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性管理德育是与“就范式”管理德育完全不同的德育模式。构建主体性管理德育模式对于高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新的有效的高校德育机制,促进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要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加强高校管理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以“模式”的研究方法努力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挑战与机遇.由于德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与紧迫.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德育现状,提出主体性德育建设,目的在于转变原有德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主体性德育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果,是人本主义思想在高校德育观念、德育功能和德育目标上的反映。高校主体性德育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规范德育由于其单一的教育内容、僵化的教育方式、片面的教育目标而在当今时代遭遇到无法回避的困境,社会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教育超越规范德育的模式。文章通过对主体性德育理念及特征的分析,认为主体性德育能够为我们的学校德育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模式的建构策略,是由高校自身的任务、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问题的要求;高校德育模式的建构策略,旨在探讨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文章从高校德育模式的研究背景、基本理论着手对高校德育模式建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江 《理论学刊》2005,1(8):72-75
主体性德育正日益成为德育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从哲学的层面予以审视反思,不难发现主体性德育存有诸多悖论:在概念上,它没有彻底解决主体性和德育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主体性的认定上,则形成了理念的、形而上学的主体性和具体的、现实的主体性的对立;在现实操作中,主体性德育又将教育对象划分为中心和边缘两个部分;更为实际的,在主体性德育的理论建构中,它强化了分析的主体性,这与综合的德育系统、乃至整体的社会图景都构成了紧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管理保证了高校德育的方向、功能、效率和质量,对高校德育的顺利、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德育管理内容是高校德育管理功能的具体化,也是组成高校德育管理活动的基本方面;高校德育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而定型的德育管理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深入研究高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和模式对推动高校德育管理科学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医学院校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德育特征,即载体的多样性、方式的互动性、内容的多元性;要构建系统性网络德育模式、实用性网络德育模式、立体性网络德育模式,使医学生进一步正视网络、运用网络。  相似文献   

9.
高校生态德育与建构主义理论之间在属性和方法上高度契合。当前我国高校生态德育还存在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整体需求、教育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及教育方法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优化高校的生态德育,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转变:一是强调受教育主体内在的意义建构而非简单知识传授,二是要强化师生、学生间互动协作而非单向灌输,三是注重实践体验而非抽象认知。  相似文献   

10.
莫明琪 《世纪桥》2007,(2):153-154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方法和途径,提高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德育模式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灌输德育、空洞德育,而体验式德育模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2.
于峰 《世纪桥》2012,(9):83-84
中华文化讲“德才兼备”,做人要有德,做事要有才,一个是灵魂和根本,一个是智慧和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文素质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对人们政治思想、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心理素养在待人处事上的特定要求和行为方式。完整的人文素质要求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文化支撑。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注重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大学生德育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是解决高校“两课”教学困境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道德需要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高校德育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必须转变德育观念,激发学生道德需要;更新德育内容,切合学生道德需要;创新德育形式,激活学生道德需要;拓宽德育途径,满足学生道德需要;完善德育机制,激励学生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与高校德育的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不仅传统的大学生社团纷纷触网,而且大学生还利用其在知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网络空间建立了新兴的社团。传统社团的网络化和网络社团的兴起,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双重影响,高校德育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以适应大学生社团在网络社会条件下的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美高校德育模式比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美高校德育模式的异同,探讨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外经验,进而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一些探讨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新视点: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邦红 《世纪桥》2007,(4):121-122
网络在对丰富和便捷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张扬和重塑大学生的个性、人格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同时,也在他们身上引发网络道德危机,这也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是克服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最积极有效的举措。强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关道德责任方面内容的经典教育、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资源有关道德责任方面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作用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的科学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模拟法庭在高校德育模式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校德育实效性,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应用模拟法庭开展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是应对当下高校德育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新思路,具有传统德育建设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用模拟法庭开展高校德育模式创新应遵循形式多样、案例典型、资源整合、评价科学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立影 《世纪桥》2012,(19):76-77
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生活世界,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本文针对高校德育脱离生活的现状,进一步主张构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模式,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以实现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模拟法庭在高校德育模式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校德育实效性,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应用模拟法庭开展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是应对当下高校德育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新思路,具有传统德育建设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用模拟法庭开展高校德育模式创新应遵循形式多样、案例典型、资源整合、评价科学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