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赵刚 《法制博览》2010,(12):62-63
记得上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西门豹治邺》,说的是战国初年,魏文侯派西门豹治理邺的故事。邺城遗址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城南的临漳县的漳河岸畔。。聊起邺城,大有讲究。相传邺城为齐桓公所筑,初建于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2.
上下其手     
《法制博览》2009,(11):55-55
楚襄王二十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大将皇颉率兵抵抗,不幸被俘,成为楚将穿封戍的俘虏。穿封戍带着皇颉回国领赏,谁知中途杀出个公子围来,硬将皇颉给夺了去。公子围说动皇颉,希望他不要泄漏是他夺人这件事的真相。但是穿封戍不服气,就向楚王告状。楚王决定这件事请伯州犁来处理。伯州犁就把穿封戍和公子围都找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意见,他们都说自已有理。  相似文献   

3.
方小晶 《法制博览》2009,(16):23-23
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母亲,她们都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 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不孝十分的痛恨,见人就诉苦,说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孩子他爹去世早,自己又养老又养小的,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娶了媳妇,终于盼出头了,没想到孩子不孝顺,不给粮不给面,养老费也常不给。听者都了解她家的情况,对她十分同情,  相似文献   

4.
人生有悲剧和喜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有悲剧和喜剧。无论是繁重的体力操作之后,还是搅尽脑汁的文字之余,人们通常喜欢看些喜剧、小品,类如电视剧《戏说乾隆》、《我爱我家》.在戏谑中让我们的神经放松开来,笑闹之余给人些回味和启示。但喜剧、闹剧弄不好就会流于浅薄,它也永远代替不了《哈姆雷特》、《雷雨》,代替不了《甲午风云》和《南京大屠杀》,喜剧的笑声和大团圆的结局永远代替不了悲剧的深沉和心灵的震撼。  相似文献   

5.
商界奇招     
一件红色小褂的魅力 中国影片在国外异样文化背景下,难以吸引观众.但1989年略施"红色小褂"小计,使影片《红高粱》引发轰动效应. 《红高粱》在柏林首映式上,分发给每个观众一件红色粗布对襟小褂,背后3个中国字"红高梁",大受外国人青睐,被视为中国乡土艺术品.电影散场,观众纷纷穿上这件小褂,大街上出现红衣热.  相似文献   

6.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4):65-65
游手好闲的浪荡子首先让我们看看荆轲在遇到求助他刺杀秦王的燕太子丹之前是个什么货色。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是这样说的,荆轲年轻的时候喜好读书和击剑。注意,仅仅是喜好,司马迁可没说他擅长读书和击剑。荆轲曾经想要游说卫元君,忽悠人家给他个官当当。可是卫元君似乎知道他有多少斤两,根本就看不上他。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1992,(9)
在不久前的一个读者评刊会上,我问大家: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栏目是哪一个?一个读者不加思索就脱口而出:《上班一族》。我问:喜欢它什么? 答曰:亲切、贴近,讲出我们想讲而又表达不出的话儿。我觉得这是对编者的最高褒奖。可同时也有热心读者给编辑部写信说:《上班一族》初看还挺新鲜,可翻来覆去就那几套,一看再看就令人厌烦了。我们听够了那些倾诉、发泄。我觉得这是对编者的善意警告。反映上班族的生活、让上班族有个说话的地方,是我们办这个刊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比较偏僻落后的乡镇,有个特爱开会的乡长.只要乡里有个事,不管大小,都要先开会.结果有一次开会时他让狗给咬了,还闹了个笑话.至今在那个小镇还常常被人当笑料说. 话说一天,乡上派出所的所长向乡长报告,说街上最近发生了多起狗咬伤人的事情.而狗的主人大多是乡里有钱人家和一些干部的,他说他不好处理,请乡长定夺.乡长听完后感觉这事情很严重,因为乡上正在准备召开一个对外招商引资的农产品交易大会,上面很重视这次大会,如果让狗咬了来参加大会的客商,那如何是好?乡长思考了一会说:"那我们赶紧开个会,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约四五年前,新闻界曾经传说过这么一件趣事:北京,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酝酿改版,内部讨论准备改一个报名。新的报名还没定下来,就有人找上门来说:《经济参考》你们不要了,卖给我们这4个字  相似文献   

10.
一字重千金     
刘墉 《法制博览》2008,(8):19-19
以前,有位同事,交了个漂亮的女朋友。但是他才带女朋友在公司出现过两次,就听到风言风语,说那漂亮女人是“鸡”。同事终于听说了,而且查出是谁放的话。冲到那人面前,厉声问:“你凭什么这么说?”  相似文献   

11.
少女杀夫     
1990年初春,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余乐中,一阵鞭炮声更给苏北一个偏辟的小村增添几分喜庆气氛,村上三十多岁的光棍宗二娶媳妇了.喜欢热闹的乡亲们一个个说笑着围向宋二家去闹新房,调皮的孩子们推操着抢检地上未炸的小炮,姑娘、媳妇们嘻笑着,谈论着:“宋二真出息了,三十多岁还娶个黄花闺女.”“你瞧,新房布置得还真不错.”“是呢,是呢,比我们那时可强多了.”当新娘子被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簇拥着走下拖拉机时,看热闹的人一阵小声惊叫.  相似文献   

12.
俺是娃她爹     
"俺有时候想,让这娃儿做俺女儿,俺做她爹,就这么过一辈子,也不错.俺保证好好跟你们回去,求你们现在不要铐俺!"我们找到刘大柱的时候,他开口第一句就这么说. "废话少说!孩子在哪?"我板着脸,二话不说就给他上了铐. 刘大柱扭着身子挣扎了几下,用嘴叼了椅子上的一件外衣,在腕上绕了几圈遮住了手铐,这才站起身来说:"孩子在里屋,睡着了.你们轻点."  相似文献   

13.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古诗源》一“南风,改革开放之风”“让改革之风劲吹”,“广州是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就定为《南风窗》吧!”这是市里儿位主要领导在给杂志起名时的中心话题。这些话,毋宁说是给刊物定了宗旨《南风窗》杂志酝酿于八四年冬,八五年四月创刊。八六年元月起交全国邮局发行。值此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阐明宗旨,以昭拳拳之心.让上下左右及海内外人士监督指教,颇感必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大地带来了生机。时势要求改革、开放、广州“得天独厚”,在全国大城市中最早获得“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又是沿  相似文献   

14.
中专时代     
李春亮和张晓亮被姜正推荐为理发员.理发这事,班主任找了几次,说学校抓得紧,严肃校纪,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不能烫发.姜正和班主任商量,班级出钱,买一把理发推子,让以前就在家给别人理过发的李春亮和张晓亮承担起理发任务.班主任欣然同意,于是李春亮和张晓亮就成了班级的义务理发员.头一个让他俩理发的就是姜正,理完后,同学们拍手叫好.在姜正的影响下,一个个都争着理发.  相似文献   

15.
美女k君     
邻居K君,芳龄三十有二,未婚. K君开了个工作室,翻译些洋文给中国人看,也把中文变成洋码,赚洋人的银子.K君是个正经八百的三高人物. K君除了三高,还很漂亮.备下房产当嫁妆,只等属于她的白马王子上门求婚.只可惜男人胆怯,迟迟不见送玫瑰的人. K君对门住着张婶,一个热心人.张婶见K君孤零零一个人,去问K君:想找什么样的男朋友?婶包了.K君说:差不多就行.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国家外文局法语专家路易斯今年又要在北京过春节了,她说,很想再到外文局班车司机李师傅家去吃饺子;天津蓟县的聂井舒,是河北省兴隆县人,22年前倒插门娶了蓟县的媳妇,现在在北京打工收废品。他说,父亲去年去世了,今年准备带媳妇回自己家和妈妈过春节;北京怀柔区一个农家院的女主人说,今年春节肯定是和城里来的客人们在一起过除夕守岁,不过她心里不是很痛快。她说,自从开了农家院,几乎就没有机会再过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在一起的大年了。她让记者千万不要说出自己家"农家院"的名字,"那样不好,伤人,开春了影响客源和生意。"  相似文献   

17.
圣诞节厚礼     
9岁时,我家住在芝加哥,因急需挣钱,我找到《先驱美国人》报在本街区的发行负责人米塞利先生,求他给我安排一份课后送报的工作,他说只要我有自行车就行。父亲当时一人干4种活儿,他给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但还来不及教我骑就患肺炎住了院。幸好,米塞利先生并没提出检验我的骑术,于是,我推着车让他过目,  相似文献   

18.
绿尘 《法制博览》2009,(2):45-45
我的一篇小文《坐在马路上梳头的民工媳妇》在博客上发表后,引来不少网友发表评论:有同情民工的不公正待遇的,有为之抱不平的,还有表达赞美的。一个未署名的网友说:“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善良、坚韧的人民。”另一个网友说:“他们赚钱真不容易,我除了佩服,别无话说。”  相似文献   

19.
张博文 《法制博览》2009,(17):41-41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年轻的时候喜好读书和击剑。注意,仅仅是喜好,司马迁可没说他擅长读书和击剑。荆轲曾经想要游说卫元君,忽悠人家给他个官当当。可是卫元君似乎知道他有多少斤两,根本就看不上他。  相似文献   

20.
凌峰,台湾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海峡两岸电视观众所熟悉的“光头明星”。 趁凌峰来广州为太太贺顺顺新著《台湾媳妇青岛妹——凌峰和我》签名售书之机,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他。他幽默的语调,别具一格的视角,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