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举行以《毛泽东与科学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我仅就涉及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评价的两个问题发表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深化毛泽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之际,由毛泽东思想哲学研究会、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毛泽东论坛”于2022年12月17日在湖南省韶山市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校、出版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赵军 《理论视野》2007,(1):62-62
2006年12月20日,第二届毛泽东论坛——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党校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及其会刊《理论视野》杂志举办。全国30余名专家学者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的很多重要思想,对于我…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的法律思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法制事业的发展,也为当代中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奠定了重要基础。“人民”和“正义”是毛泽东法律思想中“绝对超越指向”的两个要素,毛泽东法律思想中法的价值就是人民正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妇女饱受“四权”压迫的悲惨历史与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现实需要以及对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理论思考,毛泽东以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家庭形象、革命形象为主要内容对中国新妇女形象进行建构。其建构出的中国新妇女具有“男女并驾,如日方东”的劳动者形象、“团结起来”“站立起来”的主人翁形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者形象、“勤俭持家”的家庭建设者形象与“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斗争者形象的多维面相,体现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丰富内涵。毛泽东对中国新妇女形象的建构,在思想遵循、着力路径与目标导向等方面有其鲜明特征,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与妇女自身的现代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名著。毛泽东称该书作者孙武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据吴黎平回忆,毛泽东对人说过:“我确实读了许多中国古时打仗的书,研究过孙子兵法之  相似文献   

7.
人民本位的价值论,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之一。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毛泽东历来考虑文化审美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规范审美、艺术取向的根本原则。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提出过新文化应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49年1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国文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又提出发  相似文献   

8.
陈龙  陈中原 《毛泽东研究》2020,(1):F0002-F0002
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第十二届全国"毛泽东论坛"在韶山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与新中国治理"的主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成立毛泽东论坛,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伟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伟人数不胜数。要说改变中国面貌的话,那还是屈指可数的。许多历史人物很伟大,但不一定能改变中国面貌。在近现代中国,改变中国面貌的,能有几人?可以说,没有几个。孙中山很伟大,能说他改变了中国面貌吗?似不好说。既如此,一些人更排不上了。在我看来,在中国共产党内有两个人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这里,讲讲毛泽东。今年是毛泽东去世30周年,对毛泽东的研究主要是在这30年。30年来,毛泽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末,一股寻找毛泽东的热潮首先在知识青年中兴起,历经数载,热浪不息。时至今日,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毛泽东”热透了我们的中国心。“毛泽东热”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行为。人们赞赏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崇拜他的人格力量及精神境界,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当我们透视“毛泽东热”的背后,却不难发现一些负面的东西掺杂其中。平心静气地梳理一下,不在“热”中迷失,确有助于“毛泽东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创立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创造;一切依靠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立场;一切为了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法;切实搞好正在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发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党创立的群众路线的伟大思想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成为光辉现实。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强调,要牢记毛泽东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今年又恰逢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值此之际,重温毛泽东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基本前提 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党的性质、任务、宗旨的深刻认识,毛泽东首先阐明了艰苦奋斗对于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  相似文献   

14.
李光胜 《学理论》2009,(10):5-6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实事求是”观、辨证法思想、知行观及社会历史观,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 毛泽东晚年的忧患意识既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爱国志士的忧患传统 ,又光大了他青少年时期以及中年忧国忧民的思想。然而 ,将其所忧所患同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与前途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才是毛泽东晚年忧患意识的本质与出发点。毛泽东为了防止中国历史上“落后挨打”历史悲剧重演 ,他晚年非常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限制 ,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道路。而当毛泽东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时 ,这种避免“落后挨打”的忧患情绪就演化为“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毛泽东晚年又忧患“富变修”…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源泉的 ,同时凝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 ,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毛泽东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行”、“求实”、“经世致用”的思想和认识论观点的基础上 ,加以创造性地发挥 ,从而形成了实事求是这一重要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7.
高博 《理论导刊》2023,(11):114-118
人民战争这一致胜法宝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中逐渐发展为符合中国实际且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主要围绕人民战争目的、人民战争性质和人民战争主体的逻辑展开,形成了人民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为正义而战”“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对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深刻阐释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时代化发展,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的探索,经历了“民本”到“民权”理念的发展,“民运”到“共存”实践的进步,“破”与“立”的制度探索,以及“民治”到“大民主”监督上的失误.纵观毛泽东一生的民主执政实践,既推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建设与民主执政理念的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误.对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进行科学历史的考察,能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实践与民主执政的发展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9.
在近年来的“毛泽东学”论坛上,一批才思敏捷、思路开阔、视角新颖、锐意进取、勤于笔耕、硕果累累的青年学者陆续涌现,今年36岁的王立胜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在与人合作出版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毛泽东的大行政观》等十多部著作,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并出版了40多万字的专著《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现在,他又为毛泽东学界奉献了一份厚重的礼物——《重新认识毛泽东》。《重新认识毛泽东》是王立胜独立完成的第二部专著,近五十万字,去年12月由陕西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时期的丰富与发展王浩学毛泽东同志从提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至今,历史已几经沧桑,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也始终紧随着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而生养不息。新的阶段新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时期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