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毛泽东诗词,从艺术上看,不仅用词准确、精当凝练,多奇句警句,意境高远辽阔,思想含蓄蕴藉,具有鲜明而感人的美感。而且从文风上看,其中有许多诗词读起来多有论辩性的理论色彩,犹似用形象语言写的论说文,颇有些议论文的特质。而这种论辩性同诗的意境巧妙地结合,融入意境之中,增加了意境的动感,使诗词既有论辩性的理论色彩,但又不失为情浓意厚、意境高远的诗。例如《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杂言诗·八连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等,都具有这种特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柳亚子、周世钊、郭沫若三位朋友各有过几次诗词唱和,但柳毛的首次诗词唱和(柳亚子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和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影响最为深广。在毛泽东所有已发表的50多篇诗词中,《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虽不似《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战锦方为大问题”诸说不同,见解各异,但因着对柳诗的不同理解,也就多少对毛诗中“牢骚”的史实背景有不尽一致的归结。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领袖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文章、演讲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的重要作用,还在诗词中热情赞颂人民是舜尧、是英雄。有人统计,毛泽东诗词中有39首描写了人民。让我们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为例,来体会毛泽东这些诗词中“人民万岁”的伟大思想。盛赞新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相似文献   

4.
正"万里长征,千折百回,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毛泽东曾这样谈起长征,但他却又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以一个诗人的眼界描绘了长征途中的高山峻岭、险滩激流,让这些山和水映衬了红军长征中那些崇高壮烈、动人心弦的战斗场面和情景,使血与火、灵与肉搏击的战略退却和远征增添了诗情画意。毛泽东在长征期间的诗词作品,大体有《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沁园春·雪》七首。这些诗词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变成真正的史诗,定格在国人心中。  相似文献   

5.
正《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1964年1月4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中《"百万雄师过大江"——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之一》一文称:"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刘白羽在《创造新世界的颂歌——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切、气象十分宏伟、格调十分崇高的珍贵的诗篇。"  相似文献   

6.
正江西,是一片红色热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江西这块红土地都留下了毛泽东艰难探索的奋斗足迹,见证了他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可谓是"踏遍青山人未老""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在江西一共创作了13首诗词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七律·登庐山》《七绝·为李进同志题  相似文献   

7.
汪建新 《党史文苑》2023,(12):38-40
<正>田家英(1922年—1966年),本名曾正昌,四川双流人。1942年,20岁的田家英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旗帜鲜明,切中时弊,得到毛泽东的赏识。1948年10月至1966年任毛泽东秘书,长达18年。他忠诚、细致、干练、爽直,深得毛泽东信赖、倚重。毛泽东没有为田家英写诗,但他们对古诗词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密切的交流。田家英在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过程起过不少辅助作用,还协助毛泽东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毛主席诗词》(37首)两个重要诗词选本。他爱好收藏毛泽东诗词的手迹,使《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变废为宝”,对毛泽东诗词作品的存世、流传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8.
学习毛泽东诗词,常读常新。六十年前,毛泽东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吟旧政权的灭亡和新政权的诞生。回顾中国革命发展历程,深感毛泽东的祟高理想和人格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人间正道"乃社会发展之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吊挽之作有两首,一首是作于1942年5月的《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另一首是作于1963年12月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依据作者手稿,由权威机构在作者逝世一周年时公开发表。这首吊挽之作在所有已经公开发表的50多首毛泽东诗词中,最难取得较为一致的理解。这不是限于个别词句的解释,而是涉及对整篇作品的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发挥好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企业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高企业职工思想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学《纲要》,讲宗旨,做表率”。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道德修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  相似文献   

11.
<正>用唯物辩证法看形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这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重要讲话和理论著作中,也体现在他的诗词之中。本文介绍的两首诗词,就是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形势的经典作品。一首是1929年秋写的《清平乐·蒋桂战争》,另一首是1962年末写的《七律·冬云》。两首诗词看起来毫无关联,却有许多共同点:在思想上,都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分析形势,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敌斗争必胜的信念;在艺术上,都是从平易见精深,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颇深,然而他却从不以此为满足。诗词写好后,不仅自己反复修改,还经常请有关同志看,在听取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再修改。对合理的意见,不管提意见的人地位高低,他都很高兴地采纳。在毛泽东的一些书信来往和有关同志的回忆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动人事例。修改《七律·到韶山》和《七律·登庐山》就是典型的一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5,(1)
<正>毛泽东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性哲学著作、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哲学家。毛泽东又是一位诗人,一位写出了《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许多脍炙人口诗词的大诗人。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哲学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而是有着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联系。那么,毛泽东哲学是怎样影响和促进着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又是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手迹》已扩大到12卷。这个新本子纠正了一些旧版的错误,例如《七律·长征》的一件手迹上,此前版本大都删掉了落款上"为孩子书"4个字,这次恢复了,传达了毛泽东特别亲情的一面。毛泽东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他老人家自己也很珍重,至少有4份手迹。他写的第一份是给周恩来的。此前发表的手迹都是题款在前,即先写"毛泽东书赠恩来同志"等等。但真是这样吗?因  相似文献   

15.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出人意外地登出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18首旧体诗词,这引起了包括文坛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重申了要将"关键少数"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这是对党章"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导权力,本质上是一种政  相似文献   

17.
李喆 《党史纵览》2011,(4):32-34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一共创作8首诗词,其中《念奴娇·昆仑》和《七律·长征》两首诗词是在甘肃境内创作的. 一、除《七律·长征》外,《念奴娇·昆仑》也是在甘肃创作的 《七律·长征》一诗,因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句,其诞生地在甘肃境内已经没有多少争议了,争议的只是具体时间和地点.有学者认为,毛泽东从进入甘肃、到北上到达吴起镇只撰写了3首诗,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彭德怀》.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高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断,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1986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10周年,胡乔木同志主持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这部简注本中的许多注释条文由胡乔木亲自撰写。《七律·冬云》的题解特意指明作诗日期12月26日是“作者的生日”。写诗的日期恰是作者的七十初度,这并非纯然的巧合。在我看来,《七律·冬云》正是毛泽东的自寿诗。自寿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诸多门类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熟悉古典诗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乏这类作品。一部《董必武诗选》.自寿诗不下10篇,而成为绝笔的竟是作者去世前一个月所作的《九十初度》。“遵从马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