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浩翰 《传承》2011,(20):72-73,88
民族主义是伴随西欧构建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但对于近代中国来讲,却是在西方列强欺侮侵略的民族危难与社会危机特定历史背景下催生的舶来品。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有着不同于西方历史语境下的民族主义的文化特质。其中,禀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成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最为突出的特性之一。文化性亦可成为研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合理视角。  相似文献   

2.
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与民族主义运动是现代性追求的两个侧面。文章首先分析了“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理念的内在逻辑,论证“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观念”内在地包含着女性个体身份确立的要求,其构建和传播过程为近代女权运动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其次,分析观念传播和话语建构的过程,分析男性和女性话语的共性和差异性。认为近代女权主义者策略性地使用了男性主流话语和国家主义的女权逻辑,同时,女性通过构建“同为国民,同担责任”的话语和“同担责任”的行动确立了女性的主体身份和彰显了女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在美女崇拜的社会大潮下,当今城市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城市职业青年女性为主体,以形塑女性美、展示女性美为主题的“美女时尚”潮流.美女时尚让城市职业青年女性活得精彩与自信的同时,也带给她们审美压力、消费压力、风险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引导城市职业青年女性清醒地认识并理性地追求美女时尚潮流,同时强化美女时尚所涉及的行业监管及行业自律,是避免和缓解城市职业青年女性美女时尚压力的基本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借鉴消费的社会情感意义的理论视角,考察处于婚外包养关系中的城市女性的经历与体验,分析她们的亲密关系选择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通过深描城市女性进入、维系(以及计划离开)包养关系的过程与策略,文章剖析了她们对时尚消费和亲密感情追求中的矛盾和冲突,并进一步阐释了消费文化、本土性别观念和社会网络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女性身份认同和社会归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晏辉 《长白学刊》2007,(5):9-12
资本的运行逻辑使得生产与消费变成了与人的实际需要相脱离的社会现象,资本原本就是一个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设置和社会运动。这种设置和运动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解决"商品堆积"的根本道路在于扩大消费,因此,普遍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主义乃是市场社会的必然结果,致使一些消费越过了合理消费的边界而变成了奢侈、炫耀、浪费。确证消费合理性的基础在于消费的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而解决合理消费的根本途径则在于发掘人的精神潜质,强化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以及培养和提升人们对幸福的创造和体悟能力。  相似文献   

6.
向军 《理论月刊》2010,(7):61-63
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典型表现,它的兴起大大推动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场运动中,海外华侨不仅首先提出了抵制美货的思想,而且积极支持、声援、配合国内的反美斗争,为抵制美货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杨柳青年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为研究中国女性生活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在传统中国,年画中的传统女性生活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再现。"仕女画"集中了很多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部分女性生活。在近代中国,年画中的女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女性主体身份与社会角色也被不断重新定义,体现了民族主义话语及男性知识分子对年画创作者乃至社会的期待。一方面,杨柳青年画艺术地呈现出中国女性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变迁及其性别关系、权力关系之调整,另一方面其也展示了视觉文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一直是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世界史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往往忽视了民族主义的思想史纬度。从早期民族意识和近代民族主义的区别来看,前者近似于文化共同体,是基督教世俗化进程中的产物,更趋近于保守的形象;后者是由于现代社会的抽象化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奠基性作用,从而形成的激进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发展为近代民族主义的过程,在思想表现上是从民族的自然解释发展为对民族的历史解释,这一转变过程又取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性建构,因此对民族主义的理论探索必须结合资本主义的全球拓张展开,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同民族主义之间建立了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体育传人中国之后,女子体育也在纷至沓来的内忧外患的各种冲击之下艰难起步.初创时期的女子体育怎样在不同的时空格局中展开,女性运动在国族命运、两性关系、公众舆论等层面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意涵是什么,运动与女性特质的关系怎样呈现,女性运动生活的日常模式为何,女子体育是否符合宣导的初衷等,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多维审视,不仅有助于加强近代女子体育演变迁播、表现形态、影响地位等研究的薄弱环节,也可以通过弥补以往学界对妇女"运动"史关注较少的不足,为近代妇女史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视野的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台湾学者游鉴明的《超越性别身体: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5-1937)》从解答上述问题人手,以1895-1937年间女子体育运动最为发达的华东地区为例,依托于丰富的史料,将中国政府、学校、媒体、社会借助体育联手改造女性身体的历史及女性从中的反应作了深入的论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近代中国女性运动的多姿多彩图景.  相似文献   

10.
2016年西方国家社会内部的民族主义蓬勃发展,极端民族主义在欧美社会抬头等事件,对近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造成巨大冲击,意味着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停滞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11.
晚清服饰改革在晚清女性解放运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以维新人士为主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倡导下,废缠足等女性服饰改革被提到了强国保种的高度,但由此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人们忽视了女性身体的真实处境。女性身体被隐匿的另一原因是晚清女性服饰繁琐的细节,细节的堆砌淹没了身体。随着服饰改革的推进和细节的被剪除,女性的身体和内心都得到了重新的展示,而在这一过程中,时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范若兰 《思想战线》2006,32(1):20-25
殖民地、第三世界国家民族主义和女权主义在社会性别观念变化、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民族主义在争取民族独立中的主导地位和女权主义的从属地位,决定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解放主要是由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和男性主导的,难以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关于中国妇女运动的阶级分析与评价,发现妇女运动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颇具张力的概念。劳动妇女运动和一般妇女运动是两个基本分析范畴。党对妇女运动的评价与态度随着革命形势而发展变化,充满辨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实现了妇女运动严格的组织化和制度化,这些措施保证了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方向和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女性群体的特殊利益,制约了妇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活动由高潮到低潮发展为线索,展现这一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的状况、从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妇女职业的战时和传统性别歧视特征,以揭示出这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不平等状况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三八"纪念,"三八"纪念是推动妇女运动的重要杠杆:优化纪念形式,提高妇女运动的效率;维护妇女权益,巩固妇女运动的基础;服务时代主题,提升妇女运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19世纪末世界妇女运动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中国妇女运动受报刊舆论对西方妇女运动报道的影响而深受其启蒙,成为世界妇女运动的一部分。晚清时期社会舆论已经形成规模,各种政治派别大多办有舆论机构,宣扬对妇女运动的立场和主张。通过整理这些报刊舆论,我们能够发现当时报刊刊登的各种妇女权利主张之间的区别。报刊等社会舆论对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启蒙作用主要是暗示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表现出多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误读、早熟、笼统等缺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与妇女运动的关系是中国特色妇女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1927—1937年中共中央及部分省份关于妇女运动的有关文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理念是“整体化”,即将妇女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整体部分”,而不是附属于党的工作的独立部分;并通过不断自省的方法,检查党的妇女工作的失误,使党的妇女工作理念得以实施;党的妇女工作的具体方法是深切体察妇女的特殊需求,并努力在革命进程中体现妇女的特殊利益。党的妇女工作理念与方法对妇女运动的影响呈多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达在以极大热情从事党的创建工作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中国妇女问题和妇女解放运动。除主持平民女校、指导《妇女声》刊物以外,他还译介国外有关妇女解放著述,介绍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实际结合起来,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妇女问题特别是中国妇女解放问题,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妇女解放的著作,积极探索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李达在党的创建时期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所做的贡献,对推动党的创建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考察男性女权主义知识分子对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男性女权主义先锋,顶住重重压力,"背叛"了男权王国。他们成为妇女选举权运动的发起人与推动者,并为之做出巨大贡献。从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男性妇女参政论者支持妇女选举权运动的活动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宪政"至"战斗"的历程,其指导思想也由自由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928年英国妇女最终获得平等选举权,这一辉煌成果中包含着几代男性妇女参政论者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