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新思路。要更新德育理念,重视德育客体的主体性,做大学生知心朋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要更新德育载体,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开拓多样化形式,加强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要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养成教育,实施综合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坚持身教示范。  相似文献   

2.
心理关怀的德育模式对于处在道德危险和心理疾病边缘的孩子们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关注,往往在心理、道德、交往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心理关怀对学生弱势群体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主动改善师生关系,给予弱势群体必要的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研究情感教育的理论。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可行性。提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建立情感型师生关系。对学生赏识,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环境和联系实际教学等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0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和道德价值观念上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面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如何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完善其道德人格,这对最终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1多层次性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呈现出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积极向上的前进趋势,它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共振,体现了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首先,政治观念呈认同、乐…  相似文献   

5.
高校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人文教育,大学里的学生们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是由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和观念、思想和信念、道德修养、理论思维等各个方面的诸多问题存在于高校大学生之中。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硬性要求是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人文关怀为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的领域下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要求教育事业,对于高校大学生关注心理上的健康与现实上的需求,尊重大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用于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建设起到积极向上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德育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然而,据调查,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却不容乐观: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性;学生对德育课的认同感不强;教师教学倦怠现象比较突出;师生互动程度过低等。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社会互动理论,从提高大学生对德育课的认同感、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德育课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转型各种矛盾凸显的重要时期,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便显得非常重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西方人本管理思想。其现实依据是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加和公民社会的兴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从树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宣泄缓释的心理疏导机制、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8.
杨红 《理论前沿》2009,(19):46-47
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着眼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投入;着眼知行合一,注重讲求实效;着眼与时俱进,注重灵活多样;着眼人的发展,注重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教育学的重建过程中,鲁洁教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学科建设中,她主编了《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德育新论》等诸多影响颇大的高校教材;更重要的是,她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如教育的超越性、培养世界历史性的人、德育的人学基础和回归生活的德育,等等。这些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设计、实施和完成大学生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高等教育,更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人性化教育,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出入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1.
心理关怀的德育模式对于处在道德危险和心理疾病边缘的孩子们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关注,往往在心理、道德、交往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心理关怀对学生弱势群体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主动改善师生关系,给予弱势群体必要的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纳入课堂,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中掌握礼仪原则,形成尊礼、守礼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的新论断。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核心;而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实现路径在于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4.
"学会关心"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关怀缺失"现象,认为关怀教育刻不容缓。进一步阐述了大学中的关怀教育的关怀自我、关怀他人及关怀社会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大学可以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咨询系统、班主任和辅导员、志愿服务活动和校园环境等几个方面,实施关怀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研究了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情感教育,主要对情感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做了阐述,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党建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高校德育的适用是其应有之义。揭示目前我国高校德育途径的问题,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内涵和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分析,论证社会资本理论与高校德育途径创新的契合性。从大学生与校园、教师、大学生、社会、家庭等关系的角度提出社会资本理论在高校德育途径创新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17.
美育与德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别决定了美育对公安大学生人格养成所起的作用是德育无法取代的。德育偏重思想观点、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美育偏重于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关育通过与心育的相互促进实现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美育是人格养成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具有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大功能。其中个体塑造是基本功能,即以具体的形象激发人的情感活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对公安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作用独特。公安院校开展以美育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应以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以感性素质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感觉审美思维能力教育为切入点,以建设公安院校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归宿。  相似文献   

18.
当前,部分大学生精神理念出现了“沙化”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部分大学生精神理念出现“沙化”现象的原因.并相应的提了一些对策,即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激发大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重视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其历史传统德育基础。在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传统德育应当采取尊重、研究和借鉴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历史发展原则、横向比较原则、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综合权衡的方法、比对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助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资源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是使教育得以顺利实施、教育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和保证。一个优秀的班级首先意味着具备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钟启泉语)。“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这样的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并能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智育的发展和在校内的发展。班级管理要达到这种境界,忽视德育的作用是不行的,仅有“实效性”差的德育也是不行的。与时俱进地重新认识德育,树立新的德育观,在班级管理中健全和发展德育是新的历史时期的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