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大力弘扬这一学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呢?实践反复证明,端正学风  相似文献   

2.
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而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要坚持“四破除”。一是要破除看摊守业、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要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把市场观念作为解放思想最基本的观念牢固树  相似文献   

3.
学风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它学说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有的本质和要求。充分认识学风问题的重大意义,科学地把握解决学风问题的关键,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对于面对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实现跨世纪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学风问田是第一个直要的问题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第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学风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呢?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必须从学风问题的实质,从中国共产党人对学风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历来都重视学习,同时也历来重视学风建设。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今年9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重要要求。落实这一要求,着力防止和纠正各种不良学风,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充分发挥党校作用、搞好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论坛》2001,(11):13-1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十五大之后,在号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又多次提及这一问题,认为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再  相似文献   

6.
大兴学习之风,加强学风建设,目的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好邓小平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所以要引导好理论学习必须首先纠正错误的学习风气,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学风建设中坚持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是我党领导革命和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原因。所谓联系实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的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学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他曾严肃地告诫全党,党风是关系到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一个党委.一个领导干部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上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大力弘扬这一学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学习问题,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问题。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切实改进学风,必须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才能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搞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从而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9.
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体现 ,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要求 ,是使党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理论创新的实质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研究和解决重大实践问题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 ,必须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坚持实践标准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体现“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归根到底是一个能否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良好学风,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是在反对主观主义学风提倡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需要一大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