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首先我们想了解一下什么是"西藏问题"?王小彬:西藏的历史、政治、法律地位,也就是说,西藏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从自古、元代和新中国三个层次来分析和说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自元朝以来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现在西藏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个自治区。西藏的历史地位、政治地位、法律地位,早已为历史所确定、为人民所选择、  相似文献   

2.
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昭示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任命达赖喇嘛为西藏政教首领的定制就是一个具体的例证。在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政教合一权力的五世达赖,是康熙皇帝统治时期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西藏首领。七世达赖时期,乾隆皇帝批准成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自清一代,中央政府还派驻数十位驻藏大臣,直到中国封建王朝结束。现在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封建帝制被推翻以后,西藏“实际上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张云 《思想战线》2002,28(2):58-62
西藏历史上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被来自各方面的研究和学说披上了一层面纱 ,如历史上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政治关系中的“供施关系” ;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理 ;西藏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 ;中国历史与西藏地方历史的关系等。通过史料研究 ,这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有较明晰的文字阐述和资料佐证。弄清这些问题 ,对于研究西藏问题、了解西藏、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台湾的政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陶 《统一论坛》2002,(1):19-22
台湾问题由来已久,近年“台独”声势一浪高于一浪,其中有不少人提出种种怪论,企图从历史上、法律上否定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下面笔者从国际法的角度出发,让历史和法理雄辩地告诉世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早期台湾历史地位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族群政策怎么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绪 《同舟共进》2009,(12):23-24
【国族认同:要改变我们对"民族"的定义】 中国的族群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除新疆、西藏外,各民族关系和睦,基本不存在所谓的"民族"问题。这就使得一些民族政策在部分地区有效,在部分地区却失效。而西藏、新疆的民族问题,又和政治、宗教、分裂主义、  相似文献   

6.
李刚 《求索》2010,(7):131-133
在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外在的体例形式都表现为刑法典,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在传统社会不存在包括亲属法在内的民法的实质内容。尽管传统社会处理和界定婚姻家庭关系所采取的制度模式无独立的外在形式,且被包涵于刑法典中,但这种制度模式所解决的问题与当下亲属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认为,我国古代社会"亲属法"主要有三大特点:始终为刑法典中一部分,体例均为"户"或"户婚";深受古代"礼"的影响;法律文本宽于男性,严于女性。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关系法制文明,维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7.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维新 《前沿》2010,(3):39-41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此书的由来。卢梭在"社会契约"问题上与霍布斯、洛克有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阐述了有关自然权利、社会契约、法律等问题,卢梭认为,法律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由,法律的前提是因社会契约而成的理性共同体,法律的核心主题是政治法。第三部分对卢梭的法律思想作简要的评述,卢梭的法律观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主题多样性,卢梭的法律观体现了正义论的法律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一、中西方在涉藏问题上认知偏差的表现重点是三个方面:第一,关于主权问题。西藏是中国一部分,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同时也早已为国际社会所承认,过去态度比较模糊的有两个,一是印度,一是英国,特别是英国,一直宣称中国对西藏只拥有宗主权,直到2008年10月,英  相似文献   

10.
地方主义是晚清以来中国政治转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大政 治特色:在晚清以来的政治崩溃中,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造就了许多凭借军事实力割据一方的地方实力派的崛起。这些地 方实力派承认中央政府,但又总是与力图重建其最高权威和集权 主义理想的中央政府形成矛盾和对抗,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若即若 离。其实地方分权系统形成的地方主义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要现象。地方主义直接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下移、地方分权系统 的形成和地方政治势力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近代意义的报刊产生了.这些报刊有官办的、有商办的;有国人自办的.办有外资创办的。这些报刊的创办者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办报的目的差别很大,但对西藏问题都十分关注。特别是我国自办的报刊更加关注西藏的重大政治问题,及时报道国家的治藏方略和政策得失,传达国内外关于西藏的信息。本文以《东方杂志》为个案,论述晚清报刊与中国西藏的关系,从而阐明西藏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从历史上看,台湾虽曾多次遭到外国的侵占,但最终都未能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从国际法上看,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根据“主权完整”的原则,中国对台湾享有完全的主权。从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老政治传统的体系中,有一个名为"通三统"的术语,在孔子看来,这是一种尊重前朝古老政治传统的文明表现,对一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5月12日,甘阳先生在清华大学发表的题为"新时代的‘通三统’"的演讲中提出,目前在中国可以看到三种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华夏文明数千年来所形成的即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笔者以为三者乃同一中华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从公羊学的角度说,就是要达成新时代的"通三统"。尽管中国文明未必是拯救西方文明的良药,但是中国圆融无碍的传统智慧的价值,至少对于本国的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指导作用,所有脱离中国国情所进行的事,无一不遭到失败,这也是历史所证明了的。因此,如何从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传统中发掘适于当代中国国情的精神及制度资源,如何认识那些传统的地位,就是中国所有具有相同问题意识的知识人目前所需要做的理论探索工作了。  相似文献   

14.
卢立菊  付启元 《群众》2017,(18):64-66
国都,是一个国家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称谓,也是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和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都在一个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选定与建设是关涉国家战略的重大事项,而建都理念则折射出一个国家的主权理念和发展规划。中国历史悠久,王朝众多,历朝历代都建有都城。都城位置的选择对一个王朝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和一些有识之士,非常重视建都问题,曾提出了各有见地的学说,进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建都思想。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旗人"在清朝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法律上享有特殊权利,这些特权对当时社会的法律、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孟德成 《前沿》2010,(24):74-76
古代中国所创造的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完整延续下来并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上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镌刻着中国名字的成就。中国历史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为世人所称颂的"五大盛世",从这些政治清明时期中可以探究对我们现阶段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忍  徐卓 《统一论坛》2012,(3):41-46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外交上正式承认过西藏是“独立国家”,西藏地方也从未脱离中央政府的主权管辖而“独立”。中国政府对西藏拥有毋庸置疑的主权。然而,近年来,以十四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藏独”分子,在境外一些势力的支持下,打着“人权”和“宗教自由”的幌子,以暴力和各种变相暴力为主要形式,屡次在我国境内外组织煽动各类“藏独”活动,大肆鼓吹和渲染“藏独”理论,混淆视听。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都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9.
问:据报道,达赖喇嘛已于近日访问美国纽约。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达赖喇嘛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人士,而是一个从事分裂中国活动的"政治流亡者"。中  相似文献   

20.
三、要弄明白民盟在整个中国政治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我的生命路线的选择,不是我选择的,是共产党决定的。"——费孝通 民主党派的历史定位、社会定位和政治定位,是参政党建设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多年在费老身边工作的吴修平副主席回忆说:费老主持民盟中央工作伊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