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力平 《瞭望》1990,(20)
周恩来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伟大政治家。他的传奇般的革命生涯、杰出的才智、崇高的品德,为世人钦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的《周恩来传》(上卷)、《周恩来年谱》对周恩来的革命活动论述颇详,出版之后,海内外反响强烈,但因《周恩来传》(下卷)尚未出版,对周恩来建国后的活动较少系统的记述。最近《中共党史人物传》中的《周恩来小传》即将出版,本刊征得作者及有关方面同意,先行选载书中“‘文革’中的周恩来”部分,以期向希望更多地了解周恩来、学习周恩来的读者提供一些材料。文内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翻开一页页史卷,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在短短的50年间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传奇般地跨入了现代社会。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回族在历史上第一次享受到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40年来,宁夏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圾大地调动了全区各族人民的积极性,“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入人心.为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北村,回族占98%,汉族在村里被当成“少数民族”。地处偏僻山沟的后湾自然村是单北村…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选集》,(下卷),已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这本选集,收入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重要著作;记录了他在党、政府和军队的领导工作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珍贵成果,完整地反映了他在建国后的全部工作历程。 《周恩来选集》 (下卷)收入的《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特别是为保护一大批党外朋友所作的不朽贡献。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围绕这张名单所进行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这张凝聚着周恩来心血与智慧的名单所包含的感人至深的内容。 本刊发表这篇文章,是对《周恩来选集》 (下卷)出版的庆祝,也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施行以来,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党政部门和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建国后,新疆各族人民按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自下而上地相继成立了六个自治县、五个自治州,并于一九五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为这一卷《邓小平文选》和10年前出版的第二卷《邓小平文选》的主要内容,就是阐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全新的事业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喜迎党的十六大之际,《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出版了。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通知》。当前,我们要按照《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学深学透“三个代表”厘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统一思想,改进工作,以良好的、浓厚的、热烈的氛围迎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唐德武,张月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汇集的119篇文章,是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问题是《周恩来选集》下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对于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风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十月革命后,列宁就指出:“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选集》第3卷,第501页)我们“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和客体是人,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并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选集》下卷共收入周恩来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著作五十六篇,计三十一万字。象一根红线一样贯穿其中的,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斗争。《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共收入周恩来同志的著作六十七篇,约三十余万字,其中大部分(共有四十一篇)是社会主义阶段的著作,也是以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为中心的。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四个层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基本路线的第一句话:“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就是讲这个问题。首先“领导和团结”的主语是中国共产党,因为这是党提出的基本路线,不用说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历史也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其次,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剥削阶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共有67条,其中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定有37条之多。它颁布实施三年来,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根据自治法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在搞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始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后,我们出版了毛泽东同志的选集。近几年,又陆续出版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以及董必武、瞿秋白、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选集或文选。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少奇选集》上卷是1981年12月出版的。现在,《刘少奇选集》下卷又出版了。《刘选》下卷收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1965年为止)刘少奇同志的重要论著,共38篇,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且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达到了崭新的境界。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战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追求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更加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这段话,概括地指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为了深入学习,正确领会,认真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本文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谈点粗浅的体会。(-)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16.
1956年,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就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里,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了许多事情。总起来说,就是三件大事。”这其中第三件大事就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情还正在做。”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二  相似文献   

17.
孟向荣 《民主》2004,(8):37-38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公安部宣传局、全国妇联宣传部联合编辑的《任长霞》和《永恒的彩霞》两书,于2004年6月相继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任长霞》和《永恒的彩霞》的出版,是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例证。也是公安战线“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指导方针产生效果的真实反映。它从一个侧面为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中,全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与革命和建设时期优秀共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从宏观上、战略上、政策上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对于鼓舞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去夺取现代化建设更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现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需要全党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治路线和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干部抗是决定的因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虹是要有千千万万真正学程并…  相似文献   

19.
《团结》2008,(1):60-64
建国方略 1917至1919年,孙中山倾其毕生学力著《建国方略》,系统地抒发自己的建国宏愿和构想。《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三篇构成。《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出版于1917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教育国民怎样去行使民权;《实业计划》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中国国际发展(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发表于1919年6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是“圆家经济之大政策”;《孙文学说》于1919年春夏间出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阐述心理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1,(15)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制定的这一《纲要》,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描绘出中国走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现在的任务,就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宏伟的蓝图变为现实。 怎样才能保证《纲要》的顺利实施?有一位人大代表讲得好。他说:在今后十年里,我们一定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