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四年前的冬天,我們在外地親友的熱情幫助下,逃出柬、泰邊境上那個經常受着戰火威脅的難民營,一路上冲風冒雪地來到了巴黎,接連克服了許多生活上的困難。可是,為了讓孩子上學,却使我傷透了腦筋。讓孩子上學,對於一般巴黎居民來說,本來不成為什麼問題,可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當我們办妥居留證件時,已經是四月中旬,附近的學校都沒有空位。要入學嘛,得等到九月份新學年開始。從四月到九月,除去夏季假期,不過只有兩個多月的讀書時間。說句實話,我這個做母親的,實在是太急於讓孩子上學了。  相似文献   

2.
當一個海員的妻子實在太苦了…… 許多青年女子羡慕做一個海員的妻子,丈夫一出海,可以帶回不少舶來品。然而,海员妻子的苦樂,只有她們自己最清楚。吉林省一位農村幹部為給剛從大連海運學院畢業的中學同學孟繁榮介紹對象,在家里擺了一桌酒席,不巧,被介紹的女方外出,急忙中,他拉去了當地的婦女聯合會主任薛建華陪客。薛建華爽快大方,不一會便與來客如同故友。這可樂壞了被冷落了的主人。分手時,他又為他們找到了再見面的藉口。這是一九七八年的事了。薛建華是四年前從城里下放來的知識青年,高高的個子,紅撲撲的脸蛋兒,又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因為她說話爽直,幹活麻利,被同學們举為集體戶(下鄉知識青年集中住在  相似文献   

3.
魯迅早在一九一九年就寫過一篇题爲《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雜文,收在《魯迅全集》第一卷中。我現在借來做這篇短札的题目,是因爲我覺得這個問题似乎又成了一個值得全社會來思考的問题了。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這是我終於也當了父親之後才真正體會到的。但是怎樣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怎樣爱自己的‘獨苗’,確是當今年輕夫婦們颇感難辦的問题。鄰家一對年輕夫婦,有一子(恐怕將來也只能是有一子),還算聰慧,兩人决心培養。於是,把自行車、手錶賣了,給孩子買了架小鋼琴。聽說‘蜂王漿’對孩子大腦發育有好處,兩人節衣縮食,保證給孩子天天供應充足的‘蜂王漿’。最近那主婦大哭了幾次,緣由是要擠進一家據說是很高級的幼兒園,未果。爲此事,三十多歲的爸爸,作揖、磕頭都幹了,還是不行。心一横,那主婦竟退職回家了,要親自教育孩子。看來,小兩口是不惜以自己的青春年華爲孩子鋪路了。教育,我是赞成的。使自己的子女上個好幼兒園、好小學、重點中學、名牌大學,也是我所神往的。但以爲只有如此方能成才,我是懷疑的。據我所知,那所據說很高級的幼兒園的孩子,未必個個都是神童。該幼兒園在不久前的一次智力比赛中,位居第五,便是明證。  相似文献   

4.
由四川省會成都市驅車南行半小時,就到達渠水環繞、翠竹掩映的明代古剎鐵像寺,中國培養女學僧的第一座高等學府——四川尼眾佛學院就設在寺內。一九八四年秋天創辦的這座新型的高等學校,現有學員四十名,年齡最大的二十九歲,最小的十八歲。這些學生的家長,大多數是佛教信徒,她們的孩子從小受到佛教的熏陶。中國佛协常務理事、四川省佛教协會會長隆蓮法師親自擔任院長。創辦這所院校的目的是什麼呢?學院八十四歲高齡的靜定法師說:‘我國幾大宗教都有自己的高等學府,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法源寺辦了中國佛學院,但不收女僧。創辦尼眾學院,一個目的便是為了後繼有人。’像她和隆蓮法師等  相似文献   

5.
話得從一段注事說起。在中國同外部世界隔絕的六十年代初,上海同濟大學一名中國女學生要嫁給在該校留學的一個非洲人。這件事轟動了校園內外,人們議論紛紛。許多人認爲她“大逆不道”,“有辱國格”妒?她受到了各種壓力;同學的冷眼,師長的規勸,親友的阻攔,但她沒有退縮。勇敢的抗爭給她帶來了如願以償的喜悅和始料未及的悲哀。當筆者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遇見她時,這個倔犟的安徽姑娘對二十多年前的事仍然有着清晰的記  相似文献   

6.
“老師,離開您半個月,如同半年。我雖然想念爸爸、弟弟,但更想念您,就像同學們想念他們的母親一樣……”。開學不久,中學女教師金樹文就收到一封信。儘管她時常收到學生畢業後的來信,但這封來自東北工學院學生國忠業的信件,使她尤感欣慰。熟悉的筆迹,讓她眼前浮現出一個樸實、勤奮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國忠業原是金樹文班上的學生,出生在一個山村,十歲時母親就病逝了,父親帶着他和兩個弟弟生活,家境貧寒。他到這裹上中學後,有一年患了闌尾炎,需要住院敞手術,可他父親一時凑不足手術費。金老師知道後,便用自己剛領到  相似文献   

7.
為了增進海內外交通大學校友的團結,全國政協常委、交大校友總會名誉會長唐振绪先生又到美國去了。當我上一次拜訪他時,他剛從美國回來,雖已耄耋之年,仍然那樣爽朗健談。對唐老所談他率領歐美同學會代表團訪美的情况,我至今記憶猶新,並深深為唐老不顧年邁和眼疾,仍然殫精竭慮地為促進海峽兩岸共識,開發海外中華人才庫的精神所感動。唐老說:“歐美同學會是一九一三年由我國第一代留美的前輩蔡元培等在北京發起  相似文献   

8.
讀者信箱     
找到了失散三十年的親人我以十分激動的心情向你們報告一個好消息:今年七月,貴刊在第七期‘尋親訪友’專欄刊登了我的‘尋父啟事’,幫助我尋訪在泰國失散了整整三十年的父親。不久,廣東省梅縣地區大埔縣僑聯會又給我來信,說任《中國建設》上見到了我的‘尋父啟事’,决定通過旅泰潮洲會館進一步幫助我尋訪,後來大概還在泰國的華文日報上轉載了我的尋父啟事。九月九日我突然收到了父親的來信,我們終於在你們的大力幫助下取得了聯繫。此時此刻我真是悲喜交集,無限感激你們真誠、熱心的幫助。我父親現在泰國,是一個建築工程師。讓我代表我與父親一道向你們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八年夏,私立福建華南女子學院首届一百六十二名女大學生畢業了。在近幾年來連公立大學女畢業生的分配工作也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些要自謀出路的畢業生却全部被用人單位要走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福建華南女子學院是余寶笙博士於一九八五年創辦的。她親自擘劃,自任院長,經遇幾年的努力,終於培養出了第一批畢業生。余寶笙博士出生於福建省莆田縣,幾乎是二十世紀的同龄人。她的父母都是普通醫生,他们不信‘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說教,将  相似文献   

10.
我忽然又想到了林黛玉,如果她活到今天,以她的知言識理、力行新學,她也一定會是近親婚配的反對者吧。  相似文献   

11.
每逢春節——這個中國人闔家團圓的日子,我都要去看望張志清老師。這位十九歲從師範畢業就從事小學教育、有四十年教齡的老師,如今已經退休了。她住在北京市中心一個僻靜的小胡同裏,與姪子、姪媳和姪孫生活在一起。區教育局要分給她一套單元樓房,但她却留戀現在的小院子,怕住樓房會有隔絕之感,她說:‘那兒太遠,你們來看我不方便。’張老師最大的快樂是見到她教過的許許多乡的学生。‘全校最幸運的班’二十五年前,張老師開始教我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七歲的小學生。頭一次見面,張老師站在教室的門口,同學們在她的注視下魚貫進入教室。接着,她走上了講台。校長介紹說:  相似文献   

12.
我是個小學教師,平常下午五點鐘下班。今天是週末,可我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七点多了。一進門,我那剛上小學的寶貝兒子迎上來嗔怪地說:‘今晚要去哪兒,您早就忘了吧?’看到他的小嘴撅得老高,我才忽然想起:原來說好今天晚飯後全家去參加週末消夏晚會?墒沁€有一件事情等待着我晚間去辦。我沒有來得及解釋這麼晚回來的原因,便抱歉地對兒子說:‘真對不起,媽媽今天晚上不能去了……’丈  相似文献   

13.
上海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石四箴敎授,是中華醫學會兒童口腔學組組長,又是上海市台聯副會長。石教授說:“兒童口腔醫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十九世紀始建於歐美。我國起步較晚,一九八四年才從一般口腔學中分離出來,一九八五年開始在各主要醫科大  相似文献   

14.
週末的喜訊     
一個週末的傍晚,我到歸僑作家黄浪花家串門。一进門,主人连聲對我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幾天可把我們全家樂壞啦,我在海外失散了二十四年的老母親找到啦!’黄浪華祖籍廣東省梅縣市,出生在馬來西亞。一九四九年父親把他送回國內上學。第二年,父親因爲參加馬來西亞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鬥爭活動,被殖民當局追捕,不得不拋下母親,一人逃回祖國痪帕?黃浪華與母親失去了聯系。他告訴我:‘從那以後,我不得不在各種登記表上寫上“母親生死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會見李遠哲、李政道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五月十六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李遠哲、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和夫人秦惠(竹君)。鄧小平祝賀李遠哲去年獲得諾贝爾化學獎,稱讚李遠哲、李政道做了很多工作。他對李遠哲說:‘你是台灣人,聽說你的祖先是鄭成功帶到台灣去的嵆晒α瞬黄?是民族英雄。’鄧小平說,關於祖國統一問題,我們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y一祖國是幾千年來中華民  相似文献   

16.
我對李惠英女士可謂慕名已久,素知她是一位很有才華,熱情極高的美籍華人作家。從五十年代起,她就與故國保持着息息相通的聯繫,毛澤東、何香凝、鄧穎超等先後接見過她。她寫了許多介紹新中國、促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的文章,還常常將其著作寄到中國,刊登在《人民日報》、《新觀察》等報刊上。她那親切、動人的文筆,使我備受感動。去年六月初,從美國來消息說,洛杉磯的一些華人和華僑成立了海峽兩岸交流會,李惠英擔任該會的首席會長。  相似文献   

17.
父女情深     
乙丑歲末,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第二届理事會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那天,在来自浙江的代表中,我一眼就看出了石静如:豐满的體態透着活力,圆圆的臉上總掛着童稚般的微笑。‘怎麽,就你一個人來了?石老呢?’我問。石(光海)老是石静如的父親,上海著名的中醫學院教授、曙光醫院连任二十年的皮膚科主任。我頭一次見到他是在一九七九年。那時,石教授作爲上海的代表,來京出席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他雖已年過六旬,頭髮幾乎全白了,但身體壮實,走起路來大步流星。但我還是從他稍微有點灰藍的眼睛中,覺察到了他的幾分憂鬱的神色。石光海出生在台湾宜蘭縣農村,中學畢業後到日本考入了東京昭和大學醫科。一九四一年他畢業後便回到祖國大陸,先後在北京、上海開設皮膚科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的顏保教授,生就一副好脾气,為人和善,有長者风範,因此,他的學生們都在背地里親切地叫他‘顏老頭’。 頭一回見到這位六十七歲的學者,童顏鶴髮,還不時發出朗朗的笑聲,沒有什麼‘老’的印象。他的穿著和說話倒像一個童心未泯的小伙子。顏教授一九二二年出生在越南河內,一九四○年以前一直呆在越南。他的祖籍據說是中國的廣西南寧,祖父參加了反清的黑旗軍,失敗后撤退到越南,以後就再也沒回來過。他的父親在越南讀書,後來在滇越鐵路綫上當了小職員。母親是個道地的越南人。一九三六年,顏保在河內文科中學學法文。第二年,中日戰爭爆發,這個血管里流着中華民族之血的年輕人很想回國參加抗戰。但這事沒能成功,他只好又考入河内工業學校學習工科。  相似文献   

19.
一個臉上長滿蝴蝶斑的小女孩,趴在路邊,摇頭擺尾,不時發出“吱吱”的叫聲。她叫王顯鳳。當她呱呱墜地不久,生父病逝,母親又因大腦炎後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年幼的王顯鳳便無人照看。看到母猪肚下吃奶的小猪崽,求生的本能使她爬過去和猪崽一起争着吮吸猪奶,還跟着猪跑、跳、蹦。人們忘記了她的真實姓名,只管她叫“猪孩”。六年前,遼寧省台安縣的鄕村小學教師王允林,把當地這一“猪孩”的情况反映給了中國醫科大學。於是一個九人組成的考察組來到了“猪孩”的家鄕。檢测的結果是,九歲的王顯鳳智力只相當於正常的三歲小孩。她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只能發一些簡單的語音。她還把錄草說成白的,白鹅說成黑的。考察組對“猪孩”作了全面檢查,確認不屬於先天遺傳和代謝疾病,而是後  相似文献   

20.
提起周口店的‘北京人’,人們就會立即想起裴文中教授。這位古人類學家由於發现‘北京人’的頭骨化石而聞名於世界,但是,他在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以後曾寫過小說這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却不很多了。十多年前,我一次偶然翻閱《魯迅全集》,看到《〈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魯迅提到裴文中的短篇小說《戎馬聲中》,稱它是‘鄉土文學’的一種,又別有信手寫來、不事雕琢的好處。我同裴老已有二十多年的交誼,而從未聽說過他曾寫過小說,說明自己太孤陋寡聞了。早就想向裴老當面問個究竟,可是我們晤面時總無暇提及。去年有一天,我去裴老的新居作客,彼此又都有點閑暇,談話是從他寫小說開始的。一個上午的深谈,使我對於這位老科學家所走過來的崎嶇道路,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