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年初,国家推出了振奋人心的“千人计划”,其实在这之前也有很多吸纳海外人才的国家政策、部门规定和地方举措,我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我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和实践体验。我1981年至1986年在清华上学,毕业后被推荐为中科院研究生,3个月后经教育部推荐到日本公费留学。在日本北海道大学攻读完硕士、博士学位后,在北海道大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工作了近2年半。1995年去了美国,我喜欢通讯行业,在日本时就搞半导体、光电材料、激光器等,一直到回国都在搞通讯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梦想耕耘     
正1999年,我来到美国留学工作,在拿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后,从事桥梁监测方面的工作。在美国的十年间,我看到的是那里传统行业中的一成不变。相比之下,中国科技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尤其硬件方面的产业链比美国完备很多。我想,要做一件更大的事情,要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一些,那么应该回到一个快车道上来,也就是回到祖国。2009年,我回国以后很快地融入了中国生机勃勃的发展浪潮中,此时距我出国学习整整10年。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就知道我有一个没见过面的伯父在美国,是一个科学家,而且去过南极。说起这些,父亲总是格外自豪,还让我背诵伯父写的一首名叫《南极海滨》的诗。那时中美尚未建交,也不通邮。1979年开始,伯父与我直接通了信,1980年伯父公务回国,我从学校赶回家乡,第一次见了面。从那时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收集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4.
一、美国的交通立法与设计标准的制定美国是高度法治的国家 ,在交通方面同样如此 ,做什么都要有法律依据。在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资金渠道等方面有明确的法律文件和标准规范 ,事事有依据 ,步步有规范 ,是赴美培训的第一感受。下面分四个方面谈谈感想。1 通过立法 ,目标明确 ,资金保证智能交通系统 (ITS)是全球研究热门的课题 ,智能交通系统的使用和发展不仅使未来交通出行方式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而且最终将形成庞大的产业。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组织正在分别加紧研究开发。谁技术领先 ,谁的标准就可能是世界标准 ,谁就…  相似文献   

5.
正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及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为我省工业转型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4月22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全省新材料产业调研座谈会上指出:"材料是装备和制造业的基础和基石,尤其是新材料,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重要支撑。"事实表明,谁在新材料产业里占据高端,谁就能在国防军工上赢得主动,谁就能在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6.
《前沿》1994,(3)
诺贝尔和他的遗嘱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于斯德哥尔摩。1850至1854年在美国学习,1854至1859年在俄国彼得堡学习,并随其父从事化学试验工作。回国后开始研究炸药。1866至1867年,他与其父一道研制成功了信号雷管和地雷,并...  相似文献   

7.
我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一名从事雷电物理研究的研究员。雷电对航空、航天、通讯等高新技术和电力、石油等工业设施都具有严重威胁。全球每天大约有800万次闪电击中地球。我国最严重的雷击事故是1989年青岛市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 ,造成数十人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万元。因此 ,对雷电进行研究 ,认识它的成灾规律 ,并对它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把雷电引发的灾害降到最低 ,是每一个从事雷电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我多年来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从事雷电研究很危险。每逢风雨欲来 ,雷电交加 ,别人都往家…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五个年头了。去年岁暮,我访问了行知先生在北京从事科技工作的次子晓光。陶晓光已经六十三岁,面容酷似行知先生。他向我谈起了他父亲的往事。“父亲有宏大的抱负。一九一七年,他在由美回国的轮船上就向朋友们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当时回国的留学生纷纷谈论着他们返回祖国後的计划和理想。父亲曾明确表示:要使全中国的人都能受到教育!”陶晓  相似文献   

9.
<正>把砂石、矿渣等原材料研磨成粉,经高温发泡烘烤的新型材料坚如磐石并能漂在水上……甫一听说这种新型建筑材料,记者有点惊异,而生产这种新型材料的厂家——广西超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超超新材料公司")就在贺州市。据介绍,超超新材料公司2015年1月成立,主要从事新型房屋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经营与新型房屋的投资建设,是贺州千亿元产业重点项目之一。当记者走进超超新材料公司厂房,就  相似文献   

10.
我在美国工作22年后回国,除了归属感外,也因为对中国的远景有信心.但近期,我和很多人一样有诸多担忧.作为科学研究者,我担心中国科学的基础不够坚实. 一、科学值得大家关心 1978年初,我上大学前不久,以郭沫若名义撰写的《科学的春天》、徐迟采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先后发表,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投身科学.30年后时过境迁,从海外回来感受到国家的巨大进步,也感到全社会对科学的态度有很大变化.前几天,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新华社发了消息,但社会上,即使在科研单位似乎也鲜有反响.  相似文献   

11.
<正>1996年8月,张新民携全家回国。此前,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研究。如果没有中科院的"百人计划",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像他这样的杰出科学家,也可能不会有我与他的这次"面对面"……乡情初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新民的办公室在图书馆二楼,窗外草木蓊郁,生机盎然。我们相对而坐,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张新民出生于河南温县。尽管在国外待了近10年,回国后又在北京工作,但他一直喜欢豫剧。"很喜欢!"他强调。"我的手机里存有《朝阳沟》,  相似文献   

12.
不断向前进回报九三情蒋次鹏我加入九三学社已十二年了,回首往事,感慨万分,衷心感谢九三对我的关怀和教育。多年来,我从事包虫病的研究,记得1985年我在西班牙获国际奖,刚回国不久,适逢在北京如开全国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为四化服务表彰大会,我荣幸地参加了这次盛...  相似文献   

13.
我从1999年担任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长至今。有人曾直言不讳地问我,“你不觉得宗教工作太枯燥吗?”我说开始很枯燥,但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是有悟性、有追求的,只要你走进去就会发现宗教工作永无止境,只要你从宗教文化、宗教艺术视角体会它的精华,发挥你的灵性,就会做出自己的特色。我自幼喜爱绘画,从事剪纸艺术创作的研究近30年,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艰苦的磨砺之后,事业与艺术在我心目中愈加纯净和美好。担任民宗局长后,有机会更多地零距离接触到博大丰厚的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我常常是白天深入宗教场所学习和工作,晚上再利用剪纸这种特殊…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法学院——哈佛法学院始建于1817年,它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律师职业或其他与法律有关的职务,它的目标是为法律实务、为地区、州、合众国和国际公共服务,为法律教学和法学研究提供全面的、有启发性的培训,该学院的教职员工、学生和毕业生,在寻求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从一开始,哈佛就鼓励它的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也就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如何选择好人生的方向?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保安员,从事保安工作已半年,虽时间不长,可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但在内心总有一种压力,不知道是闷还是空虚,感觉不舒服,并不是因为某些事不顺心,也不是工作做不好,好像是很自然发生的。同时,我也想多学一点东西,可又不知学什么好。请问我该怎么办?  求知者张晓景张晓景同志:  首先,你很喜欢你目前所从事的保安工作,说明你现在还并不需要在你未来的目标和你的职业道路之间作出一个选择。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追求自己的人生方向过程中,应学会不断地进…  相似文献   

16.
“我从出国的第一天起就抱定将来报效祖国。”这是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人口中心、被公认是该中心近10年最杰出的人口学博士涂平说的话,现在,他已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执行主任,1989年回国时还不满29岁。据有关方面统计:自1978年至今,中国陆续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的8万余名留学人员中,已有近3万名学成回国。其中1989年回国的有1537名。一些发达国家舆论界认为,中国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的发展中国家,能有如此大比率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是相当不错的。  相似文献   

1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年伊始,意气风发的政工干部们,不由地都在思考:新的一年将攀登怎样的新目标呢?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目标有远有近,有大有小。目标就是奋斗的方向,有了目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真正根基。第一,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企业技术创新。鼓励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9.
束星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博学多才,数理基础雄厚,具有深邃的洞察力,是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少数物理学家之一。他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一批优秀理论物理人才。他先后留学美国拜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还曾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过。回国后,长期执教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他被调到山东大学物理系,转向气象科学研究。在“肃反”和“反右”运动中,受到错误对待。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林正炎教授     
《浙江人事》2006,(3):27-27
吴平教授,1957年3月出生。1993年3月毕业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获博士学位,1994年回国。先后在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TexasA&M,Cornell University.Yale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与合作研究。现为浙江大学植物科学学科带头人,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