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姚历 《法国研究》2013,(1):18-23
民族主义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是18世纪欧洲现代化的重要现象。然而,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现实使得彼此之间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民族国家形成的方式迥异。法兰西民族主义孕育于启蒙时期,洋溢着对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呼求。法国大革命将这种理念具体到了国家和民众之上。虽然民族主义复辟王朝历经了一些曲折,但随着七月王朝的建立和同时期工业的快速发展,民族主义又再次复兴,而法国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开始出现重大转蛮.民族国家№随乡确寺。  相似文献   

2.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12,(2):21-32,159
法兰西民族国家是长期历史演变的产物。大革命传统和共和主义理念奠定了当代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基石。在民族观念方面,法国与德国的分歧与历史文化差异有关,但也是欧洲大陆两大国政治博弈的产物。在法国,共和同化政策被视为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法国在社会文化模式和移民政策方面历来强调"大一统"和"共和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法国在世界上长期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国地位所决定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法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以及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危机,法国的民族国家观念、社会文化模式和民族认同受到了严重挑战。法国人不得不对法国的社会文化模式、法兰西民族认同,以及法兰西的前途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时殷弘 《欧洲研究》2005,23(6):1-13
大革命使法国突发空前宏伟的国力,并形成了由革命意识形态塑造的总体性对外目标,拿破仑则基于大革命的政治和军事创新,征服和控制了差不多整个欧洲大陆。在目标和手段两方面,国际政治都发生了可称为“国际革命”的基本转换。然而,三大机理导致了空前强大的拿破仑帝国的败亡:第一,侧翼大国——英俄两国进行了抗击欧陆霸权的决定性奋战;第二,所谓“大洋原理”(海权)阻扼了旨在横霸欧洲的“大陆原理”(陆权);第三,法国侵略激发了广泛的反法民族主义,从而使得出自法国革命并作为拿破仑一大力量依据的现代民族主义成了帝国的一大克星。拿破仑战争导致权势趋于向欧洲两翼集聚,一个世纪性的历史进程即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出现了重大的阶段性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19世纪,法国广大农村民众对大革命存在相当负面的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在大革命中诞生的共和国的政治基础,甚至导致共和制度两度为帝制所颠覆。为了扭转广大农村民众对大革命的负面认知,巩固共和制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大革命教育,树立大革命的正面形象,为共和思想在法国的根深蒂固提供了巨大的助力。第三共和国学校大革命教育凸显出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对稳固政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在西方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领域。本文以托克维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为线索,以期从一个层面阐释现代法国民族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特征及其对当前中国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6.
法国在政治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众多模式与启示,左右两大派的分野便是其中之一。这一政治分野在大革命后逐步形成,在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意识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成为法兰西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内社会政治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兰西民族原有的政治特性,如中央集权传统、共和同化原则、特立独行的外交路线等均受到新因素的影响,左右两大派的分野也不例外。考察和分析法国左右两派的分野、变迁及前景有益于我们深入理解法国正在经历着的政治文化重组。  相似文献   

7.
研究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的等级结构,是研究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和分析,涉及旧制度下法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来源、构成、经济状况、社会活动、社会影响等内容。了解这些对理解和研究旧制度及法国大革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建设,并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亚洲领袖.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意识导致日本难以做到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和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和平与繁荣的东亚新秩序,这成为该设想难以变成现实的主要症结.近代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后,极端的民族主义就日益凸显出来,这一方面表现为对内的专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亚洲邻国的轻蔑和对欧美强国潜在的对抗意识.今天,日本极端的民族主义影响没有彻底清除,不能适应东亚经济政治区域化的历史要求.日本非科学的、缺乏民主和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与其"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存在着内在冲突,给日本的东亚政策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是法国历史上辉煌的世纪,在这个举世瞩目的世纪里,法国唯物主义者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哲学革命,创立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哲学,并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使"18世纪主要成为法国人的世纪".在众多哲学家中,爱尔维修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有关人性的观点对当时和以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以“特殊制度”为标志的法国养老保险具有鲜明的行会主义特征。因长期财政亏空,“特殊制度”被视为拖累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病,而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届法国政府改革的对象。然而,所有以取消“特殊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均无功而返。借助对夭折的“积分制”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结构性并轨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财政失衡问题,而且由于完全背离了塑造法国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观而遭到强烈抵抗。在法国社会共存着脱胎于旧制度等级社会的“特权情结”和继承于大革命共和体制的平等原则。这对矛盾的价值体系一方面推动对行业专属权益的争取、捍卫以实现不同行业在职业身份认同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引导在绝对意义上追求现实利益的“平等”。同时承载这两种“平等”是“特殊制度”无法完成的使命。在法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为了实现商品性“平等”而准备放弃社会性“平等”的情况下,“特殊制度”既不会被完全接受,也不会被完全废弃。这决定了法国养老保险改革很难突破参数调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大革命之前的1780年代,知识分子发现催眠术可以作为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一种方式,并能够治病,于是发展为一项社会运动。本书是达恩顿教授第一部法国史论著,以历来为史家所忽略的催眠术这一时尚科学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大量书信、手稿、手册、报刊等史料,追寻催眠术运动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变迁轨迹,探讨催眠术与激进思想、政治运动、民众心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当前法国的焦点事件——"黄背心运动",分析了该项社会运动的走向和成因。社会抗议和工会运动曾是"黄金时代"推动法国福利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自19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财政紧缩和社会结构变化,福利资源不断收紧,社会分配冲突日益加剧,法式福利国家陷入福利的"永续失衡",面临重新校准、成本控制和再商品化的改革挑战。与此同时,在欧美反建制主义社会环境中,精英与大众在社会语言及社会结构意义上日益激烈的"福利对决"导致两大群体在增税和减税的"福利战场"反复博弈,民粹主义开始影响社会运动的走向。这一切构成"黄背心运动"重要的社会历史逻辑规律。在各种社会离心力量下,法式福利国家的改革举步维艰,呈现"无向游弋"的特征,重要的社会改革及福利制度改革将有可能在社会冲突的固化结构下再次搁浅。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与亚洲地区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亚洲民族主义的来源、特征及其对亚洲地区合作的影响等问题的探讨 ,作者认为民族主义是亚洲地区合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消除亚洲地区狭隘的民族主义、形成泛亚合作的观念认同是促进亚洲合作、加速亚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基佐阶级斗争历史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14年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在法国历史上开始了一个政治反动时期。复辟贵族大肆捕杀过去的革命党人和拿破仑党人,而且掀起对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围剿,以便为恢复革命前的旧制度作舆论准备。贵族的反动不能不引起资产阶级的反抗。法国资产阶级虽然被雅各宾主义吓坏,害怕新的人民革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60年代,俄国放宽了书刊检查制度,大批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开始着手研究法国大革命的问题。本文通过概述当时的自由主义代表格里耶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的批判性研究来揭示19世纪俄国自由派眼中的法国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法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 ,法兰西民族具有独特魅力。同样 ,法国会计制度也与以英美为代表的盎克鲁 -萨克逊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法国会计主要特点及其渊源法国会计的特别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 :政府在会计规范中发挥主导作用 ;会计制度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 ;税法对财务会计产生重要影响。之所以如此 ,是与法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的。首先 ,法国在政治上一直具有高度集权传统。早在 1 789年大革命之前 ,一个统一集权的法国就已经形成。大革命后 ,拿破仑通过复辟君主制 ,继续巩固国家的中心地位 ,并在 1 9世纪引入…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革命把戏剧舞台变成了宣传革命理想的讲坛,而同时代的戏剧作品又成为了革命忠实的记录者和推动者。本文以大革命时期的戏剧为研究对象,浅析法国大革命和同时代戏剧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解放后我国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长盛不衰,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思想解放的洪流触发了人们的新思维,在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人们对大革命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许多新的见解不断提出,呈现出生动活泼、观点纷呈的局面。一、法国大革命的性质(1)长期以来,我国学者认为十八世纪法国革命是一场旨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其以王养冲等为代表。(王养冲:《关于资产阶级大革命分期的若干问题》,《历史学》1979年第4期。)直到目前,这似乎仍然是…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政治文化如何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服饰演变?服饰的变化是否只是社会风俗变化的镜像?法国大革命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本文从艾琳·里贝罗《法国大革命的时尚》一书入手,并将其与相关领域其他著作逐一对比,分析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尝试将政治、文化、艺术、历史融会贯通的新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法国的移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国在历史上属于对外来移民开放的国家。法国人从大革命起便树立起这样一种理想观念:在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中,所有人都享有平等地位,国家对公民一视同仁。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法国把自己变成一个“大熔炉”,所有外来移民都应当放弃自己原来的语言、文化和宗教,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便成为法国公民。这种“大一统”的共和同化政策在19世纪对来自欧洲诸国的移民颇为有效。但二战后的新移民多来自阿拉伯和非洲地区,且信仰穆斯林教,这便超越了法国“大熔炉”的同化能力。如今,移民问题已成为法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法国的社会文化结构正在由共和“大一统”模式向多元文化社会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