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 《人民政坛》2012,(9):48-48
【案情】2008年,远嫁外地的王婷回家探亲时,得知自己的两个哥哥在未同自己商量的情况下,将父母留下来的7间房屋和8万元存款平分了。当王婷就此事找两个哥哥对质时,没想到他们竟以王婷是出嫁女为由,表示王婷对其父母的遗产并没有继承权。王婷一气之下,起诉至法院,主张其继承权。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婷与两个哥哥都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对父母的遗产依法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相似文献   

2.
新农 《人民政坛》2012,(3):48-48
【案情】石老汉于2009年9月死亡,他的两个儿子为继承遗产发生了争执。老大说他是长子,按照乡里的习惯,他应当多得一份遗产。老二说哥哥虽然是长子,  相似文献   

3.
警官信箱     
编辑同志:我有两个儿子,他们分别成家后,我和老头子跟着大儿子过。五年前,老头子和大儿子在一起车祸中丧生。在他们去世后,大儿媳一直没有改嫁,我的生活由大儿媳照顾,在外地工作的小儿子按月寄来一定的生活费用。大儿媳对我照顾得非常好,但我听说法律规定儿媳不享有继承权,因此,我想立份遗嘱让大儿媳也分得一部分遗产。请问,法律是否规定儿媳不享有继承权?我该怎么办?小莉小莉读者:你的大儿媳是有权作为继承人继承你的遗产的。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  相似文献   

4.
母亲去世十年后,父亲也撒手人寰,摆在三子女面前的,是一道继承难题。原来.母亲去世时,父亲邀请亲朋作证,在子女面前立下遗嘱,他们的房屋在其死后变卖,所得财产由三子女平分。哪料,父亲去世后,女儿突然拿出一份遗嘱。根据这份遗嘱,父母的遗产由她一人继承。秘密遗嘱突然曝光,锋芒直指前一份遗嘱,一场遗产继承风波由此上演。  相似文献   

5.
警官信箱     
死刑犯能否享有继承权?编辑同志:我的丈夫刘某因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就在我的丈夫被枪决前6天,我的公公因脑血栓病发经抢救无效死亡,留下3间房屋、6万元存款还有其他遗产。我和9岁的孩子都没有经济来源,为此我提出:对于我公公的遗产我的丈夫也有权继承。可是,我丈夫家的其他人都不同意我的说法。他们说,我的丈夫因犯罪被判处死刑,并已被剥夺政治权利,根本无权继承其父亲的遗产。事后,我丈夫的两个弟弟将父亲的遗产分了个精光。请问,我的丈夫就真的没有继承权了吗?玉如玉如读者:我们认为,你的丈夫对他…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父母生有两儿一女,我是长子。我们兄妹三人相继成家后,父母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父母相继过世后,两个弟妹提出要均等继承遗产,我提出自己一直与二老生活在一起,属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7.
王绪存 《半月谈》2005,(6):68-68
主持人的话:不久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案,村民王某在其父母去世后将其遗留的住宅以遗产的形式予以继承,并拒绝当地村委会让其返还宅基地使用权的要求,被当地村民委员会告上了法庭。法院认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判决王某将其父母所使用的宅基地退还给村委会。下面请看案件的原委和法律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电影运用艺术的处理方法和演员高超的演技,将一对矛盾抛向观众——查理,一个小有成就的汽车行老板,本以为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却被半路“杀出”的连金钱概念都没有的傻哥哥雷蒙得到。是什么让一个生活都难以自理的哥哥能够不费吹灰之力享用这笔巨额财产?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幼年时 ,父母离异 ,母亲改嫁给程某 ,此后我一直随母亲和继父生活 ,在他们的抚养下 ,我考上了大学。我弟弟随生父一起生活 ,生父一直未娶。参加工作时 ,我经常去看望生父。继父去世时 ,我依法继承了他的遗产。最近生父因病去世 ,我要求以女儿的身份与弟弟共同继承生父的遗产 ,但遭到弟弟的拒绝。请问 :我还能否再继承生父的遗产 ?任萍任萍读者 :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第21条规定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继承…  相似文献   

10.
云鹤 《中国保安》2009,(2):62-62
案例:刚刚从老家回来的保安员宋志伟最近显得无精打采,每个队员一提起自己家乡都兴高采烈,唯独宋志伟不愿提起。春节前,宋志伟回到老家河北。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哥哥,哥哥已经娶妻生子,经济条件也不错。父母便开始为宋志伟的婚事担心起来,怕自己身体不好提前走了,二儿子没钱娶媳妇,于是便当着老大和几个乡里亲戚的面说,如果两位老人走了,家里的房子由二儿子继承。话虽如此,但当时并没有立下字据,而且宋志伟担心自己那位厉害的嫂子,大哥从小就窝囊,什么事情都听大嫂的,万一父母走了,大嫂不认账该怎么办?那些乡里的亲戚作证能够有法律效力吗?  相似文献   

11.
她有权领取死者丧葬补助费并继承遗产吗?编辑同志:我有一位同学周某,现年20岁,在某县银行工作,最近因公亡故。在其死亡前三个月,曾与一位18岁的姑娘郭某按照农村的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同居,但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周亡故后,郭某要求领取家属丧葬补...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4,(12):66-66
林某去世后,房屋的二分之一应为秦某所有,另二分之一应为林某遗产。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林芳与秦某同为林某遗产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相似文献   

13.
兰丽专 《台声》2001,(7):47-47
祖国大陆居民办理继承台湾居民在台湾的遗产,需了解下面有关内容: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根据大陆法律有关规定及台湾地区有关法规,继承台湾地区居民在台湾遗产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如下:   1、配偶为任一顺序继承人。   2、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直系血亲卑亲属。如:子女(含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及胎儿)、孙子女、曾孙子女等,以亲等近者为先,可代位继承。   3、第二顺序继承人为父母(含生父母、养父母等)。   4、第三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含同父母兄弟姐妹、同父异母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等)。   5、第四…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法制》2007,(3X):68-68
编辑同志: 我单位有一个老同志不久前去世,其育有一子一女。从遗物中发现,老人曾将8万元存款以儿子的名义存八了银行,但存折和密码均自己掌握。因老人未立遗嘱,两个儿女因继承遗产问题发生争议。其女儿主张,存入银行的8万元存款应当作为遗产,由兄妹二人共同继承。其儿子则主张,老人将这笔存款以自己名义存入银行,说明有意在去世后赠给自己,不应再作为遗产加以继承。请问,这笔存款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20,(3):62-63
导读之声说起继承,大家第一反应是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然而在现实中,婆婆继承亲家遗产的奇葩事件却并不鲜见。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的法律关系并不复杂,却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6.
路光仁 《人大建设》2001,(11):47-4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了法宝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的继承方法。在被继在人死亡时未留下遗嘱,或者留有遗嘱但无效的情况下,即适用法定继承的方法继承遗产。但是,对于继子女和过继儿子如何继承遗产,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不知他们能否运用法定继承的方法继承遗产?  相似文献   

17.
案例季某的儿子季开(化名),今年38岁,1993年秋因参与合伙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998年刑满释放就外出打工再无回家。2001年,33岁的季开和张某结婚,张自有住房,提出招季开做上门女婿,结婚什么彩礼也不要,也不继承遗产,今后也不赡养老人。季开的父母和其三个姐姐都同意季开和张某提出的条件。2005年,季开75岁的母亲因病将原准备给季开结婚的房子卖掉,还欠治疗费6000余元。经济拮据的季某找到儿子季开要求尽赡养义务和负担部分治疗费,季开以有约在先,结婚不要彩礼,不继承遗产,拒绝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和承担治疗费用。季某有无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8.
唐宁 《台声》1999,(10)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的接触也日益增多。如何解决因历史原因而遗留的两岸问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心的,其中尤以两岸人民相互继承遗产这一问题格外引人关注。由于海峡两岸对于遗产继承问题的规定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在办理涉台遗产中,继承人需要了解掌握海峡两岸的不同规定,以便更有效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如何处理遗产继承问题,关系到每个继承人的切身利益。本文将分别对海峡两岸的不同规定作一简要介绍,以利当事人有针对性地办理相关事宜。本期介绍的是“关于台湾居民继承大陆居民遗产的有关规定”,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月8日,中国籍公民刘强因不满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消极态度,愤然向首尔的日本驻韩国使馆投掷了4个燃烧瓶。燃烧瓶导致建筑物部分墙体烧焦,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刘强随即也被韩国警方拘留并被首尔高等法院判处10个月的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20.
房绍坤 《求索》2022,(2):12-20
现代继承法实行共同继承规则,继承开始后,遗产归继承人共有。在遗产共有问题上,罗马法主义主张遗产共有为按份共有,日耳曼法主义主张遗产共有为共同共有。在我国民法上,自《继承法》至《民法典》的民事立法上都没有明确遗产共有为何种类型的共有。通过体系解释规则,基于共有类型、遗产共有存在基础、遗产应继份以及遗产分割方法等分析,我国民法上的遗产共有应定位为共同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