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清 《河北法学》2005,23(12):116-120
近现代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尊重和关怀人的自由和尊严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创设各项制度的重要价值目标,我国宪法也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了进来.反映在刑事诉讼中,则表现为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不应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视为"单纯的客体,即司法的奴隶",而是把其"提高到一个自由的自我决定的地位"(黑格尔语)为此,刑诉法创设了在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帮助的制度,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专门对律师的介入作了新的的规定,即律师可以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并可以提供法律帮助.转眼九年过去了,律师的提前介入却被人誉为"铺满鲜花的陷阱",为何会事与愿违呢?从实际入手,浅谈一下成因,略论一下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摆渡人,意指帮助社会、替人解忧的一类人.2020年,这个词高频出现,疫情之下,很多医护人员于患者而言,正是"摆渡人." 细想"摆渡"这个词,挺妙,它约等于"救助",又多了些走心的温度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个人都会遇见自己的"摆渡人",或者有幸为他人"摆渡".2020年,我有幸遇见我的"摆渡品"——毛姆的《刀锋》,借...  相似文献   

3.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提出顺应了当时发生在中国的国际政治形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免于被瓜分的命运.而中国幸免于瓜分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列强之间矛盾加剧而形成的均势状态,以及中国人民坚决的反抗斗争."门户开放"政策只是客观上起了帮助中国的作用,这种客观上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在美国人的意念中,却成了美国拯救中国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岳波  贾洪 《检察风云》2007,(19):58-59
"警察出警,警嫂帮忙值班;警察下村走访,警嫂跟随协助;警察调查取证,警嫂助他找人;警察处理群众纠纷,警嫂做好调解工作……"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公安局西平派出所五里警务室驻村民警陈涛与其妻子吴燕的"二人转",承担起了警务室的日常工作.化解村民纠纷、帮助危难百姓、控制治安事件,一件件事情体现出了"夫妻警务室"的巨大作用,当地老百姓真切感到"夫妻警务室"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对"帮助其逃匿"如何理解是认定窝藏罪的关键问题,本文拟从提供隐藏处所、财物与帮助其逃匿的关系,帮助其逃匿能否以暴力方式和不作为方式实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经济法学术历程,以及"国家调节说"的形成过程,重点是向读者报告其当时的基本逻辑思路,希望藉此能帮助读者们更好理解先生的经济法理论思想。至于该理论的具体内容并未多写,而用注释标明可参阅的论著。最后还谈了我国经济法学人当前的任务,希望共同努力推进学科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哲学应和法律拉开距离,法哲学只是一个从外在的视角帮助法律人加深对法律和司法过程的理解的东西。在一个运行良好的民主体制下,优秀法官的裁判应该是从中立性的原则出发,做出一种合乎理性的裁判,这种裁判既非哲学的也非科学的,而是真正的法律的。法官应该从"哲学王"的诱惑之下走出来,加入促进和监督民主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日常事务中,领导干部会显现不同的领导风格,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领导",一类是"小领导".这里说的"大"与"小"并不是以职位论高低,有的人职位高,却是"小领导";有的人职位低,则是"大领导".  相似文献   

9.
2008年年末最红的"网络名人"--南京的周久耕局长引发的"烟表门"事件,促使许多官员从张狂变得收敛起来,不少人在穿戴方面已经悄然有所改观,不抽好烟、不戴手表.由此,有评论家欣喜地以为"民众对官员在公开场合出现的穿戴的注意,已经形成了一种监督".可惜,好多人对这种"形成"并没有半点欣喜.这种"形成"倒极容易让人联想起生物学中的"拟态"来,譬如木叶蝶的外形像枯叶、竹节虫的身体像竹节,色彩不再绚烂,便于伪装隐蔽,"公仆"弄得比"主人翁"还要低调了!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上海第四次文明指数测评结果发布.结果为84.95.最新测评结果显示,针对将于百余天后举行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接受相关调查的上海市民,对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的认同率不断上升,其中,"文明谦让、善待他人、敬老扶幼、帮助病残"以59.9%的认同率排名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具有"社会危险性"是采取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的必备条件,但是对于如何认定"社会危险性"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各地司法机关对其的理解也不统一。本文从含义、特征、证明责任等三个角度出发,对"社会危险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其的理解,提高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亲亲相隐"与尊重人权:我国刑事政策之理性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刑法第310条的规定,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或者作虚假证明予以包庇的行为.不管窝藏、包庇者与犯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只要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都要受到刑事制裁.实际上,这样的法律就是对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你的亲属犯罪的时候,你为了维护法的权威和尊严,必须要牺牲亲情.这种规定的合理性需要探讨.本文根据古今中外关于"亲亲相隐"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因否认此制度而给现实社会带来的危害,分析了现阶段确立"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亲亲相隐"原则刑事立法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警官,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今天出狱后不知到哪里去安身呢,谢谢你!"2005年9月14日上午,上海市新收犯监狱威严的大门口,面临释放的犯人陈琦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对前来送他出监门的王桂文警官虔诚地鞠了一躬:"你放心,我再也不会去做什么坏事了,我会珍惜你对我的教育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大凡贪官,一定是穿则顶级名牌,食则酒海肉林,出手宽绰,不亚大款,何来"清苦"之说?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特殊性,在贪官中,的确有些人的外表和平时言行给人以"清苦"的印象,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过得很"清苦"。  相似文献   

15.
王燕飞 《河北法学》2005,23(12):25-27
"犯罪分子"这一用语在97刑法条文中使用共计达51处,并且大致是在三种不同意义上使用;这一用语存在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贯彻的无罪推定理念相冲突,与犯罪人是人的这一现代刑罚观念不和谐,与刑法内部的相关规定不协调等方面的缺陷;根据其使用不同情况,可分别修改为"行为人"、"人"、"罪犯"和"犯罪的人".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和"道德人"并重:行政监督中的人性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出发,分析了单纯的"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局限性,指出了公务人员可以经历从"社会的公仆"到"社会的主人"再到"社会的公仆"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文章认为,"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并行不悖是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及其效能有效发挥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摆平"之患     
甘肃省嘉峪关市政协委员何锋,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不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反而打电话叫来帮手对他人进行报复致死伤二人,并扬言,"公安局的人全来了我都能摆平!"然而,这位何"委员"最终未能将"公安局的人""摆平".日前,何锋及其参与打人的李波等人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移送检方审查起诉.……  相似文献   

18.
翟华 《政府法制》2007,(22):31-32
中国人在国外要过"四关"海外华人圈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人在国外要过三关,即语言关、金钱关、心理关。不过,以我在海外的观察与经历,我觉得华人们还要过"小人"关。这里先讲一个段子:有两位中国人和两位美国人坐火车旅行,美国人买了两张票,而中国人只买了一张票。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月18日,广州市"瘦肉精"中毒事件放倒70人,不少人"闻精色变".然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冯平却指出,"注水肉"其实更是盛行已久的潜规则,危害远超"瘦肉精".在"注水肉"里,可能添加了阿托品、矾水、卤水、工业色素和防腐剂等.注水使肉品易腐败变质,产生细菌毒素使人生病,还可能传播动物疫情.  相似文献   

20.
有句名言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江湖上一直传说着一本武林秘诀叫《空手套白狼》。据闻,当"走自己的路"和"空手套白狼"这两句话同时用在一个人的身上,会发生"化学反应":一大片如诗如画的青纱帐和肥沃的土地,会在一时间集中到一个叫"富豪"的人手上;13.6亿元的银行贷款,也会在一瞬间化成烂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