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了一则典故: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其叔父箕子见后十分担忧和害怕。箕子认为,商纣王既然已使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不会用陶器盛汤,一定会用犀牛角或玉石做的杯子,而玉石杯子盛的、象牙筷子夹的,一定不会是野菜粗粮,而一定是山珍海味。食用这些美味,他一定不会再穿粗布短衣,住茅草屋,而必定要穿多套锦绣衣服,住豪宅。这样奢侈享乐的欲望就会不断膨胀,天下的财物也不够他享用。所以,箕子“见象箸而怖”就并非小题大做或杞人忧天。后来,商纣王因奢侈淫乱不知收敛而导致国力空虚,军心动摇,最终亡国。
  无独有偶,《宋朝事实类苑》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北宋平定了后蜀之后,亡国之君孟昶到了开封,进献给赵匡胤一个精美绝伦的尿壶,上面装饰着七彩珠宝,名贵无比。赵匡胤看到这个尿壶后,当即让侍卫把它砸碎,并声色俱厉地对孟昶说:“一个尿壶竟然如此奢华,那你用什么东西来贮藏食物?你如此骄奢淫逸,怎能不亡国?”接着,赵匡胤教育群臣:“人人都应记取这个教训,千万不要有奢靡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见奢思箕子     
见奢思箕子杨春蕖箕子者,何许人也?《上古史演义》中讲: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纣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认为在这位精明国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会坚如磐石。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箕子见了,劝其收藏起来,而纣王却十分高兴地使用这双象牙筷子就餐。这...  相似文献   

3.
商纣王得到妲己后,两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一天,宫里病死了一头大象。纣王便命令能工巧匠将象牙做成一副象牙筷子,供妲己使用。匠人把象牙筷子做完献给纣王时,恰值诸大臣退朝。一时间大家争相观看,纷纷赞扬。唯有大臣箕子站在一旁一言不发,摇头叹息。众人不解其意,箕子捋须道:  相似文献   

4.
从“纣王象牙筷子”说起……山东孟韬《韩非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纣王让人用名贵的象牙做了一双筷子,丞相箕子知道后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他说:"用了象牙筷子,就不会再用陶土碗碟来盛菜饭,必须用玉杯五盆才相称;用了王盆和王杯,也就不能再盛那些粗菜粗饭了,...  相似文献   

5.
正国人就食,传统用筷。然于其使用,却有天壤之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王公贵族多用精美绝伦的金银筷、象牙筷,平民百姓只能使用普通的竹、木筷。《韩非子·说林上》中就曾讲述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纣王请人为自己精制了一双名贵的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纣王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用明犀碧玉做的碗盘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用来盛小米蔬菜,势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以小见大",即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有的时候,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忽视不得的。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奢侈腐化,他问宫中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必须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须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  相似文献   

7.
《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相似文献   

8.
殷 朝末代君主纣王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由于他的奢侈残暴 ,导致了殷朝的灭亡。纣王初即位时还未暴露出他的荒淫暴虐。有一次 ,他让工匠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以后 ,就害怕起来 ,因为他预见到 :拿象牙筷子绝不会在泥土制造的器皿中去夹食 ,势必要用犀牛的角、精美的玉来制作杯盘 ,象牙筷子、角杯玉盘又怎能盛一般的羹汤呢 ?肯定要吃牛、虎、豹胎熊掌之类的珍贵食品 ,而吃了这类食品 ,又怎能穿着粗劣的衣裳 ,住在茅屋土舍里呢 ?必定要穿锦衣住金殿才匹配呀……箕子一边叹息一边自言自语地说 :“唉 ,纣王用上了象牙筷子 ,这仅…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06,(11):58-59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读到的一篇文章中提起已经很少使用的一个概念——"滑坡谬误",泛指各种未有充分证据,便轻率断定因果关系的不当推论。有趣的是,文章中还拿成语"象箸之忧"举例。起初心生疑窦,最终豁然有悟。"滑坡谬误"是夸大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背后的思路却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大概是中国传统一直教导对坏事情要防微杜渐。如同"象箸之忧"的缘由,从筷子逐渐过渡到杯子、饮食、衣服、住所……故而,"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最终推演出,一双象牙筷子毁掉一个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11.
关爱他人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个人分别去了天堂和地狱。在地狱里,他看见人们用一双一米多长的筷子在吃饭,可无论怎么用力都很难吃到嘴里,于是大家互相埋怨、乱作一团;在天堂里,人们也使用这样的筷子吃饭,但却秩序井然、其乐融融。原来,天堂里的人  相似文献   

12.
竹、木筷     
《学习导报》2010,(9):47-48
毛泽东一生只用竹筷、木筷吃饭,从不用高档的金银筷或象牙筷。刚进北京时,毛泽东经常在中南海的家里招待来访的客人。有一次,他要在家里招待几位国民党起义将领,嘱咐工作人员准备一下。负责准备工作的是卫士李家骥,因为毛泽东家的餐具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几双竹筷子霉变后黑乎乎的,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他就从招待科借了一套餐具,其中包括几双象牙筷。开饭前,毛泽东来到餐厅,见到了餐桌上的象牙筷,顿时脸色一沉,大声说:“谁让你们摆的?!赶快撤下去!”  相似文献   

13.
竹、木筷     
《新湘评论》2010,(9):47-48
毛泽东一生只用竹筷、木筷吃饭,从不用高档的金银筷或象牙筷。刚进北京时,毛泽东经常在中南海的家里招待来访的客人。有一次,他要在家里招待几位国民党起义将领,嘱咐工作人员准备一下。负责准备工作的是卫士李家骥,因为毛泽东家的餐具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几双竹筷子霉变后黑乎乎的,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他就从招待科借了一套餐具,其中包括几双象牙筷。开饭前,毛泽东来到餐厅,见到了餐桌上的象牙筷,顿时脸色一沉,大声说:“谁让你们摆的?!赶快撤下去!”  相似文献   

14.
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学对朝鲜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影响主要是在元、明、清三朝,即朝鲜的高丽、李朝时期。本文就宋学对朝鲜文化影响的历史基础及发端谈些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宋学之所以对朝鲜文化有深刻的影响,是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即中国商朝时期,纣王的叔父箕子在商朝灭亡之后,率领5000多流民到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故有箕子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效应     
谌孙武 《学习导报》2008,(12):39-40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是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效应     
谌孙武 《新湘评论》2008,(12):39-40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是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  相似文献   

17.
感悟     
同是一条溪中的水,可是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却用泥制的土杯子喝它。那些既无金杯又无土杯的人就只好用手捧水喝了。水,本来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差别就在于盛水的器皿。君王与乞丐的差别就在“器皿”上面。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  相似文献   

18.
送箢子     
猛不丁一说箢(yuan)子,年轻的读者或许已不知它是何物了,让我给你说分明。这个箢子,是用白藤条编的一种类似筐子的器具,形似元宝,两头翘,中间凹,可背可挎的。农村里面,走亲串门儿若要带吃的东西,一般都用它盛着,看上去很干净,很庄重。你的亲戚中,若有结婚或生孩子的,需要送喜礼,也须用它盛,沂蒙山管这种活动叫“送箢子”。  相似文献   

19.
谁是秘书?     
晚上,张局长设便宴招待几位外地客人。酒过三巡,宾主微醉。张局长突然用筷子指着在对面作陪的小王,对客人说:“这是我的秘书,大学文科毕业,笔头子很硬。局里的计划、汇报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单元文选:“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子”,在春秋时代本来是一种爵位,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子”字也随之而降级:“诸侯———微子,箕子;诸侯之大夫———季文子,赵简子;士人———孔子,孟子;乃至于———小子,婊子”(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这样看,“子”从春秋时代的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对人的尊称,已经是一种降格。以“子曰”开头,是一种偶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