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骁  张映芳  丁娜 《当代贵州》2013,(26):40-41
老冯慢慢地从一名普通的制酒工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酒师,对"立足国酒,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员工价值观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冯沛庆,一个留着平头、皮肤有点黑、个头不高的中年男子。他是贵州省国资委系统最美员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今年38岁的冯沛庆,大家都称呼他"老冯"。18岁那年,正值青春年少的冯沛庆,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畅想,进入茅台酒厂工作。  相似文献   

2.
快乐的活法     
父亲是位农民,60岁那年,他开始忧心忡忡,没有劳保医保,老了怎么办? 后来他有了一个梦想,说要是能在城里找一份看门的工作,坐在传达室里看看报纸、听听收音机,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那将会非常幸福. 而同村的一位看了多年单位大门的老人却从城里回来了,他对父亲说:"看门有什么好,我到现在才明白在家种田那有多自由、多快乐."  相似文献   

3.
大爱无言     
<正>他是一名法官,兢兢业业的法官;他是一名孝子,远近闻名的孝子;他是一个热心人,坚持自信乐善好施的热心人;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人;他是一个癌症患者,父母、岳父母四个老人中,有三个癌症患者。多年来,他穿梭于家与医院之间,忙碌在四个老人膝下,送走两个老人,仍照顾着两个身患癌症的老人。他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照顾了这个照顾那  相似文献   

4.
在不少人眼里,他这个多年的"老组织"有点儿让人不可思议--一个"路子"本该很宽的管干部的"官",妻子还是一名园林工人;女儿因为家里交不起上本科的学费,不得不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一家人还住在只有50平方米的旧房里不说,家中那台14英寸的电视早就该淘汰了.不可思议的背后是一串串令人钦敬的足迹--近年来,两袖清风的王洪军先后被鹤岗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功臣"称号,荣立过三等功,受到过嘉奖,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相似文献   

5.
我们工程大队1959年支边的湖北支青当中,有一个大家都叫他老小鬼的人。老小鬼生就一米四的个儿,蓦然看去就是一个孩子。可仔细瞧瞧,他那张粗糙的面孔,简直就是一片“黄土高原”,分明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么!其实,他支边进疆那年,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岁出头。他从小父母双亡,艰难的日子把他折磨成了矮个子和粗面孔。  相似文献   

6.
依安县依龙镇有个丰林村,村党总支书记是个四十多岁的精壮汉子,叫袁宝春.在村里,岁数稍长的人都叫他"老七",稍小些的都叫他"七哥",晚辈们则叫他"七叔".大伙儿觉得这样称呼简单、近便、亲切.最近,袁宝春成了依安乃至齐齐哈尔的新闻人物--近两年,他带领村民在盐碱地上盖起了农民公寓楼,得到省委书记吉炳轩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09,(13):60-60
时隔一千七百多年,诸葛亮仍然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对他的否定成了一种时髦,有说他"不像军师,倒像管家";说他"伪智慧"、"假忠心",是"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还有人认为他不如贾诩等等.别人怎么看,自有他的依据,但有一点却不容抹杀,那就是诸葛亮在贵州的影响和他对贵州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玉桃 《党史文苑》2005,(11):34-37
杨卓:独腿走完长征路 杨卓,原名杨德才,兴国县永丰乡蕉溪村人,1914年生,14岁时开始为革命站岗放哨.16岁那年,他从家里偷偷来到县城报名当红军,本应找扩红委员会报名,但他却找到肃反委员会去了.肃反委主任王天存热情接待,听了他的要求后,破例给他开了去红色警卫营的介绍信,由此顺利当上了警卫营战士,成了一名光荣的"红小鬼".  相似文献   

9.
刘振华出生那年刚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年.至于个人的准确生辰,他或许并不知道是7月的哪一天了,但他认定7月1日就是自己的生日.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及命运,都和党紧紧联系在一起.刘振华是山东泰安人,16岁高小毕业,考入滋阳乡村师范学校.七七事变后,学校停课.1938年4月参加八路军,在山东抗日游击队四支队司令部警卫连当战士,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他从士兵到师长,从山东抗日根据地到东北战场,再从海南岛到抗美援朝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参加大小战役、战斗数百次,和战友们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高地,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那些峥嵘岁月中九死一生的经历,无论作为荣誉还是作为传奇,也许都不可能在他的生命中细数了,但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的那些故事,尤其让他难忘.电视剧《解放海南岛》的播出,让这位老将军在重重回忆中又回到了那难忘的战斗岁月.  相似文献   

10.
表哥     
表哥很迷信,简直是以算命为业的二舅的复印件。表哥常说像他那样的小人物,如果没有运气,一切拼搏都是扯淡。表哥17岁那年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成了镇上的民办教师。二舅激动得逢人就甩去一支烟,然后就开始谈论他在镇中学代课的儿子。那段时间,他每天如广播一个世界头条新闻,只差到中央电视台去打广告了,“用不了几年就会转正的,我仔细算了一天一夜”。表哥是适合教书的,特别是教语文,他有把稻草说成金条的口才,但表哥没有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他认为教书十足地没出息,所以他把教书当成放羊。好在他有个貌似高雅的爱好,那…  相似文献   

11.
2年 23岁的胡勇是一名网约配送员,他每天穿梭于沈阳的大街小巷,成了城市中流动的一道微光.2年前,胡勇怀揣在大城市扎根的梦想,跟随父母从齐齐哈尔来到沈阳.他说:"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是网约配送员工作给了我一个安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0月8日的天空是阴霾而飘雨的,我心爱的妈妈离开了我们,去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妈妈走的那一瞬间,爸爸没有哭,直到我抱着两岁的弟弟站在他面前,才看见他那纵横的泪水.那年爸爸50岁.  相似文献   

13.
崔鹤同 《求贤》2009,(11):50-50
1954年10月1日.他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加之与共和国同生日.他的童年充满了优越感和“革命”的自豪感。然而.不幸的是“文革”爆发.父母被隔离审查.他从12岁开始辍学并独自生活.而且日夜胆战心惊.连街都不敢上.怕被人打。1969年他15岁那年走后门当了兵.成了海军航空兵的一名电器员。因为几年的“饥寒交迫”.加上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一顿能吃9个窝头。  相似文献   

14.
遗憾的误解     
《新长征》2007,(4)
比尔是个很有同情心的青年,乘公交车,他将身上的钞票全给了一位不幸遭窃的老太太。出站后,迎面遇到一名乞丐,他仍像过去做的那样,邀乞丐到车站餐厅吃饭。然而吃完后,他起身付钱时,摸遍了整个口袋,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那乞  相似文献   

15.
许德祥 《江淮》2011,(10):33
父亲大半辈子与"牛"打交道。解放前,父亲8岁就给地主放牛,整天与水牛作伴,泥里滚水里泡。他也如同牛一样,任由地主鞭打奴役。父亲15岁那年,家乡解放了,获得新生的父亲欢呼跳跃,迎接幸福生活的光临。  相似文献   

16.
又是"零点班".夜很静.于世远像往常一样,提前半个小时来到班组办公室,跟大家一起上安全课.集合时,工友侯顺利还没到.侯顺利的孩子回安徽老家上学,媳妇跟去照顾,就剩他一个人住宿舍,经常睡过点儿.为了防止侯顺利误班,于世远成了他的"闹钟".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1,(5)
正百里追红军1921年,胡孝伯出生于涟源市石马山镇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自幼给地主放牛,饱受虐待。13岁那年,他偶然听人说红军对穷人如何如何好,便暗自记在心里。14岁那年,红军来到他家乡附近的蓝田镇,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播开来。他听说后,也没跟家人商量,扔下放牛鞭,就往蓝田方向去找红军。他一下午跑了20里路,赶到蓝田一打听,红军已经往锡矿山方向走了。他拔腿又往60里外的锡矿山跑,渴了喝几口稻田里的水,累了困了就趴在路边迷糊一下。  相似文献   

18.
在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王宏伟可是个“名人”。提起他,老师傅们会说:“那可是个好小伙儿儿!”不熟悉他的人也会说:“知道,不就是咱公司那个老劳模嘛!”“老”劳模今年才33岁,是七车间抄纸丁班的值班长。别看他年龄不大,这些年却获得了许多荣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不可谓不多,历史不可谓不长,“老”劳模的称谓由此而来。刻苦钻研技艺精湛从踏入吉纸公司的第一天起,王宏伟就给自己立了条规矩:“干啥得像啥,要么就别干!”正是按照这样一个朴素的自我要求,王…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个老党员,十八岁那年,他被招到四川一家大型军工厂当工人,十九岁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历经数省,终于在快退休的时候回到了家乡附近的城市。凭着他县级干部的身份,退了休是可以在城市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像很多人一样,提个鸟笼,拿个收音机,在公园的树荫里悠闲地散散步、聊聊天,抑或打打太极拳。  相似文献   

20.
永恒的路     
孙东尘 《实践》2007,(10):9-10
今年55岁的于永恒,是通辽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客车驾驶员。几十年来,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走出了一条永恒的路。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故事,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折射出一种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风貌。咱得像个工人的样子在客车驾驶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于永恒一干就是27年,而且干出了名堂,干出了光彩。他27年如一日,苦恋着自己的工作,执著地沿着自己认定的路不断前进。于永恒文化不高,但倔犟好强,是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