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省积极构建政策体系,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让企业家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2011年12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引导境内外浙商  相似文献   

2.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3,(4):6-6
夏宝龙:浙江明天的发展还得依靠浙商 2月17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全省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说,浙江过去的发展依靠浙商,浙江明天的发展还得依靠浙商。希望广大浙商努力把自己的企业做久做实、做强做大,同时带动更多企业发展,为浙江发展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和回归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各级高度重视,广大浙商积极响应,浙商回归引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两年多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经济发展最倚重的力量,"浙商回归"作为浙江经济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已经也必将在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5.
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和回归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各级高度重视,广大浙商积极响应,浙商回归引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两年多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经济发展最倚重的力量,"浙商回归"作为浙江经济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已经也必将在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卫 《今日浙江》2014,(2):17-20
"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7.
感召浙商回归家乡创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在准确把握浙江省情、深刻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决策。既要鼓励浙商“闯天下”,又要鼓励浙商回归家乡投资创业,实现“闯天下”与“强浙江”的统一。这是浙商发展轨迹、发展规律使然,是浙江发展形势所需。  相似文献   

8.
张军 《今日浙江》2014,(12):25-25
正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常委会传达贯彻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精神时,强调要狠抓浙商回归工作,让浙商回归得更快些。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推进转型升级和"两美"建设最为活跃的主体力量。各地各部门要把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更有创造性、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  相似文献   

9.
浙商回归工程作为浙江引进内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相关鼓励政策,吸引在外发展并壮大的浙江资本回乡投资创业,发展省内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目前,浙商回归工程也面临不少矛盾和困境,亟需政府进一步出台和落实激励政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促共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辉忠 《今日浙江》2014,(14):10-11
正浙商回归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工作一样,是省委、省政府时刻抓在手上的中心工作。这项工作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必须常态化,必须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浙江最值得珍惜的"金字招牌"。浙江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打好浙商回归这一仗,用好这支战之强、攻  相似文献   

11.
浙商之春     
《今日浙江》2013,(7):10
大力引导浙商回归,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途径,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2年,全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298亿元,为浙江扩投资、兴实体、稳增长、促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浙江是浙商发展最坚强的后盾。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以浙商的健康发展促进浙江的改革发展,既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贯理念和长期政策,又是新形势下推动浙江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一张涵盖到五洲四洋的天下浙商分布图,是由交相辉映的三个浙江版块组成的:本土浙江,在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本土区域内,市场主体总量为318万户,包括70.4万家民营企业与228.6万个体商工商户;省外浙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有超过600万的浙商在省外经商办企业;海外浙江,150多万浙商把生意做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浙商群体和  相似文献   

14.
阎逸 《今日浙江》2014,(19):34-35
正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实现"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遍布全球的浙商一样,世界各地浙江人的聪明才智也享誉海内外。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为例,浙江素来被誉为"院士的摇篮",在全国1600余位两院院士中,浙籍院士共有225位,是院士最多的省份之一;2013年新增两院院士104名,其中浙籍院士就有13位,位列全国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浙江工作的院士却只有30多位且年龄结构老化。与省外浙商一样,世界各地的浙籍  相似文献   

15.
数字浙江     
《今日浙江》2015,(6):7
500家浙江省政府日前提出,未来3年内新引进浙商总部回归企业500家、浙商资本回归2000亿元。145个目前,浙江有145个政府网站,包括省直属单位和市县(市、区)政府网站。第一据日前发布的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浙江民办高校整体科研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19.3%到2014年底,全省平原林木覆盖率为19.3%。  相似文献   

16.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1,(21):10-13
一张涵盖到五洲四洋的天下浙商分布图,是由交相辉映的"三个浙江"版块组成的: 本土浙江,在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本土区域内,市场主体总量为318万户,包括70.4万家民营企业与228.6万个体商工商户;省外浙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有超过600万的浙商在省外经商办企业;海外浙江,150多万浙商把生意做出国...  相似文献   

18.
叶慧 《今日浙江》2013,(7):10-13
"你快回来,浙江因你而精彩!"2012年,省委、省政府向750万海内外浙商发出最深情的召唤,推动"浙商回归"。"我要回来,把我的思念带回来!"响应召唤,省外浙商热情高涨,1298亿元项目到位资金,这是他们一年来回馈家乡的重礼。省委书记夏宝龙说:"实践充分证明,大力引导浙商回归,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途径,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浙商,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业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认真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浙商回归工作的精神,将其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得到省委夏宝龙书记等领导的批示点赞。  相似文献   

20.
杜德荣 《今日浙江》2005,(18):26-27
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底,在浙江省外经商办实业的浙商为400万人,若加上在境外创业的100万人,目前大约有超过500万的浙商在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创造着财富。“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商机,那里就一定有浙江人”。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它在浙商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又与浙商的经营状态、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既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引擎和后盾,又在信息平台、维权机构、政府桥梁方面发挥纽带作用。“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