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一词比"公安"一词更准确,更能体现行业特点.从概念上看,"警察"的外延比"公安"大;从语用角度看,"警察"比"公安"更有表现力;从使用范围看,"警察"比"公安"更能与国际接轨;从使用年代看,"警察"比"公安"更有历史渊源.因此,宜以"警察"一词代替"公安"一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其论著中所提出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论断.该论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被用来指导中国的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主要表现在关于"鸦片"说的起源,"鸦片"说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的地位,"鸦片"说的内容如何理解,"鸦片"说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学者对这些观点进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在此对其进行归纳与梳理,希望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该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网络素养的含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技术操作—价值理解—伦理遵奉"为分析框架,以2018—2020年发生在国内的"严书记事件""咪蒙公众号关停""227大团结"这三个网络热点事件为个案,对影响国民网络素养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影响国民网络素养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在于网民公共意识不足、娱乐至死的社会心态进一步膨胀、网络社会管理思路和方式的相对滞后,以及传统江湖文化的负面影响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培育青少年对网络社会公共性价值的共同认知、培育青少年个体公共文明伦理的内在尺度、建立适应青少年网络文化特点的网络社会治理思路等几个方面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政治哲学词语的理解,研究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个例。研究发现,脱离语境,对政治哲学词语从逻辑上咬文嚼字,词语产生歧义和不合符逻辑的语义,可是从惯用法上分析,词语合符语言习惯。学界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解林林总总,莫衷一是,批评言论不断出现,其根源在于没有从语言惯用法上理解和没有在语境中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语言惯用法上理解和在语境中理解,都无懈可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当时的语境的意义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果证明,教条主义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不是真理。"36年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正含义是:"事实是检验‘两个凡是’的标准,事实证明‘两个凡是’不是真理。"离开语境,咬文嚼字理解政治哲学词语如"共产主义""毛泽东思想""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梦"等,都会产生种种负面理解,在语境中,它们的政治和哲理性意义得到揭示和彰显。  相似文献   

5.
敬告作者     
正作者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一、本刊设有"社会安全研究""犯罪学视点""域外警务""刑事侦查与治安研究""警务研究""刑事法学"等常设栏目,另有"本期关注""专题研讨"等随机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公安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二、来稿请以附件方式(word格式)发电子邮件至bjb450002@163.com。要求句法标准,标点清  相似文献   

6.
尽管许多词论把李清照之词尊为婉约之宗,但从词的特性、发展历史以及本色词与变体词的对照来看,柳永之词比李清照之词更能代表词的本色。"诗化词"、"豪放词"并不就是变体词,"婉约词"也并不就是本色词。  相似文献   

7.
敬告作者     
<正>作者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一、本刊设有"犯罪学视点""域外警务""刑事侦查与治安研究""警务研究""刑事法学"等常设栏目,另有"本期关注""专题研讨"等随机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公安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二、来稿请以附件方式(word格式)发电子邮件至bjb450002@163.com。要求句法标准,标点清  相似文献   

8.
敬告作者     
<正>作者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一、本刊设有"社会安全研究""犯罪学视点""域外警务""刑事侦查与治安研究""警务研究""刑事法学"等常设栏目,另有"本期关注""专题研讨"等随机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公安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二、来稿请以附件方式(word格式)发电子邮件至bjb450002@163.com。要求句法标准,标点清  相似文献   

9.
敬告作者     
<正>作者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一、本刊设有"社会安全研究""犯罪学视点""域外警务""刑事侦查与治安研究""警务研究""刑事法学"等常设栏目,另有"本期关注""专题研讨"等随机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公安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二、来稿请以附件方式(word格式)发电子邮件至bjb450002@163.com。要求句法标准,标点清  相似文献   

10.
曹恩泽出身于新安医学世家,其对新安固本培元学说、脾胃学说、活血化瘀通络法、"燥湿为本"和"化湿攻下"学说进行继承与创新,创立了"清补法""清降法""化瘀通络法"等中医辨治肾病的独特疗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在竞选中的一系列言行均可通过广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加以剖析.特朗普在竞选中能够正确区分"敌""我""友",明确"联合"与"斗争"的具体对象;熟练运用新媒体的即时互动性和广泛影响力,通过包容"多样性"来谋求与多数中间选民的"一致性",打好"求同存异"牌,展现了个人"真诚"的形象,宣传了竞选理念;从经济、政治、安全、族裔平等诸方面提出了照顾"同盟者"利益的策略,为成功竞选和就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界面"的本义是指物体与物体间的接触面,而信息技术兴盛背景下人机交互界面术语的出现,才使得"界面"一词进入大众话语.人机界面中的"界面"隐喻从交互方式、二者关系和实践指向三个维度,扩展了界面的原初含义.人机界面之"界面"内涵的三层扩展同样适用于公众—政府界面:公众与政府间的交互不限于政务大厅似的物理空间内,而是一种复杂的多形态交互;二者的交互应当强调以界面一侧的公众为导向;界面研究的实践指向在于对公众—政府间的交互进行界面设计、界面优化或界面重构.人机界面从"操作界面"到"用户界面"到"人本界面"的变迁过程,对公众与政府交互的范式创新也有着深刻的仿真效应.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地提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强大、畅通的国内市场的支撑.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要全面深化改革,连接国内大循环中的"断点",打通"堵点",化解"痛点",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有效的制度安排.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但经济发展大循环中的"断点""堵点""痛点"仍未根绝.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省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形成"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打好"十四五"开局,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江主席关于宗教问题的一次重要讲话,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工作的三个历史阶段,纵横交织地论述党和政府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从认识论高度,阐述对宗教由简单化的"鸦片论",经过日益深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达到了对宗教和我国宗教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宗教的认识与实践(宗教工作)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创始人,但是他们在阐述这一思想时并没有用过"统一战线"这个词,而是使用了"同盟""联盟""团结""联合"等词汇.列宁和斯大林创制了统一战线这个专用名词.这一专有名词经共产国际定型后,在全世界共产党人中流传开来.1922年5月,陈独秀将"United Front"译为"联合战线".1925年5月,邓中夏将之改译为"统一战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使统一战线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内卷""躺平"等社会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产生了对当代城市青年能否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担忧.这一问题应置于"时代发展""社会条件演变""个体心理取向"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关联互动中加以系统性的分析思考,才有可能较为科学地认识并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党中央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新决策为解决本文探讨之问题的应对指明了道路、设计了制度、制订了政策,我们应努力学习、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17.
"叠"与"迭"本是两个不同的字.但"叠"曾被简化为"迭",而后又被恢复为正规用字.这两个字经历了一个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曲折过程,从而造成了使用中比较混乱的后遗症.本文列举了含有"叠"迭"的词语共21个,对传媒中的误用情况与误用原因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概括新型政商关系,要求政商交往边界清晰,明确政商关系的标杆和底线。政商双方,都应以"亲清"为目标取向,把握"亲清"交往过程,采取"亲清"交往方式,以理服亲、以力帮亲、以利结亲的"亲"之术和正本清源、正身清心、正气清风的"清"之道,构建起真正的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制名之枢要"思想是关于制名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原则;单名和兼名、"共名""别名""大共名"与"大别名"的分类方法;"遍举"之"共名"与"偏举"之"别名"明确名的逻辑方法;约定俗成的制名原则和"稽实定数"的制名原则.此思想包含有丰富的逻辑理论.但荀子"制名之枢要"思想的提出,主要是为当时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和儒家思想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警察文学不能不顾过去的流变,仅仅停留在"警察"一词的使用阶段,而应该把外延伸展到古代的文学中去。运用"模糊概念"理论,古代警察文学中的"警察"不必完全等同于现代的概念,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等同,只要类似警察文学的"模糊集"即可。从先秦到清朝有一条清晰的文学脉络,有关"司寇""贼曹""游徼""三长""县尉""宋慈""包公""公案""差役"的文学大量存在,反映出不同朝代时期警察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