨《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书  相似文献   

5.
春暖,花开     
《创造》2016,(6)
正张家有女四个,元和、允和、兆和、充和,个个出息得不得了。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在《流动的斯文》一书里,我知道了民国"大家闺秀"的父亲名张冀牖,母亲叫陆英。读了张冀牖和陆英的故事后,我发现,最了不得的,其实是四姐妹的父母。  相似文献   

6.
碧波 《人民公安》2010,(6):59-59
<正>有一支流行歌曲,名字叫《生如夏花》,歌词里面写道:"……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痴迷流连人间我为她而狂野,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乡音》2012,(7):40-40
《孩子你慢慢来》作者:龙应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15年前,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验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性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  相似文献   

8.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廖建桥日前的一篇随笔《请不要叫我老板》在各大网站论坛、高校BBS上传为热门话题。文章里说: “谁要叫我老板,我将取消他(她)作为我的研究生的资格。”廖教授如此较真,是因为时下研究生给导师打工已从“潜规则”上升为“显规则”,不少研究生流行叫导师为“老板”,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给导师做着与专业没有多大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我本是啊一棵小小的草/弱如柔丝细如毛/是农工芬芳的泥土供我养料/是农工如珠的雨露给我脂膏/是农工和煦的阳光春去秋来把我照/才使我枝繁叶茂渐妖娆……"这是我根据大型黄梅戏《寸草心》主题曲改编创作的黄梅歌《寸草心,农工情》。2017年8月25日,农工党铜陵市委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寸草心·农工情"同心论坛在铜陵市行政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农工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黄金峰演唱了这首歌。歌声婉转优美,饱含深情,受到与会省市领导和全体党员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0.
「哥,我们的刘辅导当上广州华侨补校新校长啦!」内子小凤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谁说的?」我有点疑惑地发问。「我是在一本旧杂志上偶尔发现的。」接着她就把一本《中国建设》送过来。原来是一九八七年第三期《中国建设》杂志发表的《我不再为孩子的教育烦恼》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这个美好的信息。该文的作者是阿根廷彭宗伯先生。  相似文献   

11.
一有人说,随笔是思想者的文字。其实杂文也是思想者的文字。没有思想的文字,是不能叫杂文的。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作家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作家不能没有思想。"杂文家更是如此。二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公民》主编:我给您写信,是感谢您主编的《公民》课本。我原先的思想比较落后,自《公民》同我“交朋友”,我很快得到了进步。从思想上自私到乐于助人、关心同学,得到了许多进步。懂得了怎样对待人,怎样守纪律,什么叫法律,为什么要守法……。《公民》课本象磁铁似地吸引着我,我看得: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15)
<正>"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头骨、日军残害中国抗日军民的铁笼、日军使用的种类毒剂炮弹,一幅幅巨大照片等实证,太让我震惊,这完全有别于我在台湾历史课本上所学的只以不清楚的照片或文字带过暴行……"台声杂志社会议室,两位台湾实习同学与杂志社同行,一起交流刚参观完《伟大胜利历史贡献》抗战主题展心得。一位叫张彤,来自台湾铭传大学;一位叫庄郁淇,来自台湾高雄大学。汗颜得很,自来《台声》已一掌有余,赴台次数若干,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人都爱唱《我们不一样》两岸同文同祖血液里流淌着都是龙的血液《我们不一样》能火,是因为,其实我们都一样——"这么多年的兄弟,有谁比我更了解你;太多太多的不容易,磨平了岁月和脾气……"说起大壮这位歌手,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说起《我们不一样》这首歌,大家会立刻想起来,就是这首歌一下子火遍台湾大街小巷,成功点燃台湾同胞们的热情。1月,由大陆歌手大壮演唱的《我们不一样》在台湾地区排名超过了张惠妹、  相似文献   

15.
易中天 《传承》2008,(11):46-47
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崔永元问我,历史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其实是看对谁有什么用,不能简单地讲有什么用。古人觉得学习历史,对统治者有用,对皇帝、宰相、文武百官有用。有什么用?以史为鉴。所以,司马光把他的大著作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帮助你统治,  相似文献   

16.
<正>那是一首好听的歌,过去的我不知道好歌献给谁。好歌已不是传统意义的颂歌,但好歌确实歌颂了一位伟人: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这是《好大一棵树》。大树的形象是朴素的形象。歌词写于1989年4月15日晚,一位文艺工作者在返京列车上听到胡耀邦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上,当我讲解人类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时,举例说有一种药,名叫606,为什么叫它606呢?是因为它进行了606次试验才成功的,由此叫606……  相似文献   

18.
民言无忌     
杨天石 《同舟共进》2008,(11):32-33
"《同舟共进》精华系列"三部书出版,邀我作序。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想写点什么。苦思之下,想起旧时有一句话,叫"童言无忌"。我想改动一个字,叫"民言无忌",借此写一篇小文,以代序焉。  相似文献   

19.
做官与做事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在记述邓小平1977年复出时,有这样一段画外音:“他(指小平同志)说,坦率地讲,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这段意味深长的文字以后又出现在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中,它使人们在悲恸之中更增添了对这位世纪老人的崇敬缅怀之情。此刻,当我于深夜静思,斯言犹在耳边回响。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3)
正"一个我是个小女生/千百个我组成白色长城/武汉归来,我还她一场完胜……"2月8日,很多网络平台上线了一首名为《白色长城》的歌,在两岸网友间流转传唱。据悉,这是海峡两岸音乐人为奔赴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加油联合创作的歌曲。这首歌由大陆的卢洪亚与台湾人民报社社长巫月桦作词,张振作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