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证据成为我国证据法学研究中一个较新的课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电子证据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对于新型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刑事案件现场卷宗照片编排可按现场勘查顺序 ,现场地点变化 ,现场逻辑关系 ,复杂现场的多段落、层次 ,发现案件的前后顺序等进行 ,突出强调不同种类案件重点编排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现场照片数字化处理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能为刑事诉讼提供不同相纸的现场案卷,免去了冲胶卷、放大照片及粘贴等烦琐的制作过程。运用计算机制作现场照片的电子案卷,是对传统制作方法和保存手段的一次新的挑战、一次质的飞跃,是现场摄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种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种类不能全面概括实践中起着证明作用的材料建议立法补克相应的证据种类。刑事诉讼法关于各种证据的归类和排序存在缺乏逻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当事人未经对方同意而录制的视听资料能否作为定案的证据,存在不同的认识。文章认为,这种视听资料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根据,但可作为一种证据来源进行使用。即对此证据来源先进行核实,再将核实材料作为定案的证据。这样既不违背证据的合法性原则,又不违背实事求是的司法原则。  相似文献   

6.
司法人员每案必作关键证据使用的材料一交通事故认定书,在刑事诉讼法七类法定证据中无法找到合法归属,有理解为鉴定结论,有理解为书证,有理解为勘验、检查笔录等.交通事故认定书是特定国家机关制作的证明文书,在证据种类中不应归类于书证、鉴定结论、证人证言和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中的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均明确了视听资料的独立证据地位。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仅靠对视听资料作扩大解释无法很好地解决实践中证据的应用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和立法中重新界定视听资料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视听资料的具体证据形式,并细化为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视频资料作进一步划分,并与电子证据相区...  相似文献   

8.
在基层公安机关缺乏摄录像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拍摄组合照片的方法直观地记录侦查实验过程,效果很好。本文具体介绍了组合照片的拍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出此方法尤其适用于殴斗伤害案件。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浪潮正推动着公安刑事执法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然而部分侦查人员证据意识淡薄,取证能力不强等问题不容乐观,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公安刑事执法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重主观证据轻客观证据;重内容轻形式;重事后轻现场;忽视外围证据的收集.其根源在于司法理念落后,证据意识坚持"主观证据"和"客观证据"并重,迅速扭转目前的现场勘查观.  相似文献   

10.
现场笔录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独有的证据种类,但其能否以独立的证据类型继续存在还有待商榷。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之际,立法者们应立足证据调查方式来考察现场笔录,分析其证据法定位,重构行政诉讼的证据分类。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刑诉法学者一般均认为,刑事诉讼法中的书证(以下简称书证)是以文书(广义)记载的内容作为证据。就此而言,两岸学者对书证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然而在书证的证据效力、外延及书证的形成过程等问题的阐释上,两岸学者几乎完全"分道扬镳"。台湾刑诉法学者另从"证据书类"的角度来认识书证,实际上认为书证是以"文书记载的陈述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这一"内容"来证明该案件事实真实性的证据。内地学者所理解的书证是案件事实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客观存在,并且是凭其"存在或状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理应将之归入物证之列。如果内地学者仍然将其通常所指称的书证,定义为是以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这种定义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犯罪的智能化,科学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可靠性一时难以得到科学界及法学界的普遍认同,再加上其在操作中容易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人身自由等人身权利,因此许多国家对科学证据在司法过程中的运用问题都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本文从科学证据的含义及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角度做了简要分析,并就我国科学证据的适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首要环节,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头绪繁多,专业性强的侦查活动。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现场勘查资源,则是快速、高效地进行现场勘查的一个重要保证。本文从现场勘查资源的涵义入手,着重论述人力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完善我国现场勘查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一定的活动记忆和遗留物,所有这些都会在犯罪人的大脑中有一种深刻的记忆。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必须善于分析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把握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激活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勘验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提取犯罪人的心理现场痕迹。如果这样做了,那将收到事半功倍的审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刑事电子证据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合法性的认证应有别于传统的刑事证据。刑事电子证据的合法性主要体现为证据形式合法,取证主体、程序和方法合法,证据来源合法。对非法刑事电子证据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采用,以实现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最佳取舍。对违反法定程序的且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其真实性的或足以影响某一重大权益的刑事电子证据一般应予排除。  相似文献   

16.
如何开展对刑事证据的审查与运用,使案件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与正义,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笔者在认真学习学术专家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刑事检察工作的实践,分别从刑事证据审查目的和任务、审查评判证据的规则、审查评判证据的要点和方法、运用证据的技巧与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浅谈对刑事证据的审查与运用之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证明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证明责任的概念、性质、功能,特别是其在诉讼中分配的认识颇不一致。吸收近年来研究成果,结合无罪推定原则,阐明刑事证明责任的概念,辨析关于我国刑事证明主体的主要观点,明确了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制度,对刑事证明责任的转移和倒置作了区分。  相似文献   

18.
微量物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犯罪现象的复杂化向传统的以供述证据为中心的侦查手段提出了挑战,微量物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为实现诉讼过程的公正、及时、准确、高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犯罪现场存在着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物质痕迹具有广泛性、稳定性特点 ;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可知性、抽象性、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作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 ,旨在探索一条新的侦查途径和思路 ,开拓侦查思路 ,为刑事破案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论现场血迹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迹是命案现场上常见的痕迹之一。分析现场上的血迹、研究其规律特点、揭示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破案过程中,对于确定案件性质、认定杀人凶器、分析作案过程、揭露现场伪装、寻找杀人现场、刻画犯罪嫌疑人、肯定和否定嫌疑对象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