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是和谐人格的建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网络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美誉度、创建?关怀型?的工作氛围、促进学生运用?逆推法?养德、创建?有效激励?工作模式等方面积极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和谐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起来的,因资源发现而立、随资源开采而盛。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随着资源枯竭,必然带来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危及社会和谐的严重问题。山东兖州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兖州矿  相似文献   

3.
创建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科学的创建方法,促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陈宝阳 《求知》2011,(2):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往会的和谐桕处,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其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加强社会丰义精神文明建设。精冲文明建设反映和体现着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怍,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强化党性党风和思想政治建设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需要,是提升领导班子和团队素质潜质及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是促进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保障。在党委正确领导下,公司项目经理部根据创建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活动的各项需要,坚持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企业生产,认真展开创建活动,确保项目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昕 《学理论》2010,(5):50-51
本文从认识“和谐文化”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理解了党校后勤文化的含义。通过分析创建党校后勤和谐文化的必要性,认识到和谐文化对于党校后勤的重要性,并从人、制度、渠道、意识、宗旨、创新六个方面提出加强党校后勤文化建设,从而成为党校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创建节约型企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抓紧创建节约型企业刻不容缓。什么是节约型企业节约型企业是在精益企业和清洁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模式,是指在产品制造各个环节中,通过采取有效的经济、管理、行政等综合措施,最  相似文献   

8.
创建文明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成都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促进了成都市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梦远 《学理论》2010,(13):196-197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首先分析了和谐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继而论述了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并提出了有关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功利主义与道德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多方面文化精神的统一.对科学发展观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实践性剖析说明,科学发展观表征着和谐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唤着和谐实践的全面生成.和谐实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合目的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创造和创新活动,是一种有序的、优雅的、德性而又充满活力的生存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发展观学习社,通过组织社团活动,使学生党员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Social justice is a crucial ideal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Yet the concept of social justice is a recent addition to our political vocabulary, and compar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introduction into political debate or its early theoretical trajectory. Some important research has begun to address this issue, adding a valuabl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present-day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concept. This article uses this literature to examine two questions. First, how does the modern idea of social justice differ from previous conceptualisations of justice? Second, why and when did social justice first emerge into political discourse?  相似文献   

14.
章燕 《学理论》2011,(7):50-51
草根NGO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通过对草根NGO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草根NGO的概念、发展困境以及应用对策建议的研究)的综述,梳理当前我国对草根NGO的大致研究脉络,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不仅在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社会主义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新视角,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重要内容。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是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则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内在要求,而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又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最终是要落实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必须把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针政策、领导体制、工作格局、成功经验等用法规和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用国家强制力和党的纪律保证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Nature has been employed as a moral concept across the millennia. Human rights are beholden to nature as a normative standard, as they developed within a tradition of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Should contemporary advocates of human rights continue to deploy the standard of nature at a time when both its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statuses are increasingly challenged? I argue that the life sciences help us understand human rights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our species, and in this respect there remains an important role for nature to play in the advance of human rights. Attention to the status of nature in the modern world’s most important document of human rights, the 1948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illuminates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linking rights to the standard of nature.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中社会发展的有一个相当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理解,从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这五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来论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实时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政府在社会各主体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主导作用。为此,应通过建立教育学习机制、科学决策机制与考核机制、有效监督机制等措施,以确保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的明确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经验教训,并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作为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为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已经成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的形势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