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国学班在不少地方悄然走红,小学员在"私塾"里摇头晃脑诵读国学经典的场景司空见惯。这些"私塾"多依托培训机构存在,有些还成立了寄宿制学校,大有办学学制化、"正规化"之势。国学博大精深,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集大成者。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国学,多了解传统文化、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这本无可厚非。但指望"私塾"培养孩子知书达理,不靠谱更不现实。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外交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国际格局和时代主题的转变,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面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情,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了"主权至上"的国家利益观和"一国两制"的构想,拓展了我国外交事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李玉林 《求实》2012,(7):75-78
文化与时代是紧密相联的,时代发展要求无疑会反映到文化上来,文化必然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人们通过文化可了解把握时代,通过对时代的认识可以审视文化。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更深刻地表现为文化主题与时代的关系,即文化主题是时代根本要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时代根本要求则赋予文化主题以特定的内涵和实质。时代的发展依次经由物质条件的变化,人们地位及关系的变化,人们要求愿望的变化,再通过人的能动作用而引起文化主题的转换。时代的变化只是为文化主题的转换提出了要求及提供了可能条件,它不能直接地产生文化主题的转换结果,从时代变化到文化主题的转换要经人的作用才能实现。在既定的时代变化条件下,人的作用对于文化主题的转换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余玮 《理论导报》2014,(1):63-64
在李克强的人生道路上,有过七位引领他成就今天的恩师:李诚,龚祥瑞,马石江,季羡林,王照华,萧灼基,厉以宁。 国学大师李诚的得意弟子曾插队"帝王之乡" 李克强出身于干部家庭,青少年时代受父亲李奉三的影响较大。李奉三是安徽省一位地方官,曾任凤阳县县长,其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在李克强步入中学不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随后,全国所有的学校进入停课状态,大学入学考试也被取消。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7,(6)
正湖南省衡阳市是先哲大儒王船山的故乡,国学文化源远流长。2015年以来,衡阳市按照中央精神结合实际,在全市开展"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系列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主线,以"学国学、知礼仪、讲文明"为主题,做到"以国学涵养国魂、以文化陶冶性情、以市情教育市民"。内容立体化。活动设置国学讲座、国学征文、国学竞赛、国学展示四大板块。开设"石鼓书院大讲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时代主题的内涵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合作,与和平、发展共同构成了当今时代的新主题.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采取应对对策,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1925年的一天,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里,一位教授在讲授中国音韵学。他用了两句通俗的话来说明阴阳上去入五声。第一句是"中华好大国";第二句是"偷尝两块肉"。这两句话或庄重自豪,或风趣幽默,正好说明了五声,立刻被学生记住了。  相似文献   

8.
《广东党史》2011,(6):57-57
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的广东粤北山区南雄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积极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先后获得"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市)"、"中国信息化最受关注城市"、"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广东省文化先进市"、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次跨越历史、面向未来的赶考—— 根据党的十八大部署,2013年6月以来,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分两批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这是写在党的建设史上的新的时代篇章,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10.
卫灵 《新视野》2003,2(2):68-69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分析了邓小平提出这一主题的时代背景,着重分析了江泽民在新世纪依然把和平与发展视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在"互联网+"的全新时代,我国农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产业。与"互联网+"相伴而行,我国农业该如何浴火重生,奔向3.0模式?时代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引发一场农业互联网革命!随着土地流转制度深入发展,只有与互联网跨界融合,才能实现从农业2.0到农业3.0的生产力革命。  相似文献   

12.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15,(12):102-108
日本国学是以日本原有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典书籍为对象,研究日本固有的思想、精神,阐释其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学术体系。纵览历史,日本国学大致可以划分为形成时期、昌盛时期、衰落时期、畸形发展时期和新形式国学的兴起时期。宏观分析,日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国学,从内涵与外延来看各有不同,也各具特点。日本近代的一些国学研究者曾极力排斥外来文化,否认近代以前对国学的界定,从而导致了当时日本国学的畸形发展。而在近代日本国学衰落之后,新时代日本的国学正在以新的形式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3.
正近代以来百年间,中国反复出现了西化与国学两种思潮的交替,这是值得极为深思的历史现象。过去我们把国学思潮简单地称之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或复古主义思潮,是存在严重误解的。为什么西化思潮过后往往为国学思潮,国学思潮真的是保守主义吗?仔细考察过后,我们发现国学思潮并不真的是保守主义思潮,而是一种立足本国国情与本国文化进而努力吸收消化西学的现代化思潮。一、第一次国学思潮:从西方现代性本土化中寻找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扩展,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风险社会"时代,集中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大规模多频次的爆发。近几年网络群体性事件尤为突出,其本质是网民群体围绕某一主题、基于不同目的,以网络聚集的方式制造社会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传播过程。与现实群体性事件相比,  相似文献   

15.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是在民族危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思索“国学”与“国魂”问题的,是把“国学”、“国魂”置于关乎民族存亡、国之安危的高度来肯定其价值存在的。周恩来青年时代成长的过程,就是在各方面熏陶下不断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他从小就树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志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称得上科学体系的理论,都有其出现的世纪,都是时代的产物。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就是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时代课题所作的理论探索和科学回答,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待征。适应时代主题的更换而产生,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特征之一。在以革命和战争为时代主题的新民主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军队以战斗的姿态直接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战争,以战争的要求规范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综观今日世界,则是以和平和发展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变换,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理论。在由革命和战争…  相似文献   

17.
记者:严教授,您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就中国而言,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后就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重大判断,由此可见我们党对"发展"的高度重视。那么,能否结合我们党95年的历史来谈谈关于发展思想的演进情况?严书翰:好的。  相似文献   

18.
黎贤章 《学习导报》2010,(18):28-28
五雷山下,溇澧河畔,一项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正在慈利县零阳镇有条不紊展开。  相似文献   

19.
黎贤章 《新湘评论》2010,(18):28-28
五雷山下,溇澧河畔,一项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正在慈利县零阳镇有条不紊展开。  相似文献   

20.
学习国学经典是践行文化自觉的重要方式,干部国学培训在陕西省方兴未艾。本课题以陕西省委党校开设的各类培训班次为调研对象,就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培训的需求、方式、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问卷分析,认为目前这一市场空间仍然很大,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还有待与时俱进,应尽早建树我省干部国学培训的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