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总部经济是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也是政府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根据总部经济的理论,欠发达地区若能跻身总部经济价值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所在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银川市"两宜"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银川市城市环境相对优越,交通、通信便捷通畅,城市服务功能完备,各类人才资源充裕,为吸引总部企业驻银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银川市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暂行办法》的出台,为银川市发展总部经济提供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是信息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重构区域经济的动力,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战略选择。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为载体,以企业总部为集聚对象,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聚集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从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途径、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解构,研究建立以"总部经济—企业—产业—城市发展"为主线的逻辑关系链,分析识别总部经济影响城市发展的机理,以期解释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关键所在,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中国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总部经济通过将企业的总部机构同生产基地相分离,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避免了中心城市产业置换后形成空心化。通过总部经济,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博闻     
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在我国现阶段,总部迁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将其境外总部迁到中国或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二是国内大型  相似文献   

5.
卞彬 《探索》2007,(4):148-151
区域之间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产业和大型企业群之间展开的竞争, 本文以增长极的视角,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翔实地探讨促进重庆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发展思路,使重庆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确,政策更有实效性,让产业集群成为加速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直辖市建设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6.
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逻辑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理论学刊》2007,(12):48-52
总部经济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纽约、新加坡和香港三个城市为代表分析了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实践,探析了总部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对山东省济南市应用这一逻辑规律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探索一条符合中国中心城市资源特点和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竞争已经从企业间竞争向产业集群间竞争演化,产业集群发展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引人关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南昌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核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经济规模的大小,还取决于能否切实采取新的发展模式,其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也直接关系到南昌的整体经济的实力、活力与未来。本文通过对南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分析,分层提出了南昌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的视野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有“五种效应”和“五个特点”。●发展总部经济符合北京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快速扩张背景下郊区化现象突出。郊区化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在空间上由城市向乡村延伸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口居住郊区化、产业郊区、服务与商务郊区化。成都作为西部的特大城市,郊区化过程剧烈,城市人口由中心区向四大新城(次区域)扩展,工业由原有的旧东郊向城东、城东北工业区迁移,城市商贸业(大型商场、专业市场为代表)向三环、外环沿线的重点区域扩张、迁移。商务服务则由中心CBD向城南副中心延伸,而且机场与成都的总部基地也集聚了部分商务服务业。从整体看,成都的郊区化实质是城市中心区功能调整与重组,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城市的居住、工业、商业、商务配合城市多中心化发展而在城市中心区与城市边缘区重新配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产业集群"向"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化是新疆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即将由"资源开采初加工的要素投入驱动型"向"产成品制造精细化生产加工的效率驱动型"进而向"人才、技术、创新投入的创新驱动型"的集群化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产业集群"向“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化是新疆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即将由“资源开采初加工的要素投入驱动型”向“产成品制造精细化生产加工的效率驱动型”进而向“人才、技术、创新投入的创新驱动型”的集群化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贾萍 《理论研究》2003,(4):40-43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转功能非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制约着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生存发展,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的战略选择。乌海市作为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只有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才能推动城市向资源加工混合型转变,实现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小钦  张军  李强 《探索》2004,(2):113-116
重庆作为我国摩托车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又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发展对重庆乃至我国的摩托车产业具有很大影响。本文从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角度分析了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研究了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能力 ,即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并以此提出了增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产业积极转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水城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资源城市转型样板。水城工业底蕴深厚,煤炭曾经是这座资源型城市的顶梁柱,但随着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谋求转型的水城工业将目光投向新兴产业。当昔日"傻大黑粗"产业碰上如今绿色环保产业集群,水城工业转型已经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15.
刘秉承 《实践》2013,(10):46-47
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昔日人们印象中的"煤城"乌海已阔步迈出城市转型的步伐。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同步推进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新道路。产业集聚强优势乌海市能够走出一条做长加粗产业链、实现上游产业附属产品精细加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该市下大力气整顿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密不可分。通过关停淘汰落后产能,规模经济得以健康发展,优势企业得以充分  相似文献   

16.
徐世国 《当代党员》2013,(11):50-51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是推动重庆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五大功能区建设中,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有效辐射区域,是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入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和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还是解决好“大城市病”的关键区域。作为城市发展新区南部板块唯一的开发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必将迎来全市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重大机遇。我们将高效对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推动万盛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实现老工矿区涅巢蝶变,打造万盛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17.
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轨迹的研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模式.区域创新系统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起着重要而深远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解,对当前区域创新系统提出了具体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许斌 《理论导报》2014,(12):26-26
正江西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进一步推动发展升级工作。崇义县作为赣南老区的一个欠发达县,必须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培植产业集群,破解发展的结构瓶颈做精矿业。加快资源整合步伐,促进钨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加快研发高附加值应用型产品,延长矿精深加工产业链。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向钨伴生  相似文献   

20.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江西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兰 《求实》2005,(10):75-77
产业集群是当代产业发展的典型形态,产业集群对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辩证关系,江西工业园区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构建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