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61年春,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率领中央调查组深入浙江农村,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之后向毛泽东大胆建言,为中央纠“左”提供了重要依据。今年是党中央为田家英同志平反昭雪20周年,本刊刊登《田家英浙江调研记》,既是纪念,亦是呼唤那种精神  相似文献   

2.
任淑艳 《传承》2013,(3):20-23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参与过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1956年他为毛泽东起草的党的"八大"开幕词,虽经过书记处讨论修改,其极具毛泽东风格的基本格调则出自田家英。田家英深得赏识,被委以重任,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使命,皆缘于其思想和政治上的成长。"八大"开幕词以其经典地位和它的起草者田家英一起载入了史册。  相似文献   

3.
任淑艳 《传承》2013,(2):20-23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参与过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1956年他为毛泽东起草的党的“八大”开幕词,虽经过书记处讨论修改,其极具毛泽东风格的基本格调则出自田家英。田家英深得赏识,被委以重任,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使命,皆缘于其思想和政治上的成长。“八大”开幕词以其经典地位和它的起草者田家英一起载入了史册。  相似文献   

4.
一位14岁的少年,在一场关于救国之道的笔墨论战中,让一位老教授无言以对,甘拜下风,一时盛传蓉城。这个当年被称为“神童”的少年,就是后来担任毛泽东秘书旧年的田家英!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37年11月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和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8年8月.年仅26岁的田家英开始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解放以后,他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和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人们都知道.中国现代史上的每一件大事乃至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山都和毛泽…  相似文献   

5.
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包产到户",指责这是分田单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随后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包产到户"成为提出这一方针的导火索.我的父亲田家英也因在这年7月湖南农村调查后,以主席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直言包产到户的主张,从此失去毛泽东的信任,成为他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6.
叶永烈 《同舟共进》2011,(11):44-50
海外经常会“精心编造”关于中国政坛的种种荒诞的政治谣言,诸如“华国锋是毛泽东长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胡乔木所写”、“彭加木出现在美国华盛顿餐馆”等,还有所谓“田家英是汪东兴指使内卫枪杀”,甚至还谣传所谓“毛泽东涉暗杀田家英案”。  相似文献   

7.
田家英是毛泽东的秘书,很有才华,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可是,田家英备尝艰辛与苦涩又充满理想浪漫的少年生活却鲜为人知。苦读田家英,四川成都市人,姓  相似文献   

8.
阎长贵 《同舟共进》2011,(11):39-43
田家英是“文革”还未全面开始时自杀的高级干部,他在1966年5月4日至26日标志“文革”全面发动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通过第一个“文革”纲领性文献《五一六通知》的会议)还未结束时就自杀了(23日)。众所周知,田家英当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  相似文献   

9.
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放弃中国市场 80多年前,谢国民的父亲为了创业走出中国国门,在泰国曼谷创建了一家小种子店,名叫正大庄。因为谢国民从小就喜欢养鸽子、养鸡,1968年父亲把自己创下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9,(23)
<正>遂宁,白马。这是父亲故事里的地名。从父亲讲述的那些故事里,年幼的刘玉凤,知道了在那个离城几十里的小山里,有河、有城墙,更有父亲的思念与遗憾。刘玉凤,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出生在台湾的她,在2017年之前,从未到过大陆的城市。但她知道,那里有父亲的家乡,还有她不知道存在却血脉相连的亲人。分离——一个时代的悲剧刘华林,刘玉凤的父亲。1945年的一天,正在农田里干活的他被抓了壮丁。才19岁的他一定想不到,从此他将再也  相似文献   

11.
《同舟共进》2012,(1):79-80
北京曾彦修(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同舟共进》2011年11月号上有阎长贵的《有关田家英的若干史料辨正》、叶永烈《关于田家英之死》两篇长文。拜读后,我觉得若干年来这类文章中的这两文,可能是近乎事实的了。两文在两个重要方面,同我1979年秋从田家英夫人董边处听来的有共同之处。这两个重要方面,正是一般文章没有过多论及的:阎文说田被迫牵入毛、刘两位主席之间微妙而没有公开的矛盾中;叶文则说,田得罪了江青、陈伯达,这二人向最高方面说了田的坏话。  相似文献   

12.
任廷苏 《前进论坛》2014,(11):44-45
<正>今年是我的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可是父亲在我心里不曾有一天离开过。他兴奋时的笑容,思考时的凝重,时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他宣讲时洪亮的声音,诵书时那抑扬顿挫的腔调,不时在我的耳边响起,每每让我热泪盈眶。小的时候父亲就是我心中的偶像。那时的  相似文献   

13.
李钢 《传承》2009,(21):36-37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  相似文献   

14.
阿富汗小帅哥三龙今年10岁,是义乌市五爱小学四年级学生,2007年随在阿富汗喀布尔市的母亲来到父亲创业的中国浙江义乌市,2008年9月转学义乌。  相似文献   

15.
1943年,祖父田汉在桂林《文学创刊》上发表了《孩子的行路难》一文,讲他的长子——我的父亲田海男(又名田申)在中国远征军中服役,赴印缅战场与日军作战的事。一父亲田海男(田申)1923年1月25日在上海出生,因祖母怀胎于日本,由海上返回中国,故取名"海男"。一年后,祖母因病离世,是曾祖母把他带大。长大后的父亲经常参与祖父组织的宣传活动。1934年,他在祖父编剧、聂耳作曲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饰演小栓子,与扮演爷爷的聂耳同台演出。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协公报》2011,(10):45-45
<正>海峡对岸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清代档案约40万件。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该院的研究人员用一年多时间,经地毯式爬梳整理,发现有关辛亥革命史料近千件,多不为人所知。1911年10月11日,清延给湖广总督瑞激的一条电谕记载了武昌起义前夕,设在汉口宝善里14号与武昌小朝街革命党秘密基地被破获的情况,以及刘汝夔(刘复基)、杨宏胜、彭楚藩等三名革命党被捕受讯、牺牲的经过。其中,彭楚藩慷慨陈词、控诉清  相似文献   

17.
佟兵  李玲 《北京观察》2015,(9):16-19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的开始,而时任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则成了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将领,由此拉开了中国军民为抵御外侮慷慨赴死的悲壮一幕。我是家中的次子,原名为佟荣芳,因年幼时活泼好动,常被父亲叫做“小兵”,后来我自己改名为“佟兵”。如今我已是九十岁的老人了,退休前是北京第二医院的主任药剂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藩院的设立、达赖、班禅封号的确定,噶厦治政制度、驻藏大臣制度、金瓶挚签制度的创立等方面,述叙了清代中央政府的主要对藏政策,认为这些政策总体上稳定和促进了西藏的社会经济,提高和发展了历史上形成的“汉藏一家亲” 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9.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09,(5):6-6
都是农民:30年来城市与农民的纠葛;藏人在北京;中国土壤治污纪元;看中国“保八” 世界心态复杂  相似文献   

20.
友情何价     
盛祖宏 《文明大观》2001,(10):42-42
《李锐其人》一书中叙述了李锐在庐山会议上坦陈己见,从毛泽东的工业秘书变为“澎德怀反党集团的追随者”,成为彭黄张周之后的第五号右倾机会主义者。在批斗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牵出与他关系密切、观点相似的田家英、胡乔木来.他抱定了“罪过由我一个人承担,人事关系到周(小舟)、周(惠)、黄(克诚)为止,决不能再扯宽”的宗旨。在此后的一次大会上,周小舟在被迫交代中,说出田家英曾告诉李锐,如果允许离开中南海,他要向毛泽东进言:不要百年以后再有人来议论,等等。这是很尖端的“反党”言论,揭出来等于让田家英处于绝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