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博一笑     
《工友》2014,(9)
正五花大是谁儿子上一年级了,为了培养他多读书,我便给他买了本《水浒传》的彩绘本。儿子很喜欢看。今天,儿子问我:"爸爸,五花大是谁?"我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水浒中有个五花大,就让儿子把书拿来,书上赫然写着:"李逵一觉醒来,已经被五花大绑了起来!"盘子是怎样打碎的一个仆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珍贵的珐琅盘子,主人看见了碎片,就问是谁打碎的。"我打碎的。"仆人回答。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继李永海委员"我要为企业退休职工说句公道话"之后,又有几位政协委员为企业职工"打抱不平"。有消息说,当企业退休职工慨叹自己退休金低,特别是与机关退休职工退休金差距越拉越大时,"三个穷高工,不如一个勤杂工"、"只因单  相似文献   

3.
开心园地     
《工友》2014,(3):62-62
正像美女一样我向一个哥们儿抱怨:"这微信附近的人,看照片都像美女一样,其实本人很糟糕。"哥们儿淡淡一笑,说:"你真天真,说了是微信,要是都漂亮,那就应该叫全信了。"太太别解甲:"常听人将妻子说成‘太太’,我结婚后终于悟出其中道理。"乙:"悟出什么道理?"甲:"我烧菜多放几粒盐,她说‘太’咸;少放几粒盐,她又说‘太’淡;买楼盘,底层嫌‘太’潮湿,高层又嫌‘太’累;每月工资交给  相似文献   

4.
在昆明的女人身上,很容易找到一个共通的地方,那就是懒,这和昆明这个城市骨子里休闲的特质倒吻合,昆明和其他城市诸如广州、上海相比,生活节奏显然要缓慢得多。这是个适合休闲的城市。和我一直以来觉得这个城市比较阴柔的看法很相符。其实,在昆明呆得久一点的人,对这一点应是心知肚明的,何况女人天生就有一种爱休闲的习性,一旦被这个城市驯化了,就渐渐地养成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坏习惯”。说昆明的女人很懒,倒不是觉得她们在工作上爱偷懒,相反,这一点倒是没什么问题的,懒的另一个意思是很邋遢,在昆明话里,对应的有“懒眉懒眼”这  相似文献   

5.
余明忠  角名 《工友》2010,(1):24-25
只因老板图省钱,将一个因工伤骨折的打工者,送到了老板“自己信赖的医院”,将一个本可恢复健康的人变成了一个“植物人”。  相似文献   

6.
2000年6月2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蓝淀厂菜市场见到了前不久因一桩血案而招来众人唾骂、家人将她逐出家门的杜娟。她本有一个关心疼爱她的丈夫,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在打工期间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那日随朋友们去一个小乡镇,据说那里有大家都喜欢的、很有名的一个农家山庄。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很久,终于停在了一片绿荫盎然的山坡上。跳下车子,眼睛里填满的是苍翠的绿色。走进静谧的山间,只有微风徐徐吹过,没有一点点城市的喧嚣,我多日烦躁的心绪一点点宁静下来。  相似文献   

8.
谈恋爱基本上是很甜蜜的。这一点不假,本人深有体会。比如我和女友的恋爱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目前还在有滋有味地谈着。恋爱的甜蜜,一定需要这样一个因素维系——情趣。恋爱情趣的维系很简单,也就是时时制造一点小浪漫。小浪漫的制造也很简单,需要时时用钞票来……这回问题出现了,钞票变得不简单了。恋爱时,你永远觉得身上的钱怎么都不够花!你爱她,  相似文献   

9.
一我高考落榜回家,心情坏得要死,常腰里挎个竹箩捉鱼摸虾排遣内心的空寂,也招来不少闲言碎语。"这样下去不是常法。"吃过晚饭,父亲阴着脸靠墙蹲下,摸出烟锅衔在嘴里,卷支草烟,边吸边给我上"政治课"。  相似文献   

10.
思悟 《工友》2009,(8):11-11
我工作的那家私企是一个家族企业,我的很多手下都是与老板沾亲带故的人,所以很多明明很简单的亨,处理的时候却总是让我感到头疼。一次,由于QC检测员阿楷的疏忽,把一批不合格产品包装了,好在那天我抽检时查了出来,才没有出厂造成更大的失误。按道理我应该记阿楷的过,但我知道他是老板的亲外甥,我怕得罪了他,最终还是放了他一马。可是这样一来,其他人都对我有意见了,我的工作越来越被动,被上司批评的次数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莲子 《工友》2012,(3):56-56
1.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 2.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3.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 4.当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时,也许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5.如果说我懂的道理比别人多一点,那是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别人多一点。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车上     
这一路公共汽车里的人特别多,车厢前半部分是成年人,后半部分则挤着十几个小学生,听他们的议论,大概是要到郊区去旅游。小孩子们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又说又笑,闹作一团。孩子们的喜悦并没有传染给这些心事重重的成年人,他们有的眼望窗外,有的面无表情,有的甚至用厌恶的眼神斜视着这些沉浸在欢乐里的孩子。汽车平稳地向前行驶着,没有一点出现意外的迹象。但就在这时,司机忽然一个急刹车,“嘎”的一声,把这些毫无防备的乘客着实晃了一下,你的前胸撞着了我的后背,他的胳膊肘又撞到了你的左脸,有的乘客甚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沉闷的车厢一下子沸腾起来。车厢前半部的人在愤怒地指责司机。司机解释说刚才出现了紧急情况,有个骑自行车的行人横穿马路,自己  相似文献   

13.
城市烤薯人     
龚齐飞 《工友》2014,(6):32-33
正他们是市场上最精明的一群人,他们知道哪里是卖苕的最好地点,什么时候生意最好,生意好时涨价,生意差时降价在公园广场、医院门口、大型商场附近,你总是可以闻到一阵阵红薯(武汉人称"苕")被炭火慢慢烘烤而散发出的温暖而甜蜜的香味。一个自制铁架推车,上面放一个煤油桶改造的烤炉,烤炉里红薯像被施了魔法,一会儿就变得美味香甜、入口即化。从头年的秋天新鲜的红苕上市,到来年的春天,他们起早贪黑、为了让家人过上美好生活,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红苕。他们是城市烤苕人,他们是这个城市中最不起眼,但却是很了不起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4.
范璐璐 《工友》2013,(2):21-21
张海超是现时中国最有名的尘肺病人,2009年"开胸验肺"这一自我牺牲的壮举,让他的职业病诊断及赔偿得以"特事特办",拿到了61.5万元。得到"特事特办"的还有2009年深圳"尘肺门"中的200多名湖南籍风钻工,经历了300多人的集体维权,甚至在维权中有两名重症尘肺病患者死亡,才换来了深圳市政府"特事特办"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11,(3):30-31
在不少人眼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铁饭碗"、"终身制",对于喜用劳动者黄金年龄期的用人单位而言,唯恐避之不及。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全国各地的"辞职门"事件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许多劳动者要么被辞退,要么被迫辞职。只因《劳动合同法》中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刺痛了用人单位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新法不仅扩大了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而且将签不签的决定权基本上交给了劳动者。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6.
回家的温暖     
据《海峡导报》消息,农民工老李一次次找包工头王某讨要5000元欠薪,被王某一次次敷衍。一次次的敷衍,让老李的希望一点点破灭。在最后一次讨薪无果后,他带上一瓶汽油冲到王某家放了一把火……  相似文献   

17.
杨雄 《工友》2010,(8):14-16
我想不通,命都丢了,才拿到这一点点钱——李廷贵妻子田维芬6个形容憔悴的人,出现在一张六寸大合影上。本应是7人。少去的那个男子,叫李廷贵。在同伴们拍下这张合影时,他正躺在60公里外自家堂屋的冰棺里,双眼紧闭,  相似文献   

18.
超平 《农村青年》2010,(1):48-49
我家的“四只鸡”被编成故事,上了报纸,一时间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议论纷纷,我也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新闻人物。其实村民们心里都很清楚、很明白,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稀罕事,可能是县报记者在没有什么写时用来凑凑数的。现在我就说给各位听听,清汤寡水的,平淡得很,一点也不新奇,更没有什么故事味。  相似文献   

19.
开心园地     
《工友》2014,(9):62-62
儿子上一年级了,为了培养他多读书,我便给他买了本《水浒传》的彩绘本。儿子很喜欢看。今天,儿子问我:“爸爸,五花大是谁?”我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水浒中有个五花大,就让儿子把书拿来,书上赫然写着:“李逵一觉醒来,已经被五花大绑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袁刚 《农村青年》2007,(3):30-32
一 很小的时候我就问爸,我妈呢?那时候,爸总是说我妈到一个很快乐的世界去了。后来我才知道,我出生一年多一点妈就死了。我就怨自己命不好,别的孩子都有爸妈宠着,而我呢?特别是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我就会难过得掉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