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世芳 《前沿》2006,(11):212-213
信仰不是宗教的专利,科学也有信仰。科学研究的开始必须相信宇宙间存在着不变的普遍规律,必须相信人的头脑能够正确认识并反映客观世界。科学家科学认识的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离开信仰,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是科学家世界观信仰的展开,如果完全否定信仰,也就否定了科学。科学信仰体现了人类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史上的哲学批判可分为信仰性哲学批判和学术性哲学批判两种类型.信仰性哲学批判往往是一种以哲学批判的形式出现的对自然科学的政治压制或宗教迫害.学术性哲学批判作为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性活动,有助于科学家更新思想观念,筑牢科学创新的信念支撑;有助于科学家拨开理论迷雾,找到科学创新的有效路径;有助于科学家强化责任意识,把握科学创新的正确方向.学术性哲学批判是以批判者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规范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3.
传统“唯物史观”被定位为最彻底的无神论,新时代条件下的唯物史观则须重新审视信仰在社会整合功能中的地位.以近代科学兴起时代的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为例,说明他提出的自然哲学体系既采用了近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又符合宗教传统.近代早期科学家的致思路线揭示出科学与信仰之间的相容关系.正确对待科学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方为唯物史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张云涛 《前沿》2009,(1):41-45
本文依据黑格尔对施莱尔马赫的批评,从信仰与理性关系的角度探讨两人宗教思想的差异。首先分析了二人面对的相似处境:以理性为特征的近代文化和信仰的冲突。施莱尔马赫将教义学看作是历史神学的一部分,认为它是一门实证科学,系统描述作为基督教本质的“情感”。黑格尔批判这种情感宗教,认为情感是主观的、低级的,无法把握真理,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保证信仰的普遍客观性。两人的这种差别鲜明地体现在三位一体学说上。他们的冲突体现了信仰与理性、直接性与间接性、描述与规定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5.
理性主义和信仰主义杜镇远理性主义是科学的旗帜,信仰主义是有神论的特征。理性主义鼓励质疑和批判,为科学所必需;信仰主义提倡盲从和轻信,是迷信思想的温床。我们需要正确的信仰,但不能陷入信仰主义;我们只能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唯科学是尊。区分科学的理性主义和...  相似文献   

6.
梁春节 《传承》2014,(7):78-79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以往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同时克服了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是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积极扬弃,以真正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真正基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形成了科学的理性观,即实践理性观。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马克思的新型理性观本质上就是实践理性观。  相似文献   

7.
张志明 《前沿》2011,(23):95-98
宗教哲学是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形而上学及道德哲学一起构成了批判哲学,宗教哲学的独立性不容否定。然而康德的宗教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前批判期到批判期再到建构期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展示了康德不同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简单否定宗教的反宗教立场,在批判与建构中,康德完成了对理性的道德宗教的先验论证。  相似文献   

8.
王铮  龙超 《思想战线》2001,27(4):22-25
霍布斯宣扬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斯密则把个人的自利行为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但他对理性的理解掺杂着道德、历史和文化诸因素.新古典经济学把理性变成最大化价值的代名词,这对一贯强调历史对人类行为重要性的马歇尔是痛苦的.尽管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批判由来已久,但贝克尔、诺斯等人的努力开始了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扩张."囚徒困境"是对理性主义的致命一击,如何化解这种冲突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回顾与反思表明,在坚持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必须重回古典,这是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将红 《思想战线》2003,29(4):13-16
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笛卡儿以来的近代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最早源于休谟。现代西方哲学由批判形而上学走向了对哲学存在价值的怀疑和否定。马克思扬弃并最终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本体论隐秘的二重含义进行了准确的区分,把以纯粹理性思辨为特征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从哲学本体论中剥离出来,以实践为基础辩证地否定了前者,从而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巨大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0.
黄毅 《理论月刊》2015,(1):39-45
哈曼是近代非常重要的德国哲学家,是"狂飙突进"运动之父。他的《纪念苏格拉底》对康德为首的启蒙运动理性精神予以了深刻的批判,在那里他对休谟作了一种奇特的诠释。休谟攻击上帝存在的理性根据旨在攻击信仰,而哈曼则把休谟的论证颠倒过来,用以捍卫信仰。对哈曼而言,休谟怀疑论的价值不在于它挑战了信仰,而是它使信仰免于理性的批评。在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圣经的《果壳中的美学》中,哈曼有力地论证了艺术的形而上学地位,他认为唯有艺术,而不是科学、哲学具有洞察实在本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反实在论哲学和给予神话的批判、科学实在论思想阐释、因果内在实在论建立三个方面,评介了图奥梅拉的科学哲学思想。作者指出,在当代勃兴的科学实在论中图奥梅拉的学说是富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该学说充分体现了科学是现存的万物(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尺度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在于认为,理性原则上能够把握世界、科学方法是理性的最佳说明,从而,堵死了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张啸 《求索》2012,(6):190-192
18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驱动力,西方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以后人们为摆脱教会统治,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而兴起的思想运动。欧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把科学和理性置于前所未有的高位,理性的地位以至于超过了人性,并以此形成了一系列近代理念:诸如人的主体性、机械化的自然观、自然被人驾御等。因为片面地追求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功利思想,理性的正面意义已经从唤起人类智慧背离为异化人文主义的思想。批判理性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它的批判和否定的功能,重视人和人的存在,关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作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理性原则从宗教束缚中解放了人性,确立了人的价值。但过度的理性反思反而变成了对人性的新的束缚。工具理性的思想将对自然的控制转移为人对人的束缚,压抑着本该得到解放的人性。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家常把实在世界与应然世界看作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前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围,后者则是价值理性的地盘.价值理性的发展由来已久,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其主要路径,但这两条路径都存在不同层次的困境,致使伦理学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在道德领域迂回不止,当代哲学家力图重建价值理性的根基,推动了价值理性的发展,但价值理性的最后根基依然有待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宗教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教态平衡发生变化,信仰多元化趋势增强;信教群体面扩大,活动场所需求增加,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宗教思想理论建设加强,教职人员素质提升;宗教世俗化不断发展,宗教神秘主义亦在涌动;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认清和把握这些趋势,对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弦 《人民论坛》2012,(11):140-141
阿奎那运用"理性"整合了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奥古斯丁神学,建构起了一个系统化的理性神学体系,创造性地解决了哲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政治与宗教这三大关系的基本问题,不仅顺应了中世纪晚期的社会发展潮流,还为后世思想及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反讽概念可以分为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类型。浪漫主义的反讽强调无穷的否定,通过这种否定以表现无限的绝对运动,遵循"否定的辩证法"。它不是以肯定和同一性为目的,而是以否定自身为目的。它强调反讽自身的独立性,使反讽作为反讽而存在。这本质上是一种艺术美学意义上的反讽,它蕴含一种反理性的或非理性的"泛情感主义"。这种反讽蕴含着一种关于存在理解的虚无化趋势,它可能导致形而上学的消解和道德价值的真空,使人类陷入虚无主义的无意义的生存困境。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主张一种不同类型的反讽:即哲学伦理学意义的反讽。理性主义者认为,浪漫主义的美学反讽必须伴有对道德原则和形而上学意义的重建,主张必须重建浪漫主义美学的哲学伦理学维度,完成浪漫主义美学的创造性转换。因此,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感性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表现为一种体现人类自由意志的哲学伦理学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7.
金边 《长白学刊》2001,(4):51-53
至今为止,对康德"三大批判"之间关系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实际上,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可以作"道德的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后者才是康德所真正关心的"未来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等书是为"道德形而上学"作导论,<实践理性批判>等书是康德以"伦理学"的形式提出并论证了"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的"至善论"和<判断力批判>是康德所"信仰"和"目的论"的形式大致完成了"道德形而上学".康德的"三大批判"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德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8.
笛卡尔著名的"乌尔姆三梦"表明,在其思想开端,信仰从神秘主义角度奠定了其形而上学的基础。在其哲学中,笛卡尔则通过思辨理性的理智直观,得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奠定其形而上学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以数学为典范,在其形而下学中给出经验理性的原则。于是,在笛卡尔思想中,信仰所导向的目的论与理性导向的机械论形成一个紧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蒋明伟 《前沿》2008,(9):22-25
黑格尔对于宗教的认识达到唯心主义的最高境界,通过知性和理性的逻辑关系论证宗教是无限真理的合理性,使信仰和理性本属于两个区域的事物实现了融合并最终归结于绝对观念之中。本文从前黑格尔时代的宗教哲学进行简单的阐述,详细介绍了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认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马克思对其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20.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以研究人的意识、精神的自我运动与发展过程为理论旨趣.透过这一独特视角,黑格尔不仅指出启蒙作为精神运动诸阶段中的一环是精神自我异化与分裂的结果,而且从否定信仰、功利世界与绝对自由三个方面对启蒙展开了深刻的理性批判.黑格尔提供的这一独特视角和学术资源,对于我们今天再次解读和评判启蒙运动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